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5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虽然对军情司和内卫司施加了压力,但是也没指望杜立和汪全能将细作全部肃清,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吃一堑长一智的建奴也会转变,他们的细作定会更为的狡猾,行踪会更为的隐秘。

    这个猫捉老鼠的游戏在后世各种尖端手段应用的情形下还是个棘手的难题,何况是这个时代。

    因此赵烈必须防患未然,重要的军情一定要加强防护戒备。

    场地里摆放着十门小型的行军炮,一眼看上去就要比如今的六磅行军炮小一圈,短一些轻一些。

    赵烈细细看看这些铁炮,他们的炮身短一些,炮的身管也薄了不少,而他的炮车也是很古怪。

    “秉大人,这些行军炮可是将重量降低了泰半,都是精铁铸造的,只是。。。。。。”

    郭福一旁紧张的讲着,他看着赵烈的脸色有些吞吞吐吐的。

    “哈哈,郭福你就说吧,这大炮能发射几次不炸膛。”赵烈不以为意道。

    “大人,也就十余次,即使少装药,也就是二十余次。”崔福结结巴巴道,他偷眼看看赵烈。

    “嗯,足够了,如果发射次数就是几次,重量能不能再轻些。”

    赵烈问道。

    “这,这倒是可以再试试,只怕,只怕轻省不了多少。”崔福结结巴巴道。

    他心里却是腹诽,赵大人你确定你要的是火炮,这么多精铁打造贵重的物件你就是打算发炮几次就废了它,这是放响玩的吗。

    赵烈看出了崔福的诧异,但是他没有多言。

    自从张可大派出他的得力部下禀报了当时登莱总兵同建奴对阵的情形,赵烈就对新崛起的建奴第一号打手汉军深深戒备。

    建奴汉军的战法简直就是同破虏军的战法一模一样,就是山寨破虏军的作战模式,虽说汉军的火铳都是火绳枪,射速上慢些,但是数万叛军同破虏军血拼,破虏军走的精兵策略吗,赵烈这么拼伤亡拼不起。

    就如同建奴同破虏军拼伤亡拼不起一样,在女真人看来让低贱的汉人同对面的汉人血拼,从而保存八旗的实力,那是再合算的法子了。

    想到建奴为了对付破虏军而扩充的汉军以及如今同破虏军临阵密布的铁盾木盾,似乎破虏军只有血拼才能获胜。

    因此赵烈需要在接阵前打破敌人防御阵型的利器,当然行军炮是最好的。

    但是即使是六磅行军炮近两千斤的体量也是过重了,路况好还可以,如果路况差,那么行军速度太慢,目标是将破虏军全部骡马化,同建奴的行军速度有一拼的赵烈绝对不能允许行军炮拖累整个大军的行进速度。

    因此赵烈就吩咐冶炼厂试制五磅或是四磅行军炮,同时将炮筒的内壁做薄些。

    至于十几次轰击后就报废,赵烈浑不在意,赵烈要的就是一两次大会战的胜利。

    只要能在这样的会战中能发炮击溃敌人的战阵,将汉军的齐整阵势摧垮即可,为了决战的获胜为了大大降低自家的伤亡,浪费些火炮算什么。

    这就是眼前这些大炮的来由,就是一两次的消耗品,甚至为了以后炮手的安危,一次大战后立即扔了就是。

    所以赵烈的要求是能有几次发射就够了,消耗品嘛。

    当然这个要求可是吓坏了这些工匠,如今破虏军的匠户营对大炮和火铳的质量要求极高,每门大炮和火铳都是可有工匠的名字,一旦照着鸣放报废的最低次数相差太多,那是会追责的。

    因此郭福才战战兢兢的,他真是怕了,到时几炮就废了,镇抚们找他的麻烦怎么办。

    试射的效果还算是不错,最多的十五次,最少的十一次报废,炮管开裂,这就足够了。

    但是赵烈还是叮嘱崔福还是要减重量,为此不惜再牺牲炮击的次数。

    崔福只能无奈的答应下来,赵大人的吩咐,只能听从了。

    赵烈还没有走出试炮场,杜立匆匆而至,赵烈立时感到一阵头疼,说实话杜立亲自前来禀报就没有什么小事,这个是肯定的了。

    果然杜立带给了他新的劲爆消息。

    建奴组建了六万余的汉八旗新军,并且已经编练完毕,皇太极等人前些时日亲自点检的。

    同时辽东方面还禀报,建奴集结了数万大军准备攻伐朝鲜。

    赵烈听完也是心中一沉,这个绝对不是好消息。

    六万余这个数字压的他心里沉甸甸的,同一国之力的建奴对抗,赵烈深感沉重。

    赵烈迅速的估量了一下敌我实力,等不起了,赵烈决定就在下次建奴入寇之时,就与建奴决战,否则汉八旗继续扩大,破虏军即使大胜也是伤筋动骨。

    还得想法子,这个可以放在一边,好好想想。

    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置,那就是建奴的征朝,皇太极这么精明的人不会无故征朝,他肯定是想要在朝鲜身上得到什么,他想得到什么呢。

    赵烈同杜立好好商议了一番,终于做出了一些决定。

    赵烈、杜立即刻返回官署,新的征程又得开始了。(未完待续。)

    ps:  拜求订阅推荐,谢谢

第五百二十七章 李倧的委屈

    朝鲜王李倧这天夜晚正在王宫昌德宫休憩时,被内臣唤醒的,年纪已经四十多,身子大不如前的李倧起床气颇大,他发火的理由充分,万事繁巨都要他做出决断,好不容易昨晚睡个好觉容易吗。

    如今锐气全无的李倧一天也就是子时这个时候睡的最沉,这个时候被打扰唤醒,那就意味着他晚间不会再好睡,当然大发雷霆。

    但是他听到的消息立时让他睡意全无,北方义州西北道都元帅传来紧急军情,对面胡虏在镇江堡集中了数万大军,马上就要攻伐朝鲜。

    李倧立时就想到了所谓的大清建国和上贡事宜。

    今年年初胡虏改国号为清,派官吏通晓了朝鲜,而朝鲜朝野知晓后一片声讨声,迫于极大的舆情,李倧被迫没有接见皇太极派来的使臣。

    作为一国之主的李倧没有接见胡虏派来的使臣,这个信号太耐人寻味了,因此下面接待的官员就极为怠慢。

    最后皇太极派来的使团是灰头土脸的返回了沈阳。

    虽说李倧明面上没有接见使臣,但是事后为了弥补这个让皇太极极为恼恨的事情,李倧还是派出了使臣道贺。

    这两位使臣罗德宪、李墎在大清建立的庆祝仪式上被要求跪拜国主皇太极。

    当然这是事先大清官吏通晓他们的,结果这两人推说朝鲜大王没有通晓,他们不敢跪拜,反正就是你们无论说什么,我们就是不跪拜。

    这让皇太极极为的恼恨,使团的事以及拖欠上贡大清的钱粮的事合并到一起,让皇太极意识到,朝鲜君臣现在还是极为的不老实。同明国勾三搭四,这对他的侧后多少还是个威胁。

    李倧想到的绝对没问题,这就是皇太极出兵的因由。

    问题是想到了也没辙,李倧当然是感到委屈,朝野上下对大明感激之深,对胡虏痛恨之深。即使他是朝鲜国王,即使他大权在握,也不敢反对不是。

    至于罗德宪和李墎,天晓得他们为什么不拜,李倧感觉冤枉透了,简直是无语问苍天。

    现下胡虏就是打算出兵攻伐了,李倧还怎么解释,无从解释了,皇太极如果听他解释。就不会出兵讨伐了不是。

    介于军情急迫,这时李倧已经顾不上别的了,他只好下令立即召集朝中重臣商议,我这个朝鲜大王没法入眠,你们吃我俸禄的诸人也别闲着,都到宫中忙活吧。

    一个多时辰后,领议政金鎏、左议政洪瑞凤、右议政李弘胄、吏曹判书崔鸣吉、兵曹判书李圣求、户曹判书金荩国、礼曹判书金尚宪等人齐聚昌德宫。

    当胡虏将要大举攻来的消息传出后,整个殿内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争论。

    “大王。胡虏铁骑实力强横,就连明国辽东铁骑都是不能力敌。臣恐西北道边军不是胡虏对手,到时胡虏击破我军守护,只恐直驱汉城城下。”

    吏曹判书崔鸣吉当先拱手道,他的话说中了李倧和很多大臣的心里的,已经有人点头附和,而李倧则是未语思量。显见心中动摇。

    “臣意立即派遣使臣前往镇江堡向胡虏王求和,如果事情拖延,恐怕。。。”

    崔鸣吉的话已经很明白了,明国最强的边军辽镇都不能匹敌,呵呵。我大朝鲜的边军还是算了,此时还是求和为上。

    “崔贼可恶。”殿内一声暴喝,礼曹判书金尚宪应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