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官人-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着来办,自己每日关在龙门宫里,其实对外界的事,所知也是不多。

    不过……他还是打起精神,不管如何,现在的自己。再不是那个落魄的丧家之犬了,当初因为长安有太子,所以自己不过是多余的王爷,不会有任何人看重,来了洛阳,也只有秦少游一个人可以依靠。

    而如今,他心里深知,现在却是完全不同,天下唯一合法的继承人。就是自己,各镇的都督,但凡有讨韦的,或者是忠于李家的,都会效忠自己,据说尉迟循毓也来了洛阳,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奔。这些人,将来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自己现在差的就是登高一呼,之后……便该是万人拥戴了。

    所以现在的他,心思发生了某种奇妙的变化,以往是一切仰仗于秦少游,所以对秦少游敬重无比,事事听从他的安排。而如今,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地位已经全然不同,固然现在还不得不征询他的意见,可是心里,却不免有点儿灰心丧气。

    秦少游抿嘴笑了笑。似乎没有看穿他的心思,他徐徐道:“此事好办,殿下只需以太子的名义下诏,讨伐韦氏,而后传檄天下,命各镇诸侯,以及八方义士,齐聚洛阳,共商讨韦即可。”

    就这样的轻巧。

    李重福愕然一下,在他想象中可不是如此,单凭一份诏书,似乎有点过于儿戏了,自己毕竟是大唐唯一的希望,难道不该是亲自检阅三军,而后发出讨韦檄文,亲自接见各方投奔来的大臣,甚至亲自领军,陈兵于函谷关下吗?

    他陡然发现,至少在秦少游的安排里,自己唯一能做的,似乎很有限。

    他显得有些不悦,不由道:“现在八方来投,本王是不是该见他们一面,安抚他们的心。”

    秦少游忙是行礼,道:“殿下,万万不可,现在确实是八方来投,可是来投效的人,良莠不齐,谁知这些人中,似乎混杂了韦氏的人,一旦让他们靠近了殿下,若是行凶,殿下岂不是危在旦夕之间,臣已请尉迟循毓设了迎宾馆,专门负责此事,殿下如今是万金之躯,决不可轻易犯险,甚至……龙门宫还要加强防卫为好,臣会立即调拨一队精锐的神策军,在龙门宫外卫戍,以防万一,现在是非常之时,任何一丁点疏忽,都可能招致弥天大祸,殿下……三皇子和四皇子已经身亡,殿下的安危,已成了最重关重要的事。”

    李重福踟蹰起来。

    他觉得秦少游说的很有道理,可是隐隐之间,又感觉不太对味,仿佛这一场反韦,自己成了局外人,可是秦少游语出至诚,他竟也无法反驳,秦少游说的对,谁晓得,那些人里,会不会混杂了韦氏的细作或者是刺客。

    当然李重福没有反驳的理由,最重要的还是李重福必须依靠秦少游,至少在这洛阳,李重福是不敢与他翻脸的。

    既然如此,那么只好接受了。

    李重福一脸遗憾的道:“魏王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本王只需在此等候就是嘛?本王担心,这样躲在这里,会让天下忠臣义士寒心,大家都为了本王列祖列宗的社稷而出生入死,本王……岂可坐在这里,坐享其成?若是如此,本王心中总有不安。”

    秦少游便安慰他道:“殿下乃是天潢贵胄,理当如此,所谓远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殿下何需亲自出面,只需在龙门宫谋划一切即可。”

    这句话说的很漂亮,却是怪怪的,决胜千里倒是没有错,可是李重福有运筹帷幄吗?

    李重福便不吭声了。

    这时候秦少游道:“至于讨韦的檄文,臣已经与高士们拟定好了,还请殿下一观。”

    连檄文都准备好了。

    这让李重福不禁有点儿不喜,讨韦的檄文,他在洛阳的这些日子,可是每天都在打腹稿,就想着有朝一日,能有机会,将这韦氏狠狠痛骂一通,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似乎也只有这个,谁晓得……居然秦少游也已经准备好了底稿,这岂不是让自己照抄一份,颁发出去吗?

    他只好道:“本王来看看。”

    那早已准备好的檄文底稿送到了李重福面前,李重福打定主意,要把檄文推翻,好让自己重新拟定一份,不过这份檄文,却是秦少游与许多名士们在一起参谋过的手笔,李重福看了看,竟是发觉一丁点破绽都没有,比自己心里打的腹稿要高明的多,没有任何的错漏,他更加灰心丧气,只好道:“好,不错,写的不错,这些话,正中了本王的心坎。”

    …………………………………………………………………………………………………………………………………………………………

    大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五章:讨韦

    这一次见面,秦少游和尉迟循毓的地位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已是天下最强的诸侯,一个是丧家之犬,尉迟循毓便是再蠢,也晓得认怂的道理。

    所以他乖乖行了礼,秦少游已是上前,笑吟吟的道:“鄂国公不必多礼,长安的情形,本王已是知悉了,韦氏诛杀诸皇子,人神共愤,天地所不容也,鄂国公忠心朝廷,不肯与韦氏同流合污,本王敬佩的很,而今天下动荡在即,鄂国公弃暗投明,此前本王与你确实有些误会,不过现在,大义当前,你我理应冰释前嫌,以匡扶天下为己任,却是不知,鄂国公以为如何?”

    话说到这个份上,尉迟循毓便松了口气。

    秦少游没有否认他们之间的矛盾,事实上,若是秦少游将这矛盾隐去,反而显得虚假,反而将这个矛盾重新提起,然后告诉尉迟循毓,你我之间矛盾是有,不过现在有了共同的敌人,理应紧密团结,忘掉过去的嫌隙,这番话,很实在,也显出了秦少游足够的诚意。

    尉迟循毓连忙道:“愿以殿下马首是瞻。”

    秦少游笑了笑:“这自然好极了,你既然来,也不能闲着,你是忠臣之后,难道到了洛阳,让你吃干饭吗?凌烟阁里悬着功臣子孙,在大厦将倾之时,理应力挽狂澜于既倒,却不知,鄂国公有什么打算?”

    若说前一句,还有客气的成分,那么这一句,就最是实在不过了,前一句的大家别闹别扭了,而这一句是直接告诉尉迟循毓。你找个事做吧。

    好话谁都会说,可是让你找个事做,这就是真正共弃前嫌了,否则……将你圈养起来,让你别添乱就可以,何必非要让你效劳?

    秦少游如今坐拥三十余州。下头有兵马近二十万,有的是文武之才,难道还缺人给自己效劳不成?

    唯一的原因就是,秦少游是真心实意想让尉迟循毓在这儿安顿下来。

    尉迟循毓这时候反而不好意思了,不禁道:“我的祖父,靠的是军功打下的家业,现如今,天下即将大变,实在不成。不妨让我从军,以供殿下驱策,如何?”

    这是他唯一想到的出路,尉迟循毓确实不是什么人才,他前半生,不过是躺在自己祖宗的功劳簿子里混吃等死的人物,书是读过一些,不过很是有限。弓马也练过,当然……也算不得精通。最重要的是,年轻的时候练是练过,不过像他这样的功勋子弟,也没有真正上阵搏杀的机会,这一点,他有自知之明。所以也不敢说,殿下你给我一支兵马,我收复河山之类,毕竟脸皮还不够厚啊,只好说。我去从军,估摸着,也不指望着领一支军马,不过是供秦少游驱策而已,马前卒的干活。

    当然……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尉迟循毓就有点儿后悔,他实在不是冲锋陷阵的材料,可是让他干点别的,似乎也有点为难,他现在担心的是,秦少游若是当真就坡下驴,把自己编入军中,他心里掂量着自己的分量,自己杀敌立功,学着自己的祖父建功封侯多半是痴心妄想,不被人宰了,就算不错了。

    想到这里,他老脸一红,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儿对不起祖宗了。

    秦少游却是抿嘴一笑,似乎没有看穿他的心思,不过令他松一口气的事,秦少游道:“从军?不可……你年纪不小了,进了军伍之中,爬是不妥当,本王没有嫌弃鄂国公的意思,只是沙场之上,刀剑无眼,还是小心为上。”

    尉迟循毓立即松了口气,却还是不忘道:“我岂会怕死,若是怕死,怎肯来洛阳。”

    这是世家子弟最常的心态,大爷我输人不输阵啊,再怎样,也不能显得自己丢份,无论任何关头,总要死鸭子嘴硬一番。

    秦少游却是沉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