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官人-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今日,她却仿佛这里就好似是自己的家里,她一步步走近的时候,靠近红柱,会禁不住的伸出手,摩挲着柱子,柱面光滑,却又有一丝斑驳的痕迹,这座大殿已经太久太久没有修葺,它就这样无声的矗立于此,不知历经了多少的事。

    韦后走上了銮殿,而后跪座在了御案之后,这是她夫君的位置,可是她的夫君从来不知珍惜。

    她看向殿下,再去看那些柱子,发现当自己走过的时候,那些柱子何其的伟岸,可是现在,从这里去看,又发现那一根根的红柱居然是如此的渺小。

    她就这样跪坐着,纹丝不动,不知疲倦。

    天色已经渐渐的暗淡了,殿内和殿外已经一片乌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没有一丝的光亮,在这夜幕之下,似乎白日的喧嚣和嘈杂也都已经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

    乌黑的大殿里,韦氏依然高坐,她想……假若紫微宫的那个女人若是清醒,也会用这样的方式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吧。

    骤然之间。

    外间突然突然传出了火光,一点点的光亮,透过了窗格星点的透进来,火光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还有那脚步声,那皮靴子踩在宫中地砖上特有的咔擦声响,声响很密集,仿佛有千军万马而来。

    韦氏抿了抿嘴,她默然无声。

    卡咔咔咔咔咔咔……

    那无数的火光像是已将整个大殿围住,接下来,脚步声尽都停了。

    整个大殿被透进来的火把光线照的通亮。

    接着,便是安静,无比的安静,一丁点声音都消失了。

    外头的那些人,有十个吗?还是一百个,亦或者是成千上万?

    他们没有发出声音,仿佛连呼吸都已经凝住,都已经停止。

    等了半晌,有了声音,是一个人的脚步声,一个人徐徐的走进来,脚步从容。

    韦氏认得他,化成灰都认得。

    这人走到了殿中,然后拜倒在地,朗声道:“臣金吾将军韦厚林见过娘娘,娘娘千岁。”说罢,他郑重其事的将头垂下,磕了个头。

    韦氏没有做声,只是幽幽的看着他。

    韦厚林抬眸,他的声音洪亮无比,声振屋瓦:“娘娘临朝,亲信奸人,而疏远贤臣,使忠臣外放于野,小人盈于朝,如今已有数年,乃至天怒人怨,百姓惶惶,更有甚者,娘娘弑杀太子,以至人人侧目,天下之人,俱都起兵征讨,以有道而伐无道,如今义兵已至国都,京师震动,群臣不安,臣虽娘娘族亲,亦怀大义之念,而今兴兵入宫,不敢诛娘娘以正君侧,唯请娘娘退皇后位,下诏请魏王殿下入宫,主持大局,如此,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韦氏冷笑,她不禁道:“是吗?那么……若是本宫不肯呢?”

    韦厚林面无表情:“娘娘若是不肯,臣为社稷计,唯有痛下杀手,以安天下。”

    韦氏咬牙切齿的看向韦厚林,厉声道:“韦厚林,你是本宫的弟弟,本宫是你的姐姐。”

    韦厚林的脸上仍是木然,不见任何情感的波动,他掷地有声的道:“臣无私念,唯有公心,还请娘娘三思而后行,莫要令臣为难。”

    “哈……”韦氏笑了。

    新书庶子风流,恳请支持一下。

    (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八章:万象更新

    韦氏看着自己的族弟,只剩下了笑,某种程度来说,她已经再懒得说什么了,她确实恶毒过,也曾经杀设计杀过许多人,走到今日,她的脚下铺满的何止是鲜花和铜制的地砖,更多的却是皑皑白骨。

    可是她自认自己对不起天下人,却从来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个姓韦之人,无论是近亲,还是远亲,是嫡系还是庶出,从来没有。

    而这最后临门一脚踹来的,偏偏是这些韦家人,从许州五镇的韦家都督,到今日的金武将军,这些人都曾被她寄以厚望,可是如今……

    无可奈何花落去……

    是到了这样的情况吗?

    她没有去和韦厚林争辩什么,这些都已是徒劳,什么公心,什么私念,就算戳穿了他又有什么意义呢,韦家和武家的命运总是相似,众多男子不如一女。

    她冷着脸,用长甲摩挲着御案,突然道:“可以给本宫一根白绫吗?”

    “啊……”方才还正气凛然的韦厚林愕然一下,他惊愕的看着的韦氏。

    韦氏继续重复道:“本宫想问,可以给本宫一根白绫吗?”

    韦厚林稍稍犹豫片刻,他能听出韦氏口中的‘哀求’,这个姐姐想死,无论是因为不愿意面对即将而来的羞辱,还是因为她只想借轻生来一了百了。韦厚林似乎能感觉到,韦氏似乎对自己没有太过的责怪,她只是一心求死,甚至祈求自己帮他一把。

    韦厚林抬头,看着韦氏,他嘴唇嗫嚅了一下,差一点答应下来。可是随即,他正色道:“娘娘这是何意?娘娘千金之躯,固有大错,却也要先等魏王殿下入宫之后再做定夺,还请娘娘保重凤体。”

    呵……

    韦氏只能苦笑了。

    这个族弟,到了如今居然还想着将自己当做他的投名状。拿去送到秦少游面前,任那秦少游羞辱,想必,这一定是大功一件吧。

    她突然厌倦了这里,厌倦了这里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她长身而起,并没有动怒:“哦,本宫明白了,本宫累了。可以去歇息吗?让几个宦官来照料本宫吧,本宫就在偏殿中歇一歇。”

    韦厚林便磕了个头:“是。”

    他很快走出殿去,命军士捉了七八个宦官来,看押着韦氏。

    长安大明宫里,这一夜似乎所有人都已经无眠了,其实又何止是宫中,整个长安城,又有什么分别?

    当他们担惊受怕的等待了一夜。到了一大清早的时候,就在所有人开始昏昏欲睡之时。街道上,马蹄声便响了起来。

    哒哒哒……

    凌乱的马蹄声仿佛从东到西,络绎不绝。

    紧接着,从东阳门那儿传来了稀里哗啦的声音。

    咔擦……咔擦……鹿皮的军靴子踩着长安城砖板的声响彻了个不停,有人悄悄的推开了临街的窗,接着便看到长街上。宛如长蛇的一支军马踏步而过,他们精神奕奕,他们在晨雾之中被雾水打的湿漉漉的,他们腰间挎着牛皮鞘的长刀,另一边悬挂着手弩。后背背着肩带,后腰处悬着铁制的水壶,这些怪模怪样的人,偏偏带着一种不同的气质,他们只是沉默的走着,虽然有很多很多人,川流不息,仿佛后队的人永远没有尽头一样,可是除了水壶和刀柄发出的摩擦碰撞,除了靴子踩过的声音,除了偶尔有战马哒哒哒的从队伍边飞马而过的马蹄声,他们竟是没有发出一点的声响。

    秦少游就在队伍之中,他是步行进入长安的,这座曾经屹立近千年的皇城,秦少游不得不保持着对它的敬畏。

    自然,不会有什么纵兵劫掠,这些不是乞丐兵,能招募进入魏军的,反而大多都是颇有家资的子弟,他们不屑于掠夺,因为他们已经读书识字,已经明白了道理,更何况,他们给养充足,也不需要靠掠夺来维持自己的后勤,他们只是一队队的开始接管长安城内各处的防务,每一处重要的节点,每一条街道,自然而然的被小队小队的人自行接管,所有城中的守军已经乖乖放下了武器,被勒令看管在了瓮城。

    一切……都是如此井然有序。就好像城中的人和城外要进来的人都已经有了默契一样。

    这一幕……实在是太过熟悉了,熟悉到史书之中已经不知记载了多少次,也正因为如此,所有人都明白怎么去做,比如大臣们,就已经穿戴一新,十分默契的抵达了宣武门,他们一个个排着熟悉的队形,彼此之间只是相互看一眼,并没有议论什么。

    宣武门自然是已经打开了,里头的宦官和女官也早已被金吾将军稳住,乖乖的在宫中各司其职,金吾军则在宣武门外分列排开,宛如此时维护次序的‘魏军’,金吾将军韦厚林则是一身戎装,在焦灼的等待。

    他脸上和往常一样,还是那个古板的样子,就仿佛昨夜发生的事并不曾发生,他心里的忐忑,心里的不安,心里的焦急,一丁点都没有在他的脸上显露。

    因为……因为这是排演好了的,就诚如数百年前,刘邦入咸阳时,那时候的秦国君臣,想必也是这样做。再譬如,刘秀入新朝的都城时,那时候号称大新栋梁的们想必也是如此。

    终于,那一队队黑甲的军队出现在了御道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