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猛地起身来回走动着,他眼神不满的巡视着这一干女真王族,他蓦地停下来,

    “你等不要自傲,对上明国我们只是占据上风,并不是完胜,因为明国有个赵烈,至今对阵我大金未曾一败,你等说,谁战胜过他。”

    在他凶狠的眼神盯视下,众人都是不敢看向他,而是微微低头。

    “不要看你等都已是开衙建府,如今都是大金的贝勒爷,入则有奴才侍候,出阵则有奴才拼命,明军更是屡战屡败,但是只要明国赵烈继续不败,那我大金就不能说天下无敌。”

    皇太极冷笑着看看众人,

    “你的有人肯定是心里不服气,那么你如是赵烈能不能仅仅凭数千明国兵马在京畿接连大败我军,独守孤城,在宣川骗过宿将冷格里,从后面偷袭胜之,嗯,谁有这个把握。”

    众人尽皆默然,是,这两件事如果他们统带自家的军兵也许能够办到,但是统领数千明国人马,呵呵,他们只能说办不到,偏偏这个可恶的赵烈却是办到了。

    “哼哼,更不要说以数千军兵大败数万叛军了,此人有勇有谋不亏是大金劲敌。”

    皇太极看看豪格梗着个脖子,

    “也许还是有人不服,不过是明国叛军,辽镇手下败将而已,而辽镇竟是不敢同我军野战,胜之不武,错,”皇太极厉声道,众人身子一颤,

    “此战让本王更是看出赵烈是我大金的劲敌,此人不只是勇武,而且多智,绝不莽撞以硬对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赵烈擅长自损一千杀敌一万,你等能否。”

    皇太极鄙夷的看看众人,这些人让连胜冲昏了头,都是有些飘飘然了,有时他说的话也不放在心上。

    经过他这一说,岳托、济尔哈朗、阿巴泰一思量,还真是如此,一般来说,军将分为猛将智将等,他们爱新觉罗家自小熟读三国,向赵云的勇猛、姜维的多智、周瑜的儒雅,很多军将都有自身作战的风格。

    就连他们女真军将也是如此,莽古尔泰勇猛,岳托谨慎、阿巴泰周密,豪格甚至有些鲁莽。

    他们很难变化自己掌军的风格,但是赵烈可以在京畿同大金军正面对撼,也可以在宣川、登莱偷袭制胜,诡变无常,嗯,他们细一思量,这个赵烈确实难以对付,也难怪汗王极为看重。

    “赵烈向来善于用火铳火炮对阵,本王意欲多加火铳火炮,与其对阵时也好破阵破敌。只是你等此番试炮时只是在一旁闲聊,全然不看重如此军国利器,太是让本王失望。”皇太极沉着一张脸。

    “父汗,不是儿臣等不看重,只是咱们女真人生来就不擅长火器。”豪格拱手道。

    其他也有大臣点头附和,女真人天生就是骑射为其看家本领,这个火铳火炮真是不愿入手,有种它们随时可能炸膛的恐惧。

    “谁说一定要女真人使用火铳火炮,过些日子成军的汉军旗,就要仿效赵烈所部,大量使用火铳,火炮,到时与你等出征,你等不晓得这些火器的妙用,如何破敌。”皇太极恨铁不成钢的呵斥道。

    此番众人尽皆默然,再也没有反驳的意见了,反正也不是女真亲手使用这些不靠谱的火器。

    就在此时,一脸苍白的贝勒爷德格类进来禀报,莽古尔泰暴亡。

    一时间皇太极恍惚觉得这两年来定是父汗在天之灵保佑,一切简直是太顺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友大行、陌陌、三环少主、不灭情火100打赏,感谢会稽山人007、小岛001、十月丹阳的打赏,其他老朋友不一一叙述了,感谢订阅打赏推荐的朋友们,夜半尽力写好作品作为回报

第三百九十四章 都指挥使赵烈

    陈应元一行人经过了多半月的行程接近了登州,这一路上的见闻让其感慨万千。

    他不是第一次到登莱,一年半前,他曾来到登州公干,当时的登莱巡抚孙元化还宴请了他,今日想来恍如隔世般感慨。

    孙元化如今被斩首弃市京中,死状极惨,而接任的谢链也在莱州被执,前两个月被李九成杀死在登州,这个位置很是烫手啊。

    陈应元苦笑着看看前方一个路口的棚子,这里是施粥的棚子,入得登州境内,每隔十余里就有这么个施粥的棚子,都是登州的商户们设立的。

    他们一边施粥一边招募人手,说是到南边海岛拓荒,种植番薯和放牧牛马。

    陈应元一路看来还真是收拢不少人,当然绝大多数还是佃户和流民,不走不行,兵荒马乱的,田亩产出不多,熬下去弄不好上秋都得饿死。

    陈应元看到很多的向登州行进的难民队伍,他们都是被雇佣的,只要被签下后,就有衣物和食物,还有专人陪同向登州水城行进,到了那里出海。

    还在这些难民可以带着家小,所以这些人还是很平静的走着,最起码有衣物有吃食不是,至于出海,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到哪里都一样了,能活着就不错了。

    当然有自己田亩的百姓说什么也得回去,死也要死在自家的田地上,这是大明百姓对田亩的执念。

    陈应元也是忧虑,如果这般出走的百姓多了,田亩上还有没有佃户耕种了,但是他也不晓得具体多少人出走了,想来登莱也没几个人晓得,地方官吏们谁有闲工夫管这个事去。他们甚至希望走的人越多越好,这样他们也能松快不少,如今流民多的让他们焦头烂额。

    陈应元来到这个棚子附近,看到这个棚子面前没有难民,里面商人的伙计都是闲着,正在生火做饭。他们也得吃饭不是。

    陈应元在护卫搀扶下下了马,他看看里面的十余个伙计,看着他们围拢在一个铁皮炉子前烤火。

    如今是寒冬腊月,也是苦寒的时候,这个棚子就是由土坯和木头建起来的,挡风可以,御寒就是差远了,这个铁炉子正好可以帮助这些伙计们抵挡风寒。

    “对不住,我等只是接济难民。”一个伙计喊了一句。虽说陈应元他们是便衣行事,但是穿着气质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因此伙计还是先将话说明了。

    “我等晓得,前面的棚子里都晓得了,我家老爷就是来烤烤火,取取暖,还请行个方便。”一个护卫笑着拱手道,他家老爷到了这样的棚子都愿意停下来同难民聊聊。至于为什么,他也就是一个护卫也是想不通。反正老爷怎么吩咐他怎么办呗。

    “那行,进来吧,里面还是暖和点。”那个伙计笑道。

    “多谢小哥。”陈应元笑着拱了拱手,入得室内,室内比屋外暖和不少,但是门开着。也还是很冷的,只有在火炉边上才热乎起来。

    陈应元烤烤火,让僵硬的手指松快起来,他感叹老了,不济事了。手脚开始变得凉多了,作为一个江西人,他本就畏寒。

    外面一阵马蹄声响起,一队二三十名骑兵出现在视野里,他们铁甲上挂着淡淡的白霜,马嘴里喷出白色的水雾。

    “怎么样,这里有什么异动吗。”当先一个军头喊道。

    “军爷,这里没什么动静,好的很,军爷外面冷,要不到里面烤烤火。”活计打着招呼。

    “算了,刚从登州出来,还不冷,到下一个棚子再说。”这些军兵沿着官道向西越走越远,他们笔直的身形齐整的战阵消失在淡淡的尘雾中。

    一路上陈应元一行人已经是看到多次的这般赵烈麾下的军兵了,当初的看到如此兵甲齐全的军兵就干着巡视的活计,陈应元也是腹诽这个赵烈真是暴敛天物,这是战兵该干的活计吗。

    看的时间长了也就无感,数百军兵都是如此时,他也感到既然有这般多俱甲骑兵,也难怪这位赵大人不太珍视。

    “看看赵大人麾下的军兵,再看看辽镇天津卫山东的军兵,一个是保家卫国的,一个是到处抢掠的,要我说赵大人最好是能当上登莱的大官。”一个岁数大的活计嘟囔道。

    “有了他们咱们也安生些,否则我等在这路上可是太不安生了,遇上其他军镇的军兵都得将我等的钱粮抢了。”话多的活计附和道。

    “嗯,赵大人也是怕这些外镇军兵抢掠,这才让军兵沿着官道巡视的。外镇军兵自从一个多月前在登州城下被赵大人击败,现下看到赵大人的军兵都是绕着走,绝不敢惹事。”岁数大些的伙计唾沫星子乱冒,说起赵大人来那是一个与荣乃焉。

    轰轰轰的一大股骑兵经过了棚子,他们身上落满灰尘,前方的节杖表明了他们的身份,陈应元一眼看出是宣旨的内臣,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