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城的攻防比起西城来,绝对可以用不痛不痒来形容。

    介于城上的防守者是在涿州让他们吃尽苦头的赵烈所部,皇太极根本就没有对攻上城头报任何的希望。

    当然驱使朝鲜百姓攻城是必须的,就是为了牵制赵烈所部不能驰援西城,利于西城的突破。

    为了牵制住破虏军,皇太极在北城驱使了两万朝鲜人攻城,这些人铺满了北门外的平地。

    破虏军在这些朝鲜人还没有抵达护城河刚到百步时,就用火铳进行了热烈的欢迎。

    朝鲜人根本没有什么木盾驴车护身,立时被击打的倒地一片,前排到处是倒地翻滚的人群。

    后面的朝鲜人停滞下来,他们从没见过这么血腥的场面,从没有,可说这几十年朝鲜还算是太平,尤其是京畿一带,没有经历什么战乱,这种杀人如屠狗的场景让他们惊恐万分。

    但是马上他们就知道,前面的火铳的轰杀就是小意思,后面建奴的甲兵纵马狂奔,用马踏用枪刺用刀砍,驱使停下来的朝鲜人。

    立时数百人倒毙地上,这让他们恍然大悟,后面的可是杀人不眨眼的胡虏啊,后面没有活路。

    他们跌跌撞撞的冒着火铳的轰击来到护城河,填河的过程中他们由于过于密集,让破虏军的火铳成排的击毙,在河边倒毙一片,甚至阻碍了后面扛着沙袋填壕的人。

    结果被建奴号令让朝鲜人将死伤者都推入了河中,成为了河中沙袋中的一部分。

    后面的朝鲜人哭泣惊恐的将沙袋压在他们的身上,尤其是还有没有咽气的人的惨嚎更是让人毛骨悚然,简直就是活埋。

    紧紧是填壕就是有两千余朝鲜人倒毙在那里,河水变得赤水,让人看着如临地狱血河。

    剩余的朝鲜人在建奴的刀枪逼迫下冒着火铳的弹丸冲过了护城河,抬着云梯来到城下。

    这也是一股万余人的队伍,你管他是不是乌合之众,反正是很唬人,但是破虏军可谓身经百战,对这些平民百姓的冲击,根本毫不慌乱。

    他们被有组织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同建奴攻击城头的步弓手们对轰,一部分向朝鲜人轰击。

    当然躲在木盾的遮蔽下向建奴弓手轰击是大部分,对付登城的朝鲜人主要是城内的青壮,他们不会火铳也不会开弓射箭,他们只要将滚木擂石扔下去就行了。

    就这样双方开始了对攻,由于破虏军火铳手防护严密,几乎没有给对方的箭枝留下太多的空隙,因此伤亡的破虏军军兵很少。

    但是建奴的弓手必须抵达离城六十步的护城河外围,虽说有木盾护着,但是还是有不少弓手被击打倒地,居高临下的攻击,让木盾有时候也不能全部防护过来,最起码击中头部和上身的弹丸很多。

    伤亡最重的当然是朝鲜人,下面登城的朝鲜人伤亡惨重,大段的原木屋梁以及大块的巨石下来压死压伤一片,根本不是人力抗衡的。

    而城上搬运投掷滚木擂石的汉阳青壮也被建奴的箭枝击杀不少,毕竟这个过程中根本没有防护。

    万余人的疯狂的攀登,最初还是耗费北城的滚木擂石罢了。

    也就是北城的滚木擂石刚刚告罄,城下的朝鲜人在甲兵的威逼下开始蜂拥蹬梯,西城的爆响开始了,两阵的爆响过后,皇太极已经知道事不可为,很明显西城也遇到涿州攻城战一样的火药包,有了这个东西,攻取城池简直是妄想。

    只要有几百个药包简直是能护得城池固若金汤。

    皇太极立即下令前方的甲兵撤回来,还是稍稍迟了一步,百余个药包被扔了下来,在人群中爆响,将城下的朝鲜人杀伤大半。

    皇太极唯一庆幸的是冲到城下威逼朝鲜人的甲兵不是太多,只有二百余人,还是有百来人逃了出来。

    皇太极知道此番征战攻下汉城,逼迫朝鲜投降倒向大清是没戏了,他只能狠狠的望了一眼飘扬在汉阳北城的赵字大旗回返大营。

    赵烈则是非常的遗憾,很简单,此番兴师动众,达到了目的,只要汉阳不失,建奴即使在朝鲜闹的天翻地覆,也无法迫降朝鲜。

    此番出征朝鲜就达到了目的,朝鲜的水师和火铳手以及朝鲜的赔款建奴就没法子到手。

    但是近万人出征对建奴大军的损伤轻微,打死打伤的都是朝鲜人,这让赵烈极为的无奈,无他,破虏军还没有做好同数万建奴铁骑决战的准备。

    赵烈凝望着渐渐退却的铺满平原的建奴甲兵面色凝重,没有胜利的喜悦,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碎的三千里江山

    经历了一场一生难忘的所谓血战,李倧君臣是劫后余生啊,最后还得靠大明援军的救助,虽说就是那么一小撮二百多人,却是拯救了汉阳满城人的性命。

    最紧要的是没有让朝鲜王室落入胡虏的手中,这就保全了全朝鲜人的脸面,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吗。

    如果李倧等人被胡虏俘获,在朝鲜人看来同比中原数百年前的靖康之耻,绝笔可以让朝鲜人羞愧千年的,后世的史书不知道该如何笔伐一众君臣,那真是遗臭千年。

    李倧还算是讲究人,吃水不忘打井人,他在建奴退兵后即刻从西城赶往北城,无论如何都得当面向赵烈道谢不是。

    “多谢大明天子,多谢赵总兵救了汉阳满城百姓,还请受孤王一拜。”

    李倧此番见到赵烈,那个感恩戴德,当然此时他最感谢的还是大明天子,虽说赵烈是驰援的军将,这场仗也是赵烈指挥的。

    但是没有大明天子,他赵烈能前来驰援吗,虽说没有奉召,那也是为大明征战,支援朝鲜抗奴不是。

    “好叫王上知晓,如今大明民乱四起,加上建奴的攻伐,朝廷已经没有财力再次援助朝鲜了,”

    韩建对于李倧一个劲地提天子极为的不豫,心里早将这个所谓的朝鲜王骂个遍,真是感谢都找不着正主,他还能干些什么,

    “此番是我家大人无诏出兵,王上定是晓得无诏出兵的罪名,我家大人之所以如此做,就是因为朝鲜一向是大明的属国,大明不能任朝鲜被建奴欺凌。”

    韩建话里的意思很明白了,你等君臣搞清楚是此番一援朝我家大人擅自出兵的,后面朝廷和天子还有责罚,

    “我家大王和我等臣子对赵大人是万分感激的,没有赵大人及登莱军,汉阳必是不保,我家王上必有重谢。”金鎏闻弦歌知雅意,立即转换了感激的对象。

    赵烈听闻后看了看韩建,韩建立即领会。

    “既然金大人谈及此事,待建奴退兵后,咱们之间就好好谈谈此番登莱军出兵的开拔费、饷银,金大人到时不会反悔吧。”韩建笑道。

    “应当的,应当的,登莱军千里驰援,保全了大明和朝鲜的恩义,我家大王定会重重酬谢。”话虽如此,金鎏可是看着韩建一笑露出的白牙感到心悸,他估摸对面的这个粗汉要狮子大张口。

    这个话题告一段落,毕竟建奴还没有退军,说这个可是有些尚早,但是这里就埋下了伏笔。

    清军全部回返大营,也排出了人手将那些流散野地的朝鲜人押解回来,对于大清来说,什么时候人手都是重要的。

    “皇上,我军是不是撤军为上,毕竟赵烈所部只要入了坚城,我军攻取不易,就怕折损惨重。”

    多尔衮上前进言道。

    此番清军折损真是不多,战死也就是二百余人,还有数百人负伤,但是之所以战损如此少都是因为朝鲜人顶在前方,如今铺满城下里许的可是近两万的朝鲜人尸体,如果没有他们,清军没有数千人不够填的。

    因此多尔衮从心里讲是绝对不愿意攻打破虏军把守的坚城,就是攻下来也会是得不偿失。

    “不能这么撤军,皇上此番南征朝鲜是为了逼降朝鲜,如今势如破竹兵围汉阳,朝鲜王近在咫尺,如何能就此撤军。”豪格大为不满,他真心不甘。

    这一路上,清军顺风顺水,所遇到的朝鲜军简直不堪一击,可说折损轻微,比上番丁卯之战要顺利多了。

    这说明清军的军力大增,而朝鲜军还是一如既往的战力渣渣,清军已经取得了碾压的优势,可说局面一片大好。

    但是又是赵烈在汉阳阻挡了大军的兵锋,简直是大清的最大祸患,到哪里都少不了这个混蛋,豪格当然极为的郁闷。

    “不撤军,难道攻坚,城下数万尸首就躺在那里,你难道让我大清甲兵白白死在汉阳城下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