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第一猛将-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四章 灭百济 九

    第十四章灭百济九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将近五万名百济的士卒,赤手空拳的排着队走出了城池。跟在他们后面的数十辆牛车,牛车上面装满了各式的武器。牛车一直走到大唐军队的前方一百多步的地方,这才停了下来,而赶牛车的人在到了大唐军队的面前以后,也离开了牛车拱手站在牛车的跟前,等待大唐士卒前来接收。

    直到这时,扶余文思这才继续说道:“皇帝陛下,泗沘城内所有的士卒与武器尽数再次,请您检阅。”

    将百济的所有士卒,都集中到城内的两座军营之中看管起来,并且接替了百济士卒把守城池的任务以后,李世民这才率领着麾下的部队进入城中。

    前往百济王宫的路上,李世民看到街道两旁的店户,全部都已经关张。不过却可以发现,许多人正通过门缝向外偷偷的张望。想必这些来不及离开泗沘城的百姓们,正在惴惴不安的猜测,即将到来的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命运。

    也不等来到王宫,便吩咐扶余文思派人去张贴安民告示。安民告示的内容很简单:只要不聚众闹事、不与大唐的士卒发生冲突,大唐就会像对待自己的子民一样,对待泗沘城内的百姓。同时还强调,城内的商户尽管放心的正常营业,百姓也可以随意的走出家门,大唐不会干涉他们的正常活动的。

    来到王宫以后,李世民又让扶余文思给他的祖父扶余义慈以及他的父亲扶余隆送信,在最短的时间内来这里向自己请罪,如果三日内不到的话,他将视他们为叛逆,将会统帅大军前往讨伐。

    扶余义慈以及手下文武百官所在的熊津城,距离都城泗沘城只有百里左右的距离,即便是走路,三天也足以令他们来到这里。扶余文思不敢怠慢,赶紧吩咐手下人立即启程赶往熊津城报信,唯恐会出现什么意外,从而导致大唐皇帝借题发挥。

    就在李世民进入泗沘城的之前,先期在新罗登陆的刘仁轨部,便在新罗军队的配合下,尽数收复新罗被占的领土。并且先李世民一步,在朝鲜半岛的南部新罗与百济交接的地方,发起一连串的攻势。

    进攻之初,由于李世民所率领的大军尚未登录,百济方面尚有反击之力。新罗的一支两万人的部队在与百济作战之时,被百济的部队击溃,一口气向后溃退一百余里后,才在刘仁轨麾下的一部协助下,止住了溃势。这一战两万新罗人马,居然被一万多百济士卒,从正面杀得丢盔卸甲,其实力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

    刘仁轨的本部相对之下,行动则要谨慎得多,虽然有当地向导的带领,但是却没有着急冒进,而是采取步步为营、逐步蚕食的策略,缓慢的向前推进。刚刚占据了四座百济的城池,便遇到李世民派往南部的舰队,有了舰队的协助,刘仁轨的行进速度立即大幅的获得提升。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便一口气从新罗与百济的交界处,一口气杀到百济的西海岸,期间共攻下百济大小城池二十余座。

    这些城池之前都曾经被大唐的舰队攻击过,城墙早已经破烂不堪,城内的居民也大都早已离开,只留下一些不方便行动的老弱。而且城内的财物也早已经被尽数带走,根本就没有值得搜刮的物品。对于这样的城池,刘仁轨甚至连留下士卒看守的兴趣都没有。在到达西海岸以后,转而向北推进。

    刘仁轨的大军在推进到发罗郡的时候,终于遇到了像样的抵抗。发罗郡中有约五千左右的驻军,而且整个百济南部的百姓以及富商,大多都逃进了这里以及东北部的武珍郡。在城内的军民看来,他们没有退路可言,左右也逃不过一个死,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战死在这里。所以,当刘仁轨的两万多大军开到这里的时候,遭受到了守城官民的殊死抵抗。即便是在遭遇大唐猛烈地炮火袭击之后,城内的军民仍旧坚守在城墙之上。

    连日来都没有遭遇到百济方面的像样抵抗,刘仁轨和他麾下的部队都难免有些松懈,以为这里也会像之前遇到的城池那样,只要经过一番炮击,城内的百姓便会四散而逃。于是,在进行完例行的炮击之后,便率领着队伍向城池靠近。结果在进入到守城器械的射程之后,突然间遭受到了百济方面强有力的反击。猝不及防之下,大唐的士卒在顷刻之间便损失了近千人。这还是刘仁轨自新罗登陆以来,头一次遭受到如此重大的伤亡。

    当大唐军队仓皇的逃出百济方面的攻击范围之后,这才重新整理好队伍。恼羞成怒的刘仁轨在盛怒之下,下达了全部炮火对发罗郡进行无差别的炮击。一百余门神威大炮,足足对着发罗郡城内进行了半个多时辰的炮击,直到整座城池都陷入到冲天的火海之中,刘仁轨这才下令停止炮击。再看发罗郡的城墙,此刻早已经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根本就无法再站人。

    这一次,大唐的军队又变得有些过分的小心,并没有着急攻城(城中到处都在起火,也无法进入其中),而是把城池的四门给包围了起来。他们现在的举动似乎是有些小心的过分了,发罗郡的城墙周长也不过十余里的模样,刚才的无差别炮击,早已经将四面的城门楼炸毁,这无异于断送了城中百姓外逃的可能。

    城内的大火整整的持续了一天也要还有余,一直到了第二天夜间城内的大火这才渐渐的平息。

    到了第三天中午,刘仁轨指挥大唐军队清理出一座被堵的城门,进入其中的时候才发现,城池之内到处可见被烧焦的尸体,城内的惨状令那些久经沙场的大唐士卒都不忍目睹。

    刘仁轨也没有想到,自己情急之下的举动,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时一名上了年岁的将领提醒他,赶紧寻找城内的幸存者。只要能够发现一定数量的幸存者,便不算是彻底的屠城。到时候不但对上面有个交代,就算是对百济方面,也可以说是由于守城方殊死抵抗,迫不得已才大开杀戒的。而且这些人都是死于攻城之时,大军入城后并未屠杀城内的居民。

    尽管知道这么做实在是有些自欺欺人的意味,但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能够好受一些,刘仁轨还是接受了这名老将军的提议,迅速传下令去,全力施救城中的百姓,除非遇到图谋不轨者,否则严禁屠杀城中幸存的百姓。

第十五章 灭百济 十

    第十五章 灭百济 十

    刘仁轨攻克罗郡的同时,百济的都城泗沘城内,李世民接见了姗姗来迟的百济王扶余义慈。王宫之内,扶余义慈跪在地上,老泪纵横的向李世民诉说着自己二儿的不孝行为,不但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扶余泰的头上,还把自己描绘成一名,一直在暗地中积攒力量,准备夺回王权,重为大唐效力的大忠臣。

    对于扶余义慈的说辞,李世民自然是不屑一顾。但是,还是非常违心的对他的忠肝义胆,进行了一番表彰,并且一再说明不会对百济的百姓采取暴虐的统治,会像对待大唐的民一般对待百济的民。这彻底的打消了扶余义慈的顾虑,下令百济境内的所有城池,打开城门对到达城外的大唐天兵缴械投降。

    随着百济都城泗沘城被攻陷,百济境内主要的兵力,便只剩下二王扶余泰所统帅的三万大军,还固守着武珍郡进行后的负隅顽抗。至于其他的城池内,基本上都只有区区的两千名左右的城防军,其战斗力甚至要远远的低于百济的官兵,自然是加的没有能力抵御大唐的军队。所以在接到百济王的旨意之后,无不乖乖的在大唐的军队到来之后交出城池。

    二王扶余泰所占据的武珍郡,成为了唯一的不肯投降的城池。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李世民非常的恼怒,下令全军尽起,务必要将武珍郡踏成齑粉。

    十二月十八日,李世民亲帅六万人马,出兵南下直奔武珍郡。与此同时,刘仁轨的三万人马也从武珍郡西南的罗郡出。罗王这个时候也不甘落后,亲自率领五万罗军从东面欲乃郡一路向西,直扑武珍郡。武珍郡的形势顷刻之间急转直下,大有摇摇欲坠之势。

    路程近的刘仁轨部,率先抵达武珍郡的南门外。不过他并没有着急动攻势,这种时候可不是什么表现的时候,要把后的功劳让给皇帝陛下是为臣之道。

    第二天,罗军抵达武珍郡东门外。扎下大营以后,罗王派人前来联络刘仁轨,想要在第二天一早对武珍郡动进攻。刘仁轨不好直说自己的想法,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