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官人-第6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场大捷,足以让所有人都震惊,至少对于各镇的诸侯来说就是如此。

    其实孰是孰非,到了他们这个地位,已经不太重要了。

    韦氏很可恶吗?当然可恶,居然敢杀太子,这显然是想要改朝换代啊,大家好歹也是唐臣,怎么可能被你这个妇人所控制。

    固然许多人曾得过韦氏的恩惠,可是恩惠是一回事,韦氏的恩惠,终究是用天子的旨意发出来的,也就是说,本质上,大家得到的还是大唐的恩惠。

    可是让他们去讨韦,这显然是玩笑,讨韦就是反朝廷,随时可能会被认为是乱党,当初的李敬业算不算忠臣呢?结果如何,结果还不是以乱臣贼子的名义给杀了。

    由此可见,大家谨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最是要紧,至于秦少游要反韦,拿就随他去吧,反正和自己没太大的关系。

    当然,谁都不得罪,是最重要的。

    不过如今,人心思动起来。

    那些原本高坐钓鱼台的人,现今却开始躁动起来。

    这韦氏,看着要完啊。

    十几万韦家军,一日功夫,就灰飞烟灭,韦氏的力量,现在只剩下了关中,而秦少游呢,战力惊人,现在形同是关门打狗,固然函谷关不容易陷落,可是任谁都明白,长驱直入关中,似乎已经成了迟早的事。

    现在的秦少游,就已如此强大,对这韦家军直接碾压,现在他又占据了韦家七镇,更加如虎添翼,这秦少游的胜算,陡然增加了许多,即便不能杀入关中,至少韦家出不得关,秦少游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如今……许多人开始谋划起来,假若迟早秦少游入关,那么韦家可就完了,而秦少游既得了关中,又得了关东以及河北、淮北、荆襄十二镇,实力可谓空前,到了那时,他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谁能保证,他往后不会秋后算账,说你和韦家有瓜葛,前来讨伐你?

    摆在所有人面前,似乎只剩下了两条路,要嘛就是继续冷眼旁观,隔岸观火,可是将来,极有可能会被秋后算账,甚至可能遭来灭顶之灾;要嘛就是现在讨韦,趁机,还能得个拥立之功。当然,也并非没有第三条路,无非就是你若是胆子够大,直接起兵讨秦,最后秦少游带兵杀来,直接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满打满算,似乎讨韦一下子成为了一个极为合算的买卖。

    何况现在韦陈亮等人,依然还做了都督,这是什么,这是魏王殿下向大家宣告自己的宽厚啊,连韦家人只要肯顺服都能容得下,何况是其他人?

    不出几日,几个都督便已高高挂起了义旗,宣布讨韦,同时派了使节,火速前去洛阳,要与秦少游交涉。

    无非……是愿意供秦少游驱策,现在这样做,当然有极大的好处,若是秦少游胜了,那便是押宝正确,不但自己依然还是土皇帝,而且还能立下个功劳。而且这种事,最重要的还是看谁快人一步,第一个讨韦的人,或许能得到魏王的看重,第二个、第三个,也算是深明大义,可是第许多个之后,就不太值钱了。

    因而消息一出,各镇纷纷宣布讨韦,变化之快,世所罕见。

    乃至于一个个使者,都像是疯了一样朝洛阳赶去,为的就是快人一步,及早输出自己的诚意。

    当然,更有人直接提出,当今天子,已被韦氏劫持,国不可一日无君,二皇子理应立即在洛阳登基,以顺应天命,安服众心。

    一夜之间,时局大变,秦少游隐隐之间,已成了讨韦的总都督,其余二十余镇诸侯,无一例外,或是摇旗呐喊,或是愿抽调兵马,声势极大。

    而在洛阳城里,王琚已经忙开了,各色的人等,秉持的各自主子的本意,已经开始在洛阳活络起来,今日这个拜访,明日那个球见,热闹非凡。

    既然都要讨韦,可是谁都希望自己能从中分一杯羹,要对付韦家那个公敌是其次,借机揩油,或者是为将来多捞一些好处才最要紧啊。

    对于这些趋炎附势之人,王琚也是头痛的厉害,这里的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哪一个都难缠的很。

    ……………………………………………………………………………………………………………………

    全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八章:大势已去

    就在都督们的使者抵达洛阳的时候,秦少游已经率军抵达了函谷关下。

    函谷关依然如故,那高大的城墙,一座座箭塔,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格外的触目。

    攻打函谷关,显然是不急的,叶春秋已经命人安营扎寨,显然,他没有设置暂时营地的打算,而是索性让人大兴土木,打算在此设置一个长久的大营地。既然如此,那么就不是几个帐篷那样简单了,一时间,函谷关外连绵十几里都是尘土扬起,不亦乐乎。

    秦少游的行辕装饰一新,既然打算在此长住,虽然他不贪图什么享受,却总要具有一定的舒适性才好,此时这儿反而成了一个交际中心,许多在洛阳的使者从王据那儿得不到什么准确的答复,便索性直接到函谷关来。

    讨价还价是必不可少的事,秦少游似乎对于这些都督们并不太看重,指望他们带兵来助战?开玩笑,即便他们肯来,秦少游还不敢要呢,他素来知道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人越多,有时候反而是添乱,函谷关这里,根本不适合布置大量军马作战,关隘的争夺,也不是靠人多就有用。何况,这些人一旦来了,将来破关,必然漫天要价,甚至一群人杀入关中浑水摸鱼也是头痛的事。

    因而对于助战的要求,秦少游一概拒绝,现在的秦少游,准确的来说要的不过是合法性和声势罢了。

    对付韦家的朝廷,合法性最为重要,朝廷之所以是朝廷,是因为大家认可,同样的道理,若是大家认可的都是二皇子,那么这龙门宫又何尝不是朝廷呢?

    至于声势,不过是吓唬人用的。韦家退居关中,现在天下纷纷讨韦,你怕不怕,你还敢跟着韦家多行不义吗,还敢为虎作伥吗?还有底气,在那长安城里高喊剿灭秦少游,诛杀余党吗?

    做人,总是要留一线才好,谁都会明白,无论你和韦家多么亲近。无论你的今日是不是因为韦家的提携,可是今日喊得越凶,越是不留余地,等到秦少游入了关,可就没有任何转圜余地了,那秦少游赦免了韦家的都督,甚至愿意招降纳叛,可是这并不代表,欢迎你继续作死。

    本质上。战争的双方,依靠的未必就是兵力的多寡,靠的也未必是谁的钱粮更多,某种程度。大家比的乃是信心,信心比黄金更加珍贵啊。当洛阳这儿信心十足,就更多人愿意为秦少游效力,因为谁都知道。为秦少游效力就可能得到极大的回报,今日为魏王殿下流血,这辈子就可衣食无忧。

    同样的道理。关中那儿失去了信心,即便现在函谷关里的韦家军马比之城外的叛军要多,可是依然许多人,开始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了,譬如一些愤愤不平的高呼剿灭秦贼的人,现在突然就没有了声响,一些还想靠着韦家得到荣华富贵的人,此时也不禁要掂量掂量,毕竟这场富贵风险实在太大太大,谁能保证,今日得来的是富贵,明日得来的却是家破人亡?

    即便是那些函谷关墙上的诸多将士,只怕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肯卖命,一方面是某种惯性使然,毕竟他们当的是兵,吃的是饷,自然应当卖命。而另一层心思,只怕也就是杀敌立功了,只是当这叛军弹压不住,甚至杀入关中只是时间问题的时候,那么所谓的杀敌立功又还有什么意义?

    禁军的特点和其他军马不同,比如从前的府兵,府兵往往是本地征召,因而一旦战场在本地,大家还晓得要保卫自己的乡人,毕竟自己家人和族人就在自己身后,临阵脱逃,就等于是将自己的妻儿弃之不顾。

    可是禁军却是从天下各处的兵马抽调,固然都很精锐,只不过,他们在函谷关,保卫的却是别人的家乡,这意义可就全然不同了。

    函谷关内已是军心浮动,甚至开始出现了不少的逃兵,而一时之间,许多武官竟也无计可施,因为大家都是人,那些士卒的感受,他们又岂会不能感同身受,短短一些日子,据说十几万的韦家军就被杀了个片甲不留,就连那些韦家的都督们为了苟活,居然也已倒戈,自己难道要平白无故的留在这里送死吗?

    更不必说,现在天下都督俱都已经扯起反韦的大旗,除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