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铭德眼中含泪最后看看老部下的墓碑,带着两人向忠烈祠外走去。

    第二天,鲁铭德来到政务厅官署前的小广场集合,他发现大批的破虏军军兵出动了,将广场团团围拢,难道是有大人物要来,鲁铭德心里画魂。

    如今到这里的都是老区的村长作为议事会成员,而新区的如华南和华西都是明年后年的事情了,但是,这八个县,也有几百村长前来,将小广场占据大半。

    辰时末,所有的议事们都点卯完毕,无一缺席,开玩笑,这种大事谁敢缺席。

    接着,号角齐鸣,几个全身披挂亮银色盔甲的军将在万基、顾五岳、白士第陪同下一同来到前台。

    万基恭敬的请一位高大的军将坐下,然后自己手里拿着铁皮筒子的扩音器,

    “诸位议事们,今天是北华议事会成立的日子,这是一个大日子,兴许诸位今天感觉不出什么,但是,今日你们日后会牢牢记住。现下,请北华大统领,赵烈赵将军为大家讲话。”

    万基带头鼓掌,立时下面热烈的掌声响起,久久不绝。

    虽说在北华的宣传中,赵烈的名号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很多石岛的老人都见过他,但是在北华数年,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赵将军,这让他们在一次想起如今的好生活都是在赵烈赵大人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救出,送到北华,生活才一步步变好的。

    此时下面的掌声经久不息,很多人将手掌都拍红了,鲁铭德也是其中一位,虽说他最初的时候不是太理解这个。

    他从一个手握大权的都司成为一个流民,最后成为一个村长,心里的憋屈就不用提了,如果不是破虏军,他还是逍遥的在皮岛做个高阶军将,岂不是极为快哉。

    结果到了北华成为一个刨地的老农,虽说是个村长,不过就是个甲长之流,心中的怨气大了去了,关键是自家的孩子也失去了上进的机会。

    但是他听闻毛文龙被杀,皮岛动乱不止时,他简直是庆幸已极,他在皮岛的经历告诉他,如果毛文龙暴亡,下面的各个军头会为了大位将人脑打成狗脑,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果然,后续的人吃人,军户逃亡到辽东,陈继盛等人接连被杀,种种事情传来,皮岛简直是没有最乱,只有更乱,鲁铭德这个庆幸,此时他感到离开那个烂泥滩,来到北华真是个幸运之极的事情。

    此时他的心情完全翻转过来,如今又一次见到赵烈大人,他是衷心感谢,热烈的鼓掌欢迎,如今鼓掌已经成为北华欢迎的必备礼仪了。

    赵烈起身接过铁筒子扩音器,不禁汗一个,真是有够简陋,这里就是议事会的开端,够简陋的啊。

    “各位议事们,你等都是开拓北华的老人了,更是开拓北华的功臣。”

    说罢,赵烈郑重的拱拱手,下面众人急忙拱手还礼,一时纷乱,

    “虽说破虏军给了你们到达这片黑黝黝的土地的机会,但是没有各位的辛勤耕种,这里不会成为数百万亩良田的大粮仓,”

    赵烈高声喊着,仗着大嗓门,他的声音传遍了广场,众人此时静静的听着,这话他们太愿意听了,这是赵大人夸奖他们有没有。

    赵烈这些话就像是公司年终开会时一般,功绩无论大小你的拿出来抖一抖,鼓舞人心士气有没有,否则都是丧气的话,谁特么还卖力干了,都想跳槽了吧。

    这话当然受欢迎了,谁被表扬称赞心里不美啊。

    “但是这不是主要的功绩,你等主要的功绩是我汉人的旗帜插在这片无主的大地上,为汉人开疆拓土,带给这片土地汉人的文字和规矩,也带给你们的后人田亩和无限的前程,从此,这里叫北华,北方的中华。”

    赵烈的话阴阳顿挫的回响在广场上,他的话将众人刺激的热血沸腾,热烈的掌声又一次响起,此番真正是经久不息,远远的传播开来。

    如果赵烈不说,他们很多人真是想不到这点,是啊,他们为汉人开疆拓土了啊,这是过去的帝王的功绩,而如今他们的子弟驻守四方,他们在田亩上耕种,这里从此以后属于汉人,汉人的旗帜飘扬,汉人的文字习俗同行啊。

    “赵烈大人万岁。”鲁铭德在后面大声的喊着,他身边的人也是随着喊着,谁让他们来到此处耕耘的,谁派军伍保护的,谁发给田亩种子口粮的,不是万家生佛赵大人是谁。

    这个喊声越传越广,最后整个广场无论是议事还是军兵都齐声高喊,赵大人万岁,声音远远传出,而从华都的其他地方也传来了赵大人万岁的呼应的喊声,一时间声震全城。

    赵烈自豪的站在高台上接受着千人的欢呼,这是他应得的,他挽救了数十万辽民和登莱人的命运,给了他们平和富足的生活,他有资格接受这样的欢呼,也是他来到这个时代最大的资本。(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五章 北华中原一体

    赵烈用手势压了压广场上人们的呼声,他环视着整个小广场,

    “你等如今在北华安居乐业,北华也算太平安康,但是如果以为日后就是天下太平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赵烈的喊话一结束,小广场上的人都是停止了呼喊,他们屏息静气的听赵大人的训话,毕竟如今安生的生活可是没多久啊,难道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北华是明人建立的,但是北华的一切都是从登莱得来的,想想运载你们的海船、发给你们的饷银以及口粮、种子,军兵身穿的兵甲以及大炮,没有从登莱方面资助的银两,北华不可能建立起来。”

    赵烈看着大多数人还是懵懵懂懂,确实,大多数是辽民出身的本地人来说,这些都是了解的不多,

    “你等想想,如果登莱被建奴攻破,北华的外援断绝,北华需要的牲畜、铁器甚至还有女子,还能进来吗。这是近处,如果建奴占据了大明,建造了巨舰,就能长驱而入此处,辽东的惨剧就要重演。”

    看到许多人都是将信将疑,虽说他们也知道明军先后在辽西大败亏输,大明的重要消息北华政务厅都是及时告知的,但是建奴威胁到北华,这个不太可能吧,毕竟建奴不喜水性,这谁都知道的。

    “也许你们一些人以为建奴不通水性,也没有水师,但是如果建奴占据大明,他们会象当年蒙元一样威逼利诱汉人造船掌控水师跨海来攻的,因为这里有几百万亩良田以及几十万的明人,这么肥沃的土地建奴是不会放弃的。”

    赵烈倒也不是虚言,康熙时举国建造海船,水师几乎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就是为了夺取台湾,如今北华济州的田亩丁口远远在台湾之上,满清更是不会放过。

    而广阔的中原大地会为其提供充足的钱粮和人手组建水师,对于中原来讲,水师的建立关键看天子的意志,只要他想。就能建立起来。

    此时众人大半是信了,因为蒙元的例子在哪里摆着呢,蒙人不识水性,但是他们的水师甚至远征倭国,大多数的水师军兵都是汉人组成的。

    “因此,大明是否能抵挡住建奴的攻击才是紧要处,我北华如今不能袖手旁观,本将听闻,很多百姓如今只是关心自家的小日子。其他漠不关心,甚至对北华出兵倭国都有怨言,这是安逸的太久了,忘了辽东的教训,当你们不修兵戈时,就是敌人来临的时候,如果辽镇有精锐精兵护佑,建奴还能一举攻陷辽沈。占据辽东,你等还用背井离乡吗。”

    赵烈看着如今鸦雀无声听着的众人。他手臂有力的一挥,

    “绝不能等到敌人的刀枪砍在刺在我等身上时才想起反抗,那就象辽东一般太晚了,须得未雨绸缪,在敌人强大以前就要剿灭他,你等说对不对。”

    众人都是大喊对。对赵烈的话进行呼应。

    “嗯,相通了就好,你等回去后要通晓村民,大明的生死,是不是落入建奴之手。干系我北华能不能继续过上好日子,万不可轻忽。”

    赵烈最后说道。

    “你等有些人可能还是将信将疑,不过你等想想,如今大明只剩下山海锦州苦苦支撑,如果山海有失,大明休矣,如果有多处关隘还能多从抵挡,只有一个关隘,早晚有一天会被攻克,辽沈如何,如此坚城尚不能保全,何况就是一个山海关,你们都是辽东军户出身,感同身受,想来会晓得大明如今是风雨飘摇中,如果我军不支援大明,如果建奴占据了大明,就会有千万丁口,根本不是我北华能撼动的。到时就是建奴来攻打我北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