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第一猛将-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多次的请求,李世民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在北魏时代建立,如今早已经废弃的怀朔镇上,重新建立一座城池并取名北宁,并设立都督府,任命秦琼为北宁府都督,麾下统领骑兵一万人,步卒两万人。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只能先发动五万民工在短时间内,先筑起一道三丈左右高的土墙作为临时的城墙。

    李世民做出这一决定,还是因为李恪的缘故。他在给李世民的一封信中,详细的阐述了目前东北与草原的形势,又再三的强调与回纥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并且说明了战争的起因,以及自己所要采取的作战方式。希望朝廷能够及早的做好准备,以免到时候会被回纥突然间发动的战争打个措手不及。

    在李世民的心里,回纥是个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疤,也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够彻底地将这道伤疤抹平。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时机让他去对回纥发动战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关于草原作战的诸多问题)。此刻自己的儿子主动的承担起这个任务,而且是在不用朝廷增加任何开支的前提下,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李世民又怎么会不去全力的支持。

第五十一章 大战在即

    第五十一章大战在即

    贞观十四年九月,李恪来到大唐的第六个年头,终于有了他的第一个儿子,原本还想给自己的儿子起一个,结果吭哧吭哧的想了一整天,最后还是决定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取名为李仁。李仁的母亲是杨怞云,加上他又是自己的长子,李恪自然是对他格外的疼爱。

    随同李仁前后脚出生的还有四个姐妹,由于史书中没有记载,所以李恪按照出生的先后顺序,分别给她们取名紫烟、寒云、丹雪以及凝露。五个小家伙出生的日期相隔不到十日,虽说一个个的长得粉嫩动人,但是一旦发起脾气来,那可就是惊天动地的五人小合唱。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心有灵犀,只要有一个人张口,也不管事白天还是晚上,另外四个立即便会予以配合。

    这一日,被家中的五个小家伙,吵得一夜都没有正经合眼的李恪,正在都督府内的休息厅内补觉,一名黑人亲卫轻轻地将他摇醒。如今他手下的黑人军团,所辖的人数已经激增至六千五百人。除此之外还有八百名新到的黑人奴隶,正在进行新兵训练。

    前些日子据亲自押运这批奴隶来此的唐金平说,由于他们大量的收购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而且价格也高,从而导致当地的各个部族都为之心动,于是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多个部族间的混战。虽说这场混战中伤亡无数,但是也使得黑人奴隶的数量激增,估计过一段时间送来的奴隶数量将会超过一千人。这个消息着实令正在为军队人员不足的李恪高兴了几天。

    尽管被人从睡梦中惊醒,李恪却知道除非有重要的事情发生,否则手下的亲卫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扰自己的。伸了个懒腰后,问道:“是不是有什么紧急的情报啊?”

    “是的,殿下。房将军那边送来了六百里加急快报。”

    “哦?”李恪伸手接过对方毕恭毕敬的举到自己面前的信件,打开看了两眼后,不由得皱紧了眉头。信中说根据一名逃回到松漠城的草原游商报告,草原上的回纥各部族可汗前不久聚集在一起,召开了一次秘密的会议,具体的内容并不清楚。不过根据前一段时间,草原上的各个部族间的大规模的人员调动,不难判断出他们很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有比较大的行动。发现情况不对以后,那名游商便日夜兼程的往回赶。他的一张举动也引起了回纥方面的怀疑,一路之上都被人追杀,他也是拼尽最后一口力气,这才逃回大唐境内。目前由于伤势过重,加之劳累过度正在松漠城内养伤,短时间内无法返回沈阳。

    看完信后,李恪感觉到事态严重。如果说还是东温可汗一家发动攻势,他还有很大的把握将之击溃甚至全歼,但是再联合其他的部族一同发起攻势,他就没有丝毫的获胜把握了。自己的麾下虽说有九万士卒,但是要镇守诺大的东北地区,尤其是刚刚吃过败仗的高句丽,一旦得知这个消息,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这样一来,自己能够拿出来与回纥作战的兵力,绝对不会超过六万。而回纥方面,单只是东温可汗帐下就有超过十万的战士,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各个部族的话,总兵力将肯定超过二十万。

    猛然间,李恪想到了一个问题:回纥这一次既然能够出动如此规模的兵力,是否就一定是向自己进行报复呢?相对来讲,东北地区要贫瘠得多。如果仅仅是要进行报复,他又怎么可能会招来如此多的部族和他一起行动。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其他的部族真的就是想帮他报仇那么简单吗?没有足够的利益在后面驱使,谁会冒着损失实力的风险,去发动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呢?他们很有可能会另有所图!

    想到这里,李恪连忙给朝廷发了一份八百里加急,信中详细的介绍了回纥近期的动态,以及自己对于这件事的分析,希望朝廷方面能够引起重视,并且做出有针对性的布置。

    写完信并且交给亲卫让他尽快派人将信送出后,来到了院中仰望着天空半天也没有动。亲卫安排好送信事宜回来后,见到李恪仰望着天空,也好奇的抬起头往天上看,只见天上只有几朵白云,除此之外便什么都没有。

    “你在看什么呢?”李恪问道。

    “我看殿下一直在看着天上,就有些好奇。可是什么都没有看到啊!”亲卫有些不解地问道。

    “我是在想事情,你当然什么都看不到了。”

    “哦。”亲卫听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我在想时间过得还真是快啊,转眼间已经又是一年的冬天了。对了,你还没有见到过下雪的场面吧?已经十月中旬,也该下雪了。”

    “回殿下的话,我是去年底到的广州的。经过两个月的大唐话培训后,才动身来的这里。来到沈阳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初六了,只是听他们说过,却没有亲眼见到过。”

    “在这里生活的还习惯吗?有没有想家?”

    “我没有家,从记事的时候起,就是在族长家的牲口棚里长大的。他们老打我,所以我一点都不想那个地方。这里的生活比我们那里好得太多了,族长家还不如我们队长家好。不过就是到了冬天比较冷。在屋子里还好些,到了外面就不行了,太难受了。”

    “哈哈……这才刚刚进入冬季,距离大冷的日子还早着呢!现在你就觉得受不了了,等到了三九天还不活活的把你给冻死啊!”说到这里突然间反应过来,这些个第一次经历东北冬季的黑人士卒,恐怕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是不是应该把他们冬装加厚一些呢?

    正好这个时候多古扎走了进来,经过几次的战争考验,表现优异的多古扎、纳什耶等人都已经按照军功获得了晋升,成为了从七品的校尉,这已经可以在中下县城出任县令一职。如今的多古扎已经是李恪的亲卫队副队长,而纳什耶和唐克则已经成为了统帅五百名黑人士卒的大队长。

    见到多古扎走了进来,李恪说道:“我正好有事要找你。你说是不是应该给今年新来的那些个黑珍珠军团的士卒们,把冬装的厚度再加厚一些呢?我怕他们会不了这里的温度。”

    “回殿下,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他们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就必须要适应这里的气温,我们当初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过多的照顾他们,会让他们的心里产生不该有的想法,这些想法要不得。”

    李恪听后点了点头,他说的也是有道理的。于是不再考虑这个问题,转而问道:“你怎么过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

    “殿下,李靖将军来了,此刻正在议事厅等候。”

    李恪听后整理了一番衣服,然后快步走向议事厅。刚刚来到门口,便向着正在厅中喝茶等候自己的李靖说道:“李伯父,这么冷的天儿,您怎么过来了?如果有什么事的话,只管叫手下前来之应一声便可,何必要亲自过来呢?最近身体可曾好些?”

    看到李恪进来,李靖起身施礼道:“多谢殿下关心。这些日子经过孙神医的调理,已经没有大碍了。适才听到松漠城发来六百里加急,想必是有什么突发情况,这才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替殿下分忧的地方。”

    自从按照李恪的吩咐,给柴绍和秦琼医治好了陈年旧伤以后,孙思邈便来到了沈阳,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