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官人-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炯只得点头,总体上来说,他是颇为满意的,他笑呵呵的道:“这么说,现在开始,就要准备举荐人才了?”

    秦少游道:“这议事堂,怕是要下月月底开议,到时只怕要麻烦杨公来主持大局,不过虽是开议,暂时也不能立即议事,我们可以先试议三个月,毕竟这是破天荒的事,许多人尚且不懂章程,也没有了解神策府的许多实情,总需要学习三月,这三个月呢,神策府和各县的政令也照例都送议事堂,大家议一议,不过嘛,只是熟悉一下情况,做不得准,从即日起,大家各自遴选出议员,神策府也会进行核准,等大家正式赴任,除了议事之外,还要让人带着他们到孟津和各县都走一走,三个月之后,等一切熟稔,就可正式开始,如何?”

    杨炯觉得秦少游料想的周密,他笑了笑:“若如此,那就再好不过了,老夫尽力将这弘农的议员遴选出来,总要和各家商议一二,先让他们推举,弘农各家,再推举出几个德高望重之人,最后再从中择选出贤良,至于神策军和其他诸县的议员,就劳烦殿下了。”

    大家商议定了,杨炯心满意足的回去。

    ……………………………………………………………………………………………………………………………………………………………………………………………………………………………………………………………………………………………………………………………………………………………………

    裴家的老宅并不在弘农郡,这弘农郡的事和裴家也没关系,不过河东士族,素来同气连枝,便是打断了骨头也连着筋,本来这裴家的裴松跑来,颇有些打算和弘农士族同舟共济的意思,结果事情的发展,却是远超他的意料之外。

    既然危机已经解除,可是裴松却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一直冷眼的旁观着这一切。

    弘农士族的屈服,在他的情理之中,那秦少游是个疯子,玩的是玉石俱焚的把戏,士族是绝对玩不起的,这年头,你想拼命,那也得找个敢跟你拼命的不是。而如今这个妥协的方案,似乎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许。

    尤其是这议事堂,裴松觉得不可思议,他决心再看一看,此番弘农士族与神策府地联合,是否会顺利,将来又能爆发出什么样的能量。

    至于裴家等不在弘农的关东士族,现在要下什么结论或者做什么决定自然是还早,可是心里得有个数。

    他参加了许多宴会,宴会上的诸人,对神策府的敌意已经减轻,反而是大家开始孜孜不倦的议论着议员的事。

    很明显,议员虽不是官,可是权利却很大,可以左右政令,可以捕风捉影、风闻奏事,这就相当于御史了,况且犯了罪也只有神策府可以过问,也算得上是体面,所以对于这个举荐,大家尤为上心。

    大家都有举荐的权利,只是到时候能不能通过,是另一回事,不过一些小窍门大家却是已有腹稿了,首先,这个人必须得讨人喜欢,否则人报上去,一些年长且负责遴选的人首先就把你刷下来,也就是说,这种人不能像王琚那样的惹人讨厌,最好有长袖善舞的本事。

    而其次,则是不能有道德的瑕疵,否则神策府可能找到借口,直接打回。

    若是有名气是最好,才德兼备嘛,各家都有许多这样的人,毕竟是士族,自幼就要饱受诗书的熏陶,岂是一般人可比,所以大家的热情很高,只四五天,就有四五百个人选报了上去,与此同时,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已经忙开了,所谓的德高望重,不过是年纪大而已,反正都要行将就木了,不过却都是人精,将这些人选,一个个的拿出来讨论,躲在一个地方,闭门不出,足足过了半月,才张贴出了名册。

    ………………………………………………………………………………………………………………………………………………………………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盛名之下

    名册的争议是有的,不过是弘农士族内部矛盾。

    反正八竿子都和秦少游打不着,秦少游与王琚已经回到了神策府,如今神策府各衙之间已经开始确定。

    专门收支钱粮的库房,专门登记和管理人口的户房,负责治安,督导各地快捕的刑房,此外还有劝学和管理各处学堂的礼房,调度神策军的参谋司,这神策府,再不是小打小闹了,所以县把框架搭起来,人才的问题,现在也大为缓解,一方面是从前的天策府里培养了一批,此外就是现在神策府水涨船高,也有不少人才投奔。

    不过这些,都还需慢慢的磨合,倒也不急。

    议事堂就搭建在神策府不远,为了彰显其危险,建地极大,里头的陈设也是堂皇,四面都有阶梯,需拾阶而上,秦少游为此,还专门调出一营人马,人数三百左右,专作议事堂护卫之用,所以等所有的议员审核和遴选完毕,杨炯带着众议员抵达这里时,也不禁啧啧称赞。

    他能感受到秦少游的用心和对议事堂的尊敬,人家这是诚意满满,许多细节处,都让人如沐春风,于是乎,此前所有的疑虑,也尽都消失殆尽,趁着这个机会,杨炯在这神策城走了一遭。

    神策城已经初具规模,占地极大,除了神策府和议事堂位居中央,在东边,则是无数倍高墙围起来的工坊,这里有卫士把守了各处的甬道,不允许任何人出入,西面则是民居,划分了三十六个街坊,每一个坊相互独立。都有小规模的街市,错落有致,倒是因为这里人口多,所有住的地方倒是狭隘,往往一栋民宅,却都不是独门独院。而是设置成了里外俩屋,再别置厨厅,一个家也就落成了,一栋民宅,可以住数十户人家,而一坊大抵可以容纳千户人口,当然,一些豪门大院也是有的,都在南面。许多富家翁,都已购了地,已经开始破土动工,西面则是市场,这个市场占地极大,而且是最为繁华的商业区,酒肆、茶楼、客栈、牙行、马行应有尽有,整个孟津的集市。几乎都搬迁过来,不过和坊间的集市不同。坊间的集市卖的都是生活必需品,而这里的集市显然商业用途更为明显一些,这里都是大宗的买卖交割,所以客商极多,几乎每一日,客栈都是住满。乃至于带来的小厮和马夫,都不得不去住那种极为廉价的板屋,几乎所有做买卖的、掮客都在此聚集,人马如龙,百日里是各种的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一到夜里,便又是醉生梦死,奢华无度。

    杨炯动了心思,倒是想要在城里置一块地,反正往后可能驻留在神策城的时间较多,杨家在此置个别院,也是理所当然,于是叫人去问,却是吓了一跳,南边百亩的土地,居然需要费钱一万万四千贯,这还不囊括了建筑的成本。

    杨家是何等大的家世,钱是有的,可是弘农郡的地都在贱卖,一日不如一日,一万四千贯,足够买下五千亩良田了,这孟津真是心黑的可以,连他都不由有些舍不得,可是这一疏忽,地却被人抢了去,再去打听,价格又涨了一些。

    杨炯猛地觉得,自己颇有些孤陋寡闻了,这才知道,买家是个一夜暴富之辈,据说是也弄了个作坊,生产成衣的,赚了许多钱。

    成衣,似乎近来在孟津很流行,在这个自给自足的时代,家境好一些的人,便自己去买了绸缎去裁衣,家境差的连布都是自己织的,可是孟津不一样,孟津这个地方,因为上工的人多,许多人绝大多数都在工坊中做工,下了工回去,早已疲惫不堪,哪里还有闲工夫去裁衣?因而成衣也就出现,直接就买现成的,简单也方便。

    据闻一开始的时候,成衣的售价很高,可是到了后来,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开始畅销,紧接着疯狂的扩大生产,导致价格开始暴跌。

    毕竟,生产一万件衣服,和生产五十件衣服是不同的。

    生产一万件衣服的作坊,一件成衣的成本若是五十钱,那么生产五十件,成本可能就需要七八十钱了。这便是后世所谓的集约化优势。

    现在成衣的价格,已经降到了最低,不但孟津内部在厮杀,甚至许多成衣商贾,将战场搬迁到了洛阳,他们厮杀的同时,却又把洛阳城里那些传统的布匹行和一些简单的成衣铺子直接消灭了一干二净,吃的连渣都不剩下,大规模生产的成衣价格低,也就比寻常的布料价格高一些,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