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官人-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挥霍也是有限度的,至少到了如今,郑荣要钱的时候,秦少游也颇感为难,因为这笔钱,秦少游也知道不能省,总不能运河修到一半就停了,征募来的吏员,直接拖欠薪俸,既然当初胃口大,现在这笔钱就不得不花。

    郑荣看了一眼秦少游,便继续道:“既然不能省,那么下官只能采取一些措施,钱,神策府可以少挪借一些,五军府这儿,能减少开支就减少开支,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官也不是来化缘的,而是希望议事堂那儿,通过几个法令,当然,下官知道,若是没有殿下的点头,议事堂那儿,只怕也过不了。”

    秦少游见他成竹在胸,不由道:“郑侍中莫非已有了应对之法。”

    郑荣道:“自然是有,既然要扩军,反正扩的绝大多数,都是五军营,五军营本就驻在卫州,那么要采购的军需,何不如就地采买?如此一来,就省却了许多不必要的运输开销,除此之外,一旦法令颁布,下官……”他眨眨眼,对秦少游不禁带着谐趣的意味道:“实不相瞒,下官,已经将五军营附近的一大块地,贱价买了了来,只要法令一出,到时候,这河南府相关的商行,还不赶紧到那儿去开设工坊,以供军需,臣算了算,卖地的话,是一笔收益,还有税赋又是一笔收入,五军府那儿,明年的压力,大可以减缓一些。”

    郑荣终于图穷匕见了。

    不过他这个办法,倒是很实在。

    现在五镇那儿倒是有一些工坊,可是眼下却还没有形成规模,毕竟许多设施还不完善,商贾们虽然做好了准备,却还没有直接把钱砸进去。

    既然如此,那么索性就来个法令,反正军需是五军营采买,做些强制规定也没什么,到了那时,那些供应五军营的工坊,就不得不搬去卫州了,要开设工坊,就需要土地。郑荣把主意打在土地方面,而且一旦开设,这可是供应二十万军马的军需,所需的人员极多,还可以带动卫州的不少相关生业,你要造军服,就少不得需要布匹和皮具,那么一个军服的工坊,边上就少不得得有在发纺织和生丝的加工作坊,布匹出来。总要染色,那么染坊也就有了,那刀枪剑戟,也需要钢铁和木料,总而言之,到了那时,将会有许多商贾聚众而来,五军府明年的税赋,则可以大大增加。

    秦少游听罢。不禁笑了,原来郑荣打的是这个主意,这家伙,也算是老谋深算了。从前的模式是,神策府挪了钱粮送到五军府那儿,而显然,郑荣并不满足于如此。靠人接济,当然不如自己有造血能力更好。

    不过这个提议,倒是颇有意思。至少能解一些燃眉之急,而且……确实对于五军府有益,对五军府有益,那么就对秦少游来说,也不算什么坏处。

    所以秦少游沉吟了片刻,随即道:“这事儿……倒是可以,只是神策府和议事堂那儿,却还是需要去打个招呼,否则,那边只怕是要骂娘的。”

    郑荣笑了:“下官已经下了拜帖,去见王贤侄,和杨贤弟,今夜只怕就要和他们洽商此事了。”

    秦少游心里不禁嘀咕,这家伙,只怕是全部都谋划好了的,想必也料定了自己会同意,还真是老谋深算啊。

    秦少游苦笑:“罢,既如此,你先去说说,若是那边点了头,便可顺水推舟,若是他们不肯,本王就出面罢,郑侍中的事,其实也是本王的事,本就不分彼此,既然是好提议,自然是要赶紧办了的好。”

    ……………………………………………………………………………………………………………………………………………………………………………………………………………………………………………………………………………………………………………………………………………………………………………………………………………………………………………………………………………………………………

    事情总算落定,虽然郑荣知道,真正的阻力理应不是在秦少游这儿,可是秦少游既然给了个准确的答案,他也就心里轻松了,便呷了口茶,笑道:“殿下,长安那儿,似乎动静很大。”

    毕竟是侍中出身,当然也不可能眼光只局限于五军府,现在反正时间还有空余,索性就说一些闲话。

    秦少游点头:“韦后现在是以退为进,上皇圣明,她如此见缝插针,反倒让韦家人进退失据了。”

    郑荣苦笑,道:“殿下,其实下官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秦少游笑了:“郑侍中,你我还有什么可以避讳的吗?”

    郑荣淡淡道:“其实……问题的根本,从来就不是韦家啊,殿下难道还不明白吗?假若问题出在韦家身上,事情倒是好办了许多,古往今来的那些近臣和皇亲国戚,权势大时一手遮天,可是要铲除,也不过是一份圣旨的事罢了。”

    “下官敢问,韦家这几年,得罪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这几年四处揽权,任用私人,难道大家都没看明白吗?可是韦家这样做,为何无人敢站出来阻止呢?”

    “这是因为天子的纵容啊,因为大家都明白,当今天子,对韦家可谓是言听计从,甚至不惜去做个儿皇帝,处处受制,而不自知。可是就算铲除了韦家,清了君侧又能如何呢?即便韦家没了,照样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韦家,说到底,不过是天子昏暗不明而已。”

    这句话,自郑荣口里说出来,却是另外一个感受。

    他久在朝廷,见过了太多的倾轧,一腔的热血,早已冷了,满身的菱角,也早已消磨的一干二净。

    也正因为心灰意冷,事后回想,才知道他所恨的韦家,本质上,根本就不是韦家的问题。

    只是这番话,有些大逆不道而已。

    见秦少游的脸色还算平静,郑荣继续道:“所以只要天子还在,韦家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上皇此去,固然是挽回了一些局面,可是这又如何呢?其实……最终,也不过是堪堪自保而已,可是保了一年两年三年,终究……那姓韦的,又会固态萌发,上皇的年纪,毕竟大了,下官说一句不该说的话,上皇还能活几年?几年之后,一旦上皇驾崩,还不是又要回到当初去?”

    “殿下现在招兵买马,未尝不是一个办法。可是却还不够,问题的根本,还在人心上头,这人心呢,有时候是最不重要的,可是有时候,却比什么都重要,韦家只所以能挟天子而令诸侯,便是因为这个人心,殿下之所以能够在这里站稳脚跟,也是因为人心,韦家有天子,殿下有上皇,可是一旦上皇出了什么差错,殿下难道真以为借二十万将士,就可马踏天下吗?下官认为这是下策,上皇当初的时候,也握着天下的兵马,可这又如何,终究还是拗不过李家,所以下官以为,到了如今,殿下理应未雨绸缪才是。”

    郑荣说起此事的时候,露出几分忧心。

    秦少游却是淡淡一笑,道:“郑侍中所言甚是,未雨绸缪,是理所应当的,也正因为如此,本王已经修书,请二皇子殿下,来这洛阳暂时落脚。”

    二皇子……

    郑荣眼眸先是掠过了一丝诧异,旋即,顿时明白了什么,而后道:“二皇子肯来吗?”

    秦少游不禁笑了:“肯不肯是他的事,本王,不过是给他一个选择罢了。”

    …………………………………………………………………………………………………………………………………………………………………

    最近生病,更新有些迟。(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八章:布局

    郑荣在庙堂上这么多年,岂会不知秦少游的如意算盘。

    原来从一开始,这位殿下就已经打定了主意,他的目标,显然是二皇子。

    听说三皇子已经立为了太子,而二皇子转眼之间,地位便显得尴尬起来。

    至于那二皇子来不来,固然是取决于二皇子的野心,只怕另一方面,也有自身安危的考量。

    自大唐开朝以来,几乎任何一次的接替伴随来的都是血雨腥风,而一旦没有得到皇位的皇子,绝大多数都极为凄惨,甚至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句话来形容都不为过。

    此时的二皇子,理应是没有选择了。

    郑荣不得不佩服,秦少游的手腕高明,二皇子的事,或许是王琚的建议吧。

    想到此处,郑荣吟吟一笑,道:“殿下,天子若是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