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5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一个明军一刀看向路有,路有已经失去了长枪,他急忙向后退避,但是明军刀势极快,眼看就要砍上路有的肩背,此时一杆长枪刺入明军的胸口,一旁的另一个方东门的麾下救了路有一命。

    明军的长刀划过路有的肩头,片去血肉,好在是皮肉伤,路有和方东门惊魂未定的后退躲避。

    他们气喘吁吁地看着最后的明军被大股的汉军旗军兵围攻,最后一个战旗陨落。

    后山上王林泉含泪看完了整个的过程,他牢牢记住双方交战的过程,当帅旗陨落后,他擦了把泪水,起身同五六名护卫一起向北入林行去。

    阿济格和多尔衮并肩骑乘着,他们向北行进,明人的人马尸首遍布两里多的原野上。

    “老十四,虽说这里没有赵烈的麾下,不过也算是明国的顶尖战力,他们没有多少投降的,这样的明军我第一次见到。”

    阿济格看着散落各处的明军尸首道。

    “明国登莱向来出名将,别忘了戚继光就是登莱人,登莱军战力强些也不奇怪。”

    多尔衮撇撇嘴。

    “只是东江兵却是如此不堪,当真好笑。”

    阿济格笑着摇摇头,他心情不错,尽歼明国五千援军,虽说汉军折损极重,但是八旗折损极少,这就足以了,至于尼堪,哼哼,谁管他们死活。

    两人被引领到张可大的尸体前。

    “参见主子爷。”

    布拉、巴彦阿等骑甲急忙跪地请安。

    阿济格看了一眼怒目圆睁的张可大,笑着用马鞭一指,“谁人是斩杀明将的勇士。”

    布拉一推巴彦阿,巴彦阿急忙上前几步,拜倒,

    “奴才镶白旗巴彦阿侥幸阵斩明将献于主子面前。”

    “好好好,原来是两白旗勇士,哈哈哈。”

    阿济格大笑,

    “先记下你的头功,待回返沈阳,禀明汗王重赏。”

    这一路上斩杀的明将不少,但是大明登莱总兵二品大员张可大是最大的一尊佛了。

    “多谢主子爷,多谢主子爷。”

    巴彦阿欣喜若狂,连连叩首拜谢。

    “一会儿将明将的脑袋砍下,爷也要做个酒樽。”

    阿济格对于阿玛老汗王的邪|恶癖好全盘继承。

    布拉和巴彦阿急忙领命。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ps:  感谢宁檬味柠檬、还没发现月票的支持,感谢静泓2016评价票的支持,感谢不灭情火、三环少主100打赏,感谢会稽山人007、还没发现的打赏,其他老朋友不一一叙述了,拜谢订阅打赏推荐的朋友们,你们的支持是夜半坚持的动力

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地狼藉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固安一战后,三万余建奴大军直驱涿州城下,在涿州很是耀武扬威了一番。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固安涿州是上番入关伐明两次大败的地方,阿济格来此就是告诉明国朝野,大金国精兵又回来了。

    阿济格不是不想攻下涿州,问题是涿州也算是京畿坚城,他和多尔衮估摸攻下涿州恐怕得损失数千汉军。

    固安一战虽说尽灭明国登莱援军,汉军旗也折损了两千余人人马,加上旅顺损失的数千汉军,刚刚建立的汉军旗损失惨重。

    尼堪就是炮灰,但是如果炮灰们都给吓跑了,就得女真老爷们当炮灰了,因此也不能完全寒了汉军旗的心。

    因此在多尔衮的劝说下,阿济格放弃了攻打涿州的念头。

    这里还出现了一个插曲,当阿济格想用张可大的头颅震摄涿州守军的时候,他被战战兢兢的护卫告之,头颅不见了。

    这让阿济格暴跳如雷,简直是不可想象,怎么可能,他意识到大营里有明国的细作,而且很可能就埋伏在汉军旗中,否则无法解释这一切,建奴的甲兵辅兵是肯定不能做这个的,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汉军旗,但是怎么查一万多人的汉军旗,都砍了脑袋吗。

    阿济格只能憋气的认了,他命令汉军旗的石庭柱、尚可喜、祖可法一定要给他找出这个细作。

    登莱军五千人在固安全军覆没的消息飞快的传遍京畿。立时引得京畿附近驻防的明军一片哀声。

    数年前就是登莱军在固安涿州两次大败建奴。阵斩塔拜。如今登莱军却是在固安这个老地方全军覆没,可见建奴的凶残。

    至于说登莱军是不是大明军的顶尖战力,你可以不服,你可以同建奴好好较量一番,比较一下,看看能不能大败建奴铁骑,就怕是不敢。

    只要是能大败建奴,你甭管有多大的水分。都能算得上是明军的顶尖战力了。

    登莱军虽说给建奴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最终还是全军覆没了,其他军兵谁还敢与建奴死拼。

    宣大等处来的近万援军同北京畿一带的阿巴泰部就是相持不战,甚至眼看着阿巴泰攻城略地,没法子,实在没有野战的能力。

    早几年的兵部尚书如今的宣大总督梁廷栋宁可自裁也不愿与建奴决战。

    另一伙明军在当今的兵部尚书张凤翼、督军太监的指挥下也是围着建奴乱转,就是不出战。其实阿巴泰阿济格击败他们不成问题,但是伐明是为了损耗明国的国力,不是同明军决战的。

    因此建奴大军没有极好的机会不会大举攻击明军,这几个谨慎过了头的明军统领也不会给建奴围攻的机会。就是一个守成,旁观着建奴大军抢无可抢。最后在后面欢送建奴大军离开京畿,北上返回辽东。

    大明崇祯帝除了在京城坐困愁城外什么也做不了,建奴走后却是留给他数百万难民、数十座废墟、和数万军兵的伤亡。

    崇祯帝简直是强忍悲痛和愤怒,为建奴所做所为擦屁股,而且还得胆战心惊的想着建奴什么时候还会如此再来一遭。

    至于会不会来,此时满朝文武都晓得建奴肯定回来,只是两三年来一次,还是如上次一般四五年来一次。

    崇祯追封张可大为南京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傅,荫子封爵,这是必须褒奖的,否则日后还有为朱家卖命的军将,不但要褒奖,还要重奖。

    张可大的长子也被招入南京羽林卫,袭传南京张家的家名。

    还有一些战死的军将也得到了褒奖。

    而崇祯也排出了锦衣卫立即缉捕避战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宣大总督梁成栋,可惜两人自知必死,为了不牵连家人,都选择了服食大黄自尽了。

    其实他们死的有些冤,因为他们晓得野战绝不会是建奴的敌手,只能避战保存实力,如果出战大败亏输,那么家族也得收到牵连,男的戍边,女的被送入教坊司,还不如避战自裁,朝廷也就不会追责了,最起码没有丧失大军吧,天子怎么也会给些有颜面。

    他们的猜测极为准确,崇祯只是下诏申斥,没有继续追究他们家族的罪责,两人总算完成了庇护家族的重任。

    他们死的冤也是不冤,真是乱账一箩筐。

    如果说,大明京畿是一片狼藉的话,倭国事实上的京畿武藏国、上野国、下野国、常陆国则是一地鸡毛。

    破虏军将这里闹的天翻地覆,常陆国陆奥国援军近两万被数千明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北方的援军断绝。

    而西方来的援军绝对不轻省,他们同样遇到了破虏军的不断冲击。

    尾张藩藩主德川义直接到大将军德川家光的命令后,立即开始召集常备和足轻。

    作为五十余万石高的大藩和御三家之一,尾张藩的常备为一万人,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常备,一个是因为尾张藩藩领不少,再有尾张藩乃是幕府监控美浓、信浓、近江、三河、远江等处的重要棋子。

    但是作为一个聪明人,德川义直没有因为地位尊崇而扩大自家的实力。

    他是大藩中少见的没有设立骑备的藩主,就是为了向大将军方面表示尾张藩绝无二心的意味。

    也因此,德川义直得到了幕府历任将军的信任,他甚至可以两年去一次江户,明军攻伐江户城,他正在自家的藩属内。

    作为尾张藩的常备召集准备出阵不过就是五六天的功夫足以,但是尾张藩作为节制中东部各藩的主力,要等待着各藩常备的汇集。

    尤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