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第一猛将-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高句丽在鸭绿江以北地区,只剩下安东以及绿安两座临江的城池。整个东北地区终于在时隔近五百年后,再度回到了大唐政权控制范围之内,甚至控制面积要远远的超过汉朝所控制的范围。

    此番出征高句丽,李恪军**携带神威大炮二百八十余门,单单是负责运送炮弹的骡马车,就征用了近七百辆,这个数字比他之前历次战争之中的总和还要高出数倍。

    大军将安东城团团围住之后,李恪只留给安东城守军半个时辰的考虑时间,一旦到时间还不打开城门出城投降的话,将万炮齐鸣将安东城夷为平地。

    大唐在发动对高句丽的进攻之前,根据之前与李恪签订的协议,鸭绿江北的区域,高句丽驻守的兵力不得超过一万人,所以安东城以及绿安城两城内各有三千人马守候。朝鲜半岛三国开战以后,迫于营州兵马的压力,高句丽方面先后向安东以及绿安各派出一万人马,再加上从凤凰四城溃逃过来的四千兵马,安东此刻城内共计有兵马一万七千人左右。

    如果李恪的军中没有神威大炮的存在,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安东城内的守军,还是有足够的能力阻挡住大唐的八万大军攻城的。但是数百门神威大炮的存在,就好比是游戏中的作弊器一般,完全的破坏掉了均衡。

    安东城的守将曾经参加过对李恪的战争,也曾经深深地体会过神威大炮的威力。上一次交锋,李恪围在四门外的大炮总量还不到一百门,如今却把所有的二百八十门大炮,全部集中于安东城的北门之外。面对着数百门大炮的威胁,安东城的守将根本就生不起抵抗之心。李恪派出喊话的士卒的话音还未落,安东城的守将就赶紧下令四门大开的同时,放下吊桥。然后让城内的士卒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城外宽敞的地方,将手中的兵器在队伍前面码放整齐后,全体后退五十步准备接受大唐军队的受降。

    李恪的大军占领安东城之后的第三天,二百艘镇海舰从鸭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进至安东城下。休整一日后,继续沿江而上,两日后抵达绿安。绿安守将并未参加过与李恪的历次战争,认为大唐军队的强大,是那些战败的将军们为了逃避责罚,而故意的夸大其词。再说此番前来劝降的大唐部队,全部为战船而且只有区区的六十搜,即便是每艘船上搭载两百人,也不过和自己的兵力持平,有什么可怕的,所以断然拒绝了李恪的劝降。

    见到对方拒绝了自己的劝降,李恪正好有了消灭他们的借口。于是下令六十艘战舰同时开火,进行无差别覆盖式射击。只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高句丽花费了四年时间修建的壁垒式屯兵城绿安,便彻底的成为了一片废墟。

    炮击完毕李恪甚至懒得派兵上岸勘察,便率领舰队返回安东。再返回安东的路途中,闲极无聊的李恪,下令对高句丽修建于鸭绿江南岸的城墙进行了炮击,直至战舰上的炮弹被消耗一空,这才作罢。此番炮击到底对高句丽方面,造成了多大的伤亡,李恪并没有进行统计,也懒得进行统计。他所要做的就是在对高句丽方面造成损伤的同时,令他们产生无力抵抗大唐军队的恐惧心理,从而为今后彻底的扫平高句丽,但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回到安东,让这六十艘战舰回到海上,从停泊于黄海海面之上的补给舰上补充完丹药以后,再次回到安东。然后便开始了对安东对面的高句丽防御城墙,进行不间断的攻击。二百艘战舰被分成了四组,分别对安东左右两侧各五十里的江对岸,进行了长达两天的狂轰滥炸。直至江对岸近一百里宽的城墙彻底的被炸成为废墟,这才开始安排士卒渡江。

    与此同时,停泊于黄海之上的一百艘禺京战舰,也对高句丽临近黄海的一侧,进行了长时间、大饱和度的炮轰。从高句丽上一代君王开始,模仿长城式样历经二十余年,耗费了无数金钱和劳力,辛辛苦苦建造起来的,长达近千里的防御性城墙,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被李恪率领的舰队,在不损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在西、北两个方向撕开了两条超过三百里的缺口。

第五章 四处开花

    第五章四处开花

    大唐贞观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辽王李恪率领八万大军兵分两路登陆朝鲜半岛。西路大军由宣威将军薛仁贵带领,统兵三万从鸭绿江入海口以南八十里处的平川城登陆。在登陆前的炮击中,建在平川城外靠近海岸的防御城墙,已经被炸开一道宽度超过七十里的缺口。登录时,在禺京舰的炮火掩护下,登陆将士乘坐靖海舰以及舢板,仅仅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便全部登上陆地,并且牢牢地占据了一段长约二十里的城墙。

    到了晚间,已经有超过六十门的舰用神威大炮被拆卸下来,并架设到到城墙之上。经过一夜的休息,第二天一早,太阳刚刚升起,整整八十门神威大炮便向着平川城发动了炮击。整整十轮炮击过后,三万大军开始向平川城进发。当大军到达平川城西门外的时候,整座城池的西城墙已经残破不堪,城中的大量居民以及士卒,正在匆忙的通过其他三座城门逃离平川城。

    大唐军队毫无阻拦的从西门进入到平川城内,此时城内仍旧有大量居民来不及逃出城。由于害怕大唐的军队会采取激烈的手段,控制城内的局势,所以当见到大唐的军队已经开进城中,居于出城的百姓也就越发的着急,不但由于踩踏造成大量的伤亡,更加导致了三座城门都被堵死的情况发生。

    薛仁贵所率领的这三万人马,全部都是陆战士卒,而且没有经过海战训练。在海上停留的这几天,令他们倍感疲惫,虽然经过一晚的休息,但是仍旧没有完全恢复。再加上守城的高句丽军队,早已经在百姓出城之前,便已经全部撤出这里,即便是现在便出城追击,也未必能够追上他们。所以薛仁贵下令,队部进城之后不得组织当地百姓出城,并且在所有百姓出城之后,立即升起吊桥,关上城门。除了留下一部分士卒负责担任警戒之外,其余的士卒全部休息恢复体力。

    第二日,士卒除了将西城墙清理一番,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将前一日在炮击中丧命,以及在逃离过程中丧命的尸首全部处理掉。清理工作整整的持续了三天,这才令西城墙初步的具备了防御的功能。

    第四天一早,薛仁贵亲自率领一万人马转头向北推进,用了五天时间攻克了北至鸭绿江边的五座城池,与李恪留守在这里的部队汇合。然后又掉转头向东南推进,一直打到清川江畔,这才顺江而下。而薛仁贵麾下的另外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部队,在房遗爱的率领下,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沿着西海岸一路向东南推进,直至在辱夷城下与薛仁贵的大军汇合。这期间房遗爱连克高句丽城池十余座,歼敌数超过二十万(炮火攻城,城中伤亡百姓全部算到战果当中)。

    而北路的李恪则率领五万大军,沿鸭绿江畔的防御城墙一路东进。直至打到朝鲜半岛的东海岸,然后才兵分五路齐头并进,一路向南推进。一路之上势如破竹,根本就没有高句丽的城池,能够坚守两日以上。而且在分兵之前,李恪曾经下达了死命令,攻城前一旦劝降失败,城破之时就坚决不留下任何的高句丽士卒。

    李恪的这五路大军,在攻城的时候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从其中的一个方向攻城,攻城之时所有的炮火都集中于一点。二百八十门大炮平均分给五路大军,每一路人马都配备有五十门以上的大炮,往往是几轮炮击过后,整面的城墙便已经千疮百孔,面目全非。遇到这种情况,即便是城内拥有再多的士卒,也会在顷刻之间士气全无。所以说,李恪的这五路大军一路之上,根本就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

    不过朝鲜半岛东侧山势纵横,严重的影响了大军的行进速度,使得他们向前推进的速度要远远的慢于薛仁贵。

    辱夷城距离高句丽的都城平壤只有不到百里的距离,可以算得上是高句丽都城北方最后的屏障。因此在这里高句丽派驻了重兵把守,而且这里的城墙厚度达到了四丈,几乎与城墙的高度持平。而且为了抵御大唐军队的炮击,又在城墙之外六里范围内,修建了大量的低矮躲墙,从外观上看就像是后世的地堡,里面安置了大量的弓箭兵以防止大唐军队靠近后进行炮击。

    这种防御工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薛仁贵和房遗爱的攻城计划。使得他们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