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官人-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面无私和替天行道是有很大区别的。

    所谓的铁面无私,这是官员的本份,有案子来,你公正的去审判,这确实是值得赞道的事,不过替天行道就不一样了,在这个民不举官不究的时代,似刘公子这样,就算把人打了,一般苦主也不敢声张,豪强欺人,这是常有的事,今日若是去报官,刘家上下打点之后,不但官府那边肯定偏袒刘家,到时候可能还会招致刘家更大的报复。

    所以这时候的小民,即便有时会脑袋发热,可是事后总会变得畏手畏脚,最后往往任人欺凌之后,却是无疾而终。既然没有苦主去告,那么刘家欺人也就欺了,不算触犯什么刑律。

    可是狄仁杰不同,这厮手痒,民不举的事他也要管,这事儿其实是有越权的,可是没法子啊,人家不是寻常的判官,若是寻常判官敢这样做,那真是作死了,狄仁杰乃是中书省平章事,这可是宰相,又有个刑部尚书的身份,几乎等同于朝廷,又握有了法律的解释权,他说你违法,你还能去长安告御状不成?

    有时候,是没法儿讲道理的,诚如一般的小民,没法儿跟刘家讲道理,而刘家这样的人,也绝无可能和宰相讲道理,你在他眼里,屁都不是,‘欺负’你又如何。

    这便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可也正因为如此,所有人都吓住了,于是许多的传言都出来,说是狄仁杰在河南府各县都安置了探子,但凡有什么事,都会立即报去河南府,又听说狄仁杰有天眼,只需入定,便可知道河南府的许多事,像刘家那样的人,立即收敛了许多。便是许多官府的官吏,也不敢再轻易拿损耗来做文章了,这种钱一经手,若是数目少了,下头若是真有哪个二愣子要闹一闹,说不准自己就要倒霉。

    贪墨其实是有成本的,利益足够大的时候,就值得人冒险。不过风险也是考量的主要问题之一,几百几千贯确实不是小钱,可是一旦你把手伸了去,十有**可能会东窗事发,而一旦东窗事发,不但一个子儿都落不到,而且还可能连自己的官职都不保,甚至还要遭牢狱之灾,便是再贪婪的人,也觉得这笔账不划算,于是乎,神策府拨发的钱粮,居然都实打实的落在了民夫的手里。

    民夫以往被官府征去务工,可能勉强只能果腹,而如今,却发现修河的钱粮是从前的数倍不止,顿时精神百倍,钱粮是一次性发的,神策府也有明令,就是什么时候修完,什么时候就遣散,钱粮还是这笔钱粮,你若是耽误了工期,那么就得多做许多天,可若是提早完成,便可以得闲去做其他的事。

    七八万的民夫顿时精神百倍,在杨务廉所领着的匠人带领下,四处挖河筑堤,整个河南府,似乎都显得比之从前忙碌了起来。

    这几日李令月很忙碌。

    这位太平公主殿下在神策府里别看深居简出,其实却是神策府的内府大管家,丈夫费尽心机,拿出无数钱粮出来修河,而李令月呢,则在想着怎么把修河的钱粮再赚回来。

    她的性子素来是好动,唐时的女子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李令月到处坐着车,忙的脚不沾地。

    牛啊……马啊……什么的,近来太畅销了,以至于从关塞外运来的牛马都有些不足,神策府在孟津的河北飞地那儿建了一处巨大的草场,专门用来圈养牛马,当然,也牵涉到牛马的交易,那儿如今,已成了全天下最大的牲口市场,甚至不少其他个州县的商贾也愿意来购买。

    神策府的牛马,都是用不值一钱的生活必需品换来的,因此价格也比其他地方价格低得多,前几年牛马市场刚刚兴起,买卖还算过得去,只不过今年,却是彻底的火爆了。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二章:经营

    现如今,河南府四处都在动工,俨然成了一个大工地。

    征募的民夫愈来愈多,那些务工之人也是越发多了起来。

    毕竟修河开始之后,百业兴旺,商贾们对运河又有极大的期待,四处都在招募人手,试图要大干一场,如此一来,乡间多是老弱妇孺,年轻青壮的,都不愿留了。

    只是青壮固然有更好的去处,可是家里的地,总得有人看管着,关东人素来吃苦耐劳,若是让他们盯着家里一亩三分地就这样的荒着,这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可是青年的劳力走了,妇孺们毕竟没有这么多的气力来耕地,于是乎,牛马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牛马耕地,古已有之,本来也没什么稀罕,只不过如今,对于河南府的人来说,真正大规模使用牛马,却是现在。从前牛马的使用,更多是士族和豪强的田庄,而寻常人家,只有这么一点地,家里又有青壮,显然大为不值,现在却是不同了,一方面是牛马的价格便宜,家里的男人在外头又能捎点钱回来,手里有了钱,牛马的价格虽然对小门小户不是小数,可是咬着牙,也能买得起,这乡间的牛马又好养活,平时可以代替青壮耕地,老了病了,也可以卖肉换钱,如此一来,已经不只是弘农郡,这河南郡的百姓,也都掀起了购买牛马的热潮。

    李令月在河南郡各县,特意都专门开辟出了一个个的畜生交割市场,每日都有数十上百头牛马送过去,不用到正午,便可兜售一空,以至于神策府的牛马也开始紧缺起来,李令月便去信塞外,嘱咐要送牛马云云。

    对于李令月来说。这确实是一笔好买卖,自家造了茶叶和布匹,用这不太值钱的东西换来了价格高昂的牛马,而这些牛马再兜售给河南府的百姓,而河南府的壮丁呢,则是被神策府征去修河搭桥,他们赚了钱,送回了乡里,家中再购置畜生和农具,如此一来。等于是这些钱都在突厥人、神策府、农户、工坊里兜着圈子,最后又如决堤洪水一般,流回了神策府。

    原来李令月以为,花费这么多钱粮,去征募人手务工,实在是一件亏本的买卖,可是细细思量,却发现全然不是这么回事,神策府给壮丁的价格不低。还有孟津的工坊给招募来的匠人和学徒薪俸也不算低,至少比寻常种地要多的多,这些人从乡间解脱出来,反而成了神策府和商贾们眼中的香饽饽。以往他们只是单纯农户的时候,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自家吃自家的。谁也不碍着谁,可是一旦务工,就势必会有余钱。生活方式也开始改变,看到了外头世界的男人,便晓得了读书的重要,于是平时省吃俭用,总要供子弟们读书,而要读书,就少不得进太平学,李令月的学费虽是童叟无欺,可是利润还是可观的,子弟们读了书,就免不了要用笔墨,要购买书籍,于是乎,笔墨纸砚的工坊也应运而生,雕版印刷的工坊也渐渐兴旺。

    工坊兴旺,意味着神策府的商税增加,更不必说,男人们在外头,妇孺们需要畜力耕种。

    这种连锁的反应,犹如蝴蝶翅膀一般的扇动起来。

    李令月近来倒也读了许多事,因为商贸的发达,除了一些打发时间的话本之外,许多经营之道的理论书籍也开始大行其道起来。

    那些个读了书的人,真要琢磨起事儿来,竟还真是一套一套,各种商贸的理论百花齐放,其中有一种理论,李令月如今最是认可。要兴商贸,首要的是制造出一批‘富民’,因为唯有富民才愿消费,但是这种富民,又有别于寻常的豪门,他们只是已经脱离了农户的生活方式,开始长期聚居于城中,有一门手艺,或者是有一门营生,虽然不能发家致富,却能够保障自己衣食无忧。

    而这样的人,往往就是消费的主力,农户自给自足,就算勉强攒了一些钱,也是不肯消费的,不消费,这么多的工坊的货物卖给谁去?可是大富之家,虽然消费能力惊人,可是毕竟他们是金字塔上的人物,高不可攀,也不可能人人如此,而且他们消费的多,可是挣得却是更多,多余的钱积蓄起来,或者积蓄去投资工坊,反而对消费不利。

    因此……想要让百业兴旺,唯有富民,而要富其民,又需百业兴旺,这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关系,所谓的富民,现在那些个理论家还未有具体的阐述,不过大致已经有了些雏形,这第一步,当然是将壮丁从乡中解脱出来,运用大量的畜力,来取代人力,而人力弥足珍贵,先从寻常的学徒和劳力做起,渐渐有了安生立命的资本云云。

    李令月爱钱,和所有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