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殿内寂静,崔鸣吉这话说出来就表示极为不看好能守住汉阳这个国都了,他甚至都没提出将大妃和王子迁往王家的避难所南汉山城。

    那是可是李氏王朝历来躲避大敌的地方,依着山势建成的周十余里的山城高三丈有余。极为的雄伟,可谓坚城一座。历来是李氏最后的庇护所,也帮助李氏躲过数次大劫。

    但是崔鸣吉的建言表明他对守住南汉山城都没有什么信心了。

    李圣求张了张嘴很像反驳一下,但是作为此处对各处军情最了解的官员,他没法预测大股的援军能否在胡虏大军到达前抵达汉阳。

    如果没有大股援军,即使这六千军兵到集中到南汉山城,也就是勉强将山城城墙站满罢了。一旦胡虏攻城,军兵有了折损根本没有递补上来的军兵,怎么守城。

    看到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没有反驳,李倧艰难道,“如此。就。。。。。”

    李倧刚讲到这里,外面一个太监慌慌张张的步入大殿叩拜,他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你说什么,明、明人的援军已经抵达西海了。”李倧的话语里带着颤音,他的须发也在抖动着,眼睛紧紧的看着跪拜在地上的太监。

    “这是西海水师节制使派人通秉的,明人援军数千战舰百余如今就在西海外等候大王的旨意,说是大明登莱援军,他们的统领姓赵。”

    太监急急忙忙的禀报着,他也知道这个好消息对王上意味着什么。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明国终于还是派兵援助我朝鲜抗击胡虏了啊。”

    金尚宪简直是腾身而起,他满脸激动,甚至眼中泛出泪花,他所期望的上邦大国没有放弃朝鲜。

    其他人则是有意无意的看了看李圣求,无他,正是李圣求言道大明如今是无力他顾,因此此番大明援军从天而降让众人想起了他当初的断言。

    李圣求脸上火辣辣的,尴尬无比,要知道当初他说的时候可是没留什么余地,而且对金尚宪还讥讽了几句,但是不过三天时间,大明援军就到了,简直是当众羞辱他,尤其是在大王面前失言,更是让他无地自容。

    嗯,不行,不能如此。

    “诸位大人,此事颇有蹊跷,我朝鲜得知胡虏入寇才不过数天时间,而大明援军就已抵达西海,这,太快了吧,这决不可能,是不是胡虏的汉军假扮的。”

    李圣求急中生智讲出他的疑问。

    李圣求这个疑问是急中生智,但是也不是全无道理,确实,朝鲜也不过是三四天前刚知道胡虏入侵,结果明人援军此时就到了,这确实是有些不可思议。

    “李圣求所言不无道理,此事还须从长计议。”金鎏也是迟疑起来。

    李倧也是个没注意的,他迟迟下不了决定,到底是让不让这支明军登岸呢。

    王城危急,继续援军助力,说实话他不觉得凭着数千人可以保护王城无忧,如果真是大明登莱援军,那不用说了,肯定大大增强守城的把握,甚至可以说王城有很大的把握能守住。

    但是,如果这支明军真是胡虏假扮的呢,那简直就是献城给胡虏一般,引狼入室嘛。

    “这不可能吧,胡虏哪里来的那么多的战船,不可能。”虽说金尚宪并没有领军出战过,但是胡虏骑射精湛,不善水战那是出了名的。

    “也不尽然,毕竟胡虏俘获了不少大明军的水师,倒也不是不能凑出这些水师来。”李圣求插上一句。

    众人默然,这个可能性真是有的,谁敢做保说是没有。

    “大王,如今战局危急,臣愿亲往查证,如真是大明军来援,臣引领前来王城,也能解了王城的危机。”

    金尚宪一咬牙躬身道,

    “如是胡虏假冒,还请大王照拂臣的家小。”

    听闻此话,李倧眼中含泪向天一望,他虽说对金尚宪一向的固执的亲明有些芥蒂,但是板荡识忠臣啊,此刻竟然是这些重臣老臣中他最是看不上的金尚宪挺身而出,怎不让他感慨万千。

    要知道以金尚宪的性格秉性,如果对方真是胡虏,金尚宪定是自裁而去,绝不会苟活于世。

    “金卿放心,如你有个三长两短,你的家小本王会照拂终生。”李倧上前几步扶起金尚宪,“只是如真是胡虏,金卿可暂且虚与委蛇,本王自会派人解救。”

    “大王,臣出城代表着是大王前往,岂能任由嗜血残暴的胡虏侮辱而苟活天地间,臣心意已决,绝不会让大王蒙羞。”

    金尚宪仰着花白的头颅掷地有声道。

    “好好,国难识忠臣,好。”李倧大笑道,在此危机时能有金尚宪这个老臣忠臣出现,他也是甚为满意,说明他李氏还是颇得人心拥戴的。

    此番的廷议就到此处,说多了无用,此时就看援军是不是大明援军了,如果是大明援军,那么王城就有了保障。

    而指望其他地方如同龟速的援军看来极不现实。

    金尚宪不顾自己六十多岁的年纪即刻在王城卫队派出的百人护卫下,前往西海岸边仁川的水师大营。

    此时是隆冬季节,汉江大部已经封冻,海船已经无法通过汉江逆流而上直达汉阳,因此只能向西行进七十里到达西海一探究竟。

    一路上金尚宪是不顾自己的六十多岁的身子骨快马加鞭,第二日辰时末就赶到了仁川水师营。

    到达了西海江华湾仁川的西海水师大营,西海水师节制使卢元吉急忙出迎,礼曹判书虽说在一众判书中居于末位,但是也是朝廷重臣,不是他一个武臣能慢待的。

    卢元吉将金尚宪迎入水师大营,即刻引领金尚宪来到码头前往探访明军的来使,没法子,金尚宪心急如焚,应该说整个朝鲜的国运压在这个上面,早些探明援军虚实,金尚宪也能放心不是。

    金尚宪一行人来到军港码头上时,两艘巨大的怪异的海船在一众低矮的围衬下显得鹤立鸡群,高大的四个主桅仿佛直插天际。

    主桅上高高飘扬着大明的旗帜,登莱总兵、赵。

    看了这两艘巨大无比的战船,金尚宪心里就安稳了下来,他绝不相信胡虏能有这般雄壮的海船,如果有,胡虏早已经横扫大明东江一带,何至于一有战事,就向朝鲜求取水师战船,这不会是胡虏的战船。

    侍从高声喊道,朝鲜国礼曹判书金大人前来拜见大明登莱总兵赵大人。

    上面的全身披甲的大明军兵将其引领到甲板上,只见一个瘦削的身穿怪异盔甲的明军军将微笑着迎候在那里。(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九章 扶植亲明派

    “敢问可是大明登莱总兵赵大人,朝鲜金尚宪拜见。”金尚宪急忙上前几步拱手道。

    按说金尚宪时朝鲜的礼曹判书,相当于大明的礼部尚书,就是见到大明的登莱总兵赵烈,也是他的官位更高些,何况朝鲜和大明一样,都是文贵武贱。

    但是,大明是朝鲜的上国,这个官位就不好类比了,而此时朝鲜急于求助大明,金尚宪怎么敢托大。

    “本将乃是赵烈大人麾下水师指挥使张鼓声,我家大人随同舰队还停泊在海上。”

    张鼓声笑眯眯的拱拱手回礼。

    他心道,没有弄清楚你们朝鲜的打算前,谁敢让赵大人亲身赴险。

    “哦,原来是张大人,”此番金尚宪回礼随意了一些,看来此人是赵烈的麾下部将。“敢问此番有多少登莱军前来出援我国。”

    “好叫金大人得知,登莱总兵赵大人此番统领九千援军前来援助贵国抵御建奴的入侵,如今就停泊在外海。”

    张鼓声拱手道。

    “多,多少。”金尚宪立时眼睛瞪圆了,他没听错吧,登莱军近万来援,这是多少军兵啊。难道是他岁数大了,耳朵聋了,听岔音了不成,不能够啊,他的汉话相当的纯熟,不会出问题。

    “赵大人统领九千战兵来援。”此番张鼓声大声喊道,他看到面前这个朝鲜老头须发大半已经花白,也是以为其耳聋眼花了,因此特意大喊了一声。

    “好好好,此番朝鲜有救了。”金尚宪激动的热泪盈眶,“多谢大明救助朝鲜之恩义。”

    金尚宪郑重一揖。

    “金大人多礼了,朝鲜乃是大明的友邦。我家赵大人得知建奴入寇的消息即刻点齐兵马越海而来。”

    张鼓声看着热泪盈眶的老头,心道这个老头倒是一个性情中人。

    “呃,”金尚宪此时方想起朝中诸位大臣的疑惑,为何大明登莱这么快就得到消息,前来救援。“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