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官人-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一下子,可能要征募近十万的匠人和劳工,这些人可都是要从那神策府领工钱的,他们要衣食住行,这是什么,都是钱啊。

    一下子,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几乎是一日之间,可谓是百业兴旺起来,短短半月,各种工坊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原先进了孟津还无所事事的人,可是现如今。却都成了所有商户争抢的对象,人力在这个时候,变得尤为珍贵起来。

    且不说接下来神策府要大规模用工,眼下这么多兴建的作坊,也普遍都缺劳力啊,工价半月间涨了许多不说,大量的作坊也就开始开工了。

    各种商品,在此刻也变得短缺起来,比如前几日周记的一处铁坊,他们主要生产一些铁具。原本的买卖只能算是不咸不淡,说好也好不到哪里,可是说不好,也能勉强的维持,可是这些日子,那东家真是像天上砸下来了陷阱一样,各种工具的定制,即便是这小小的作坊从今岁到了明年,只怕也难以交付出去。

    从前一个月。不过出数千斤铁器的货,而如今,单单订购的算起来,便是十几万斤。铲子、锄头、斧子、锯子、刨子什么都有,还有铁钉之类,现在市面上倒是都在疯抢,这位东家有点傻眼。像是做梦一样,他乐不可支的接了买卖,却猛然发现。自己只怕要如数交出货去,却是比登天还难。

    办法也不是没有的,眼下这么好的行情,那还有什么说的?当然是二话不说,赶紧招募匠人和学徒,还要扩建自己的铁坊,扩建的铁坊当然不能小了,规模越大越好,至于招募的人手,本来他还想多要一些熟手,熟手当然好嘛,毕竟上手就会,也省的去教,可是很快他就发现,眼下哪里还有什么熟手,这满大街都在抢人,尤其是匠人,莫说是现在的价钱请不到人,就算是价钱再高一些,也不过是请个学徒的份。

    听说在城外,已经有七八家新的铁坊开张了,东家一回头,自己作坊力的匠人竟给人挖走了几个,他一下子恐慌起来,这什么世道啊,人心统统都坏了,埋怨了一通,一面安抚住自己的匠人和学徒不说,另一面赶紧找人,什么人都要,进了作坊,花费一些时间总能轻车熟路,眼下什么都不怕,最怕的就是人啊。

    至于扩建铁坊的事,他也不敢怠慢,疯了似得去找地皮,去请人搭铁炉子。

    可是那边给人建作坊和搭铁炉子的泥匠和砖匠却总是不肯急着答应。

    人家也忙啊,那砖窑现在是十二个时辰不间歇的开工,一窑窑的砖出来,就被人哄抢一空,就这,价钱还涨了不少呢,现在哪里都要砖,哪里都要人,砖窑也要扩建呢,现在哪里顾得上别人,一些老主顾都快顾不上了。这种疯狂,很快弥漫开来,每一个睁开眼,都发现行情又和昨日不同了,铁器又涨了,一日一个价啊,工钱也涨了,什么都在涨,这时候,每一个人都好像上了发条的机械,没有一个人肯停下来,每一个人都像疯子一样在寻找机会,有人拿着钱,到处找买卖,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老农,借贷来一批棺材本,居然就敢收砖来卖。

    已经开始有人一夜暴富了,街头巷尾,都在津津乐道的说着一个个姓名,他们的事迹也在不断的夸大,每一个人都很忙,可是忙碌中却带着兴奋。

    那些本来来这里走货的客商,这时候也没心思回乡去了,他们每日也像是饿狼一样,疯了似得在寻找机会,拿着走货的钱,猛地就扎进了这疯狂的世界里,绝不肯回头。

    王琚在那儿傻了眼。

    所有的工坊要生产,都是需要报备至神策府的,要在户房里落册,原先的孟津,其实真正的买卖,都是神策府在做,除了神策府,工坊也有,大致在两百多家上下,至于开了铺子的商户,反而多一些,足有上千,可是这才一个月不到,来报备的工坊就增加了七百多家,商户也足足增加了一倍,就这样,似乎还不够,还在增长,一些其他地方的商户,也是闻风而动,不少人索性就不走了,都在寻找契机。

    这还不包括,那些要扩建的工坊。

    而至于工坊雇佣的劳力,原本有两万余人,而如今,已是无以数计了,因为这个数字暴涨的很快,大致估计是在十万,却又还在疯狂的增长。

    他只是目瞪口呆,脑子里总感觉回不过神来。

    ……………………………………………………………………………………………………………………………………………………………………

    又停电,无语,写了两千字没有保存,结果又要重新写过,想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章:利益至上

    一切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王琚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变革,就好似是阴霾低沉沉的压在他的透顶,教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在神策府形同宰相,可是各个机构之间,虽然还没有出什么大的纰漏,可是要管的事实在太多,太过繁复,这骤然的高压,便是王琚也措手不及。

    他刚刚下了一份公文,斥责余杭县县治居然还没有及时丈出土地,还未喘口气,工房那边就来了人,说钱粮房采买的木料不足,敦促要加紧一些,等叫钱粮房的人来问,人家却又满是牢骚,道:“真是岂有此理,如今物价暴涨,这可怎生是好。”

    因为粮价暴跌,所以物价也随之跌了一些,不过如今却有抬头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愈演愈烈,眼下唯一等的,就是各个伐木坊赶紧开工,王琚无可奈何,只好让钱粮房高价先采买一些,应一应燃眉之急。

    结果两天之后,突然下了豪雨,延误了一些工期,匠人那边,招募的也不足,工房只晓得来闹,王琚气死了,这工房的人最可恶,就好像全世界都欠他们的异样,杨务廉就是个贪婪的怪兽,填再多的钱粮进去也难以满足他。

    于是叫了杨务廉来,一通训斥,杨务廉低着头,唯唯称是,还不忘陪着笑脸,连说王琚辛苦,最后临末了,却是双手一摊:“弘农县是怎么回事,招募了这么多匠人采石,还未动工呢,那弘农张家就说那山上的石头采了,坏了他们的风水,到现在还在闹,亏得姓周的还举荐了议员,给了他好处。他倒是好,居然想借此要挟了,得让刑房下文带着捕役去打算他们家的庄客不可,实在不成,杀一儆百吧。”

    王琚吹胡子瞪眼,直接咆哮:“滚出去。”

    杨务廉口里还咕哝:“先生要快一些,否则延误了工期,这可不好了。”

    王琚摇头,真是一桩桩的事啊,于是下文给弘农县治。让该县官吏了解情况,听说那些议员纷纷都到孟津了,周家的议员也姓周,据说从前还在朝中做官,因为讨武的时候遭了牵连,索性就把官辞了,现在新君登基,朝廷征辟他也不去,反而愿意来神策府挂个议员。

    王琚去请那叫周贤的议员来。这位议员老爷随着杨炯在各县考察,兴奋劲还没过去,就晓得这孟津要大兴土木了,神策府的公文他看过。觉得那秦少游有些好大喜功,不过大家对神策府的印象往往是反正有的是钱,这些大兴土木的工程对弘农也大有裨益,实在没有反对的必要。

    听说王琚有请。周贤便到了,王琚问起开山采石的事,周贤忙道:“采石?不好。不好,那山没多少石头。”

    王琚道:“已经让人勘探过了,石料是有的,况且若是不就地去采,难道要到几十里外去?这样不但徒费民力,而且还耽误工期。”

    周贤苦笑:“我家的祖坟就在隔壁的开衫峰,这是要坏风水的。”

    王琚觉得不压一压是不好的,便怒道:“这都是术士子虚乌有,周家是积善之家,靠的是功德传家。”

    周贤据理力争:“挖的又不是你家。”

    “你,你是议员,这件事就这么办。”王琚索性更强硬一些,他知道自己不能松口,松口就完了。

    周贤气得跳脚,大骂道:“王琚,你出息了呀,我还是你舅爷,你忘了吗?”

    王琚一下子傻眼,王家和周家确实有联姻,是三代以前,可是细细论起辈分,还真是。

    好说歹说,王琚态度软了下来,最后承诺要为周家的祖宗们建一座祠堂,还要秦少游亲自立一座丰碑,这才总算安抚住了那在周贤。

    周贤还是很气恼,临走的时候道:“等着吧,议事堂一开议,我首先就弹劾你,我……我要大义灭亲。”

    “悉听尊便。”王琚不屑于顾的样子,心里却是纠结万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