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点点头,不错,这股明人施计让大金骑兵没法上阵,这才步战得胜,但这股明人颇为凶悍,毕竟女真步战也是天下闻名的,还是战败,确是劲敌。

    “李永芳,无论如何,本王将明国之军情尽皆交付与你,你这个奴才没有完成本王所托,嗯,罚奉一年吧。继续探查明人军情,再有疏忽严惩不贷。”皇太极训斥道。

    “奴才遵旨,奴才定会竭尽全力。”李永芳浑身一松,还好,过了此关,当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这股明人是皇太极心里的一根刺,今日虽不全然知晓,也是知晓大半,既然知晓这股明人乃是龟缩济州一地不属大明麾下,且有畏惧骑战的弱点,皇太极总算放下了伐明的最后一个心结。

    待李永芳离开,济尔哈朗跪拜于地,“汗王,两年前奴才败退铁山,折损甚巨,此乃奴才之过,还请汗王处罚。”

    “起来吧,”皇太极虚扶一下,“本王观明人之三国,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你等忽遇变乱,不知敌情偶有小败,实乃寻常,本王已经降爵惩治,不再追究,起来吧。”

    济尔哈朗这才起身谢过,方才李永芳和汗王所言皆是铁山战事,济尔哈朗即使面皮厚如城墙也不能掩耳盗铃,故作不知,请罪是必然的。

    这一日辰时初,皇太极带领着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阿济格、多尔衮、多泽、阿巴泰、德格类、岳托、济尔哈朗、硕托等众贝勒在太庙祭拜先祖,献上明军的人头和各色祭品,望先祖保佑旗开得胜。

    沈阳城的演武场内,两黄旗的甲兵们全身披挂,盔明甲亮,皇太极骑马巡视了军兵大阵,并在阵前隶数了大明对于女真的种种罪行,当然大多是构陷而成的,之后在万众欢呼声之中下令发兵大明,所谓征讨不义,为其此番征伐披上了正义的外衣。

    皇太极率领着大队人马沿着辽河河谷向西北开进,沿途汇合陆续赶到的各旗精兵,终于汇集成延绵数十余里的军势,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直驱朵颜。

    在西拉木伦河上游汇集了敖汉部、乃蛮部等蒙古外藩兵丁,接着科尔沁部落数十台吉带领近万族人来会,全军步入朵颜。

    此时最为讽刺的局面出现了,为大明蓟镇北部屏障两百年的朵颜卫在其首领苏布地、色楞带领三千余族兵加入皇太极的大军。

    至此,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经营二十余年的蒙古战略大获成功,东部蒙古大部归附与皇太极麾下,加入了伐明的阵列。

    两万余的八旗甲兵、旗丁,四千余的汉军、五千余的内附蒙古兵丁,六千余的包衣奴才,两万余的外藩蒙古兵丁共计七万的庞大军势蜿蜒向蓟镇以北开进。

    这是永乐大帝征蒙以来出现在朵颜的最为强大的军队,不过与永乐帝踏出长城不同,他们的目的地是大明长城内的富庶京畿。

    就在临近蓟镇长城的时候,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三大贝勒突然言道,破关容易,但大明军兵数十万,如倾力来攻,会让女真大军陷入苦战,恐损失惨重,不如退兵还去,云云。

    皇太极即刻召集一众贝勒共议。

    “众位贝勒大臣,你们讲讲是否叩伐明。”皇太极眼睛巡视了一圈后言道。

    “诸位,大明边关在即,破关不难,不过深入大明京畿腹地,大明天子必定下令各地勤王,大明军兵数十万,本贝勒深恐我军陷入苦战,我大金人丁稀少,折损不起啊,不若我军在蓟镇攻略一番后即刻返程,不给大明兵丁合围的机会,诸位贝勒意下如何。”莽古尔泰朗声说道。

    此言一出,大帐内一片寂静,莽古尔泰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毕竟破关入明是大金的头一遭,里面能有什么遭遇,当真是不好说。

    虽说女真贵族对于自家八旗军的战力很有信心,但兵凶战急深入敌后,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此番出兵是不得不为之,一是皇太极初登大位,宁锦大战战略上破坏了袁承焕建立辽西防御阵线,步步为营围困大金的企图,将袁承焕费尽钱粮建立的大小凌河等十余城堡破坏,人丁尽皆掳掠回大金为奴。

    只是女真人的中下层则是认为宁锦大战没有攻下宁远和锦州,没有打通去往大明的通道,更没有抢掠到银钱,田亩,和老汗王时相比,当然是大大不如,皇太极的威望颇低,皇太极必得做些功绩出来,巩固自己的王位。

    二是今年辽东大旱,本已疲敝的财政更是捉襟见肘,如今年没有大的进项,恐明年春夏日子难熬,女真贵族、汉军汉奴都有不满。

    因此此番征战势在必行,这番道理豪格是一清二楚,他也知晓三大贝勒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此番发难不过是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罢了。

    尤其是代善一向韬光隐晦,此番却同其他二人在这个时候一同发难,这是为了各自私利打压父汗的威望,害怕一旦伐明大胜,父汗的威望大增,众贝勒共议国事的制度不复存在,他们失去与父汗平起平坐的超然地位。

    豪格大急,就待发作,皇太极却是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他。

    “三贝勒此言大谬,”此言一出,众人视线转过去发现发话的竟是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虽说两人不和尽人皆知,不过向来大面上还过得去,没让别人看了笑话,不过此番济尔哈朗可是当众发难了。

    “我军与大明辽镇军兵野战向来无敌,而辽镇乃是大明九边边军中战力最为强横者,其他大明军兵战力更是羸弱,我军即使遇到大股明军,也可野战破之,只要不攻坚城折损严重,大明能奈我何,此正是夺其钱粮丁口为我所用之时,岂能退兵前功尽弃。”济尔哈朗言之有物,掷地有声,让人信服。

    “济尔哈朗言之有理,我军自入主辽沈以来,与明军对阵战无不胜,岂能如此避战,如这般所为将会丧失军心士气。”岳托站出来应和道。

    接着,阿济格、阿巴泰等人也是出声附和,主战一派声势大振,三大贝勒形单影只,代善心中长叹,皇太极其势已成,如今只能期望征明不顺了。

    “既然大政已定,孤王命莽古尔泰、阿济格统领正蓝旗、两白旗军兵攻击蓟镇龙井关,如破关入,则直下遵化。”没用自己发话,就让三大贝勒败退,这让皇太极心情大好,头一遭没有问询三人的建言,直接的发号施令。

    “臣遵命领旨。”莽古尔泰、阿济格上前应答。(未完待续。)

    ps:  感谢无色激情588的打赏,感谢默默订阅打赏推荐的朋友们,没有你们的支持,这本书不会继续写下去,因为铁血文如今不是看点,科举宅斗才是中心。

    祝书友们顺利

第二百一十六章 盛宴开始

    崇祯二年十月十七日凌晨,蓟镇长城,冬夜的城门紧闭的龙井关上只有飘摇的几盏灯笼在西北风中飘荡着挣扎着,敌楼内几个十余个明军早已昏睡过去,睡的很安心。

    龙井关多少年无战事了,别看西边的宣大,东边的山海关都是动荡不已,与它们相邻的蓟镇确是安稳之极,多少年没有经历大战了,顶多是有些小股的北虏骚扰,蓟镇所部极为的松懈。

    脱去了铁甲身着棉甲的伊泰阿同其他千名兵丁一起伏在距龙井关只有百多步的暗夜里。

    在正白旗主贝勒爷阿济格、贝勒阿巴泰的统领下,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各出两个牛录偷袭龙井关,三贝勒莽古尔泰和贝勒多尔衮、贝勒多泽则是在后方统帅两万大军。

    一个正白旗的牛录当先举着十具云梯慢慢的靠近了城墙。

    伊泰阿紧张的看着已经登到半途的正白旗甲兵,他抬头看看城墙上,还是没有人迹,伊泰阿心中祈祷偷袭成功,否则就是他们这些旗丁们攻坚城的开始,这可是容易送命的差事,伊泰阿宁愿带领数十甲兵冲击数百明军也不愿攻城。

    在他胡思乱想间,二百多人悄悄的爬上了城头,城上还是没有声息,内地的明军真是大意啊,全无警觉,无怪乎接连大败,伊泰阿鄙夷的想着。

    终于城上响起兵器碰撞的声响,以及惨叫声,这是交手了,各个牛录额真大声喊叫起来。催促甲兵们起身冲向城门。伊泰阿起身随同众人小跑着奔向城门。他们在城下等待了不一会儿,城门被正白旗兵丁从内部打开了,女真军兵们呐喊着冲入城中。

    就在此时,龙井关的南城敌楼燃起了烽火,明军报警了,虽说火光没有狼烟升腾的高,不过在漆黑的夜里,红色的火头还是太明显了。远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