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非什么都没做,就拿了百分之十的手续费。

    随后,这些坦克就被装上了美日提供的滚装货轮。

    500辆坦克,足够武装4个满员装甲旅了。

    此外,还有上百门自行榴弹炮,以及大约600辆步兵战车。

    用这些主战装备,足够武装10个旅。

    显然,印度当局等的就是这批援助。

    可惜的是,印军却没有把这些装备用在正确的地方。

    为啥?

    以当时的战场局势,在阿姆利则方向,就算增加10个旅的兵力,印军也未必能够力挽狂澜。

    关键就是,在战场对面,巴军至少有6个装甲旅。

    如果有需要,巴基斯坦还能抽调4到6个装甲旅,在该方向上投入至少1200辆主战坦克。

    印军呢?

    除了刚获得的援助,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主战坦克了。

    当然,不是没有,而是没办法动用。

    印军剩下的主战坦克,全都放在东北地区,而且总共也就只有300多辆,勉强让5个装甲旅保持完整建制。

    拿500辆坦克去对付巴基斯坦的1200辆?

    显然,印军再能打,也肯定得输。

    可见,在阿姆利则,印军根本不可能取胜。

    那该怎么打?

    很简单,开辟新战线。

    为了在阿姆利则方向发动大规模进攻,巴军一直调整兵力部署,几乎所有的主力装甲部队已经派往北部战线。

    在南方战线上,巴军的兵力并不算强大。

    当时,守卫卡拉奇的巴军中,只有一个装甲旅,而且配备的是“哈立德”,数量也不到100辆。

    可见,如果印度把兵力放在南方战线上,肯定会大不一样。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美国陆军做了一次推演。

    如果印军击中兵力攻打卡拉奇,而且投入的航空兵不算太少,能够夺取制空权,那么印军就有望在10天之内打下卡拉奇。

    显然,对巴基斯坦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只要印军能够打下卡拉奇,就能用卡拉奇跟巴基斯坦进行谈判,说不定能够迫使巴基斯坦从克什米尔撤军。

    至少能够让巴基斯坦拿查谟来交换。

    当然,前提是必须得打下卡拉奇。

    可惜,印军没有攻打卡拉奇的意愿。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印军显然对夺取制空权没有信心,因此并不相信能够让地面部队推进到卡拉奇。

    要知道,卡拉奇离边境有100多千米呢。

    如果没有制空权,装甲部队在推进途中就会遭到致命打击。

    此外,这也与印度当局的一个战略担忧有关。

    什么担忧?

    能否守得住新德里。

    按照印度当局的判断,如果印军攻打卡拉奇,巴军就会强攻新德里,而印军未必守得住新德里!

第631章 选择

    强攻新德里?

    显然,印度当局想多了。

    只是,印度当局做出这样的判断,也不是没有道理。

    前面已经提到,巴军在拉合尔集结了6个装甲旅,而且全都是精锐部队,其中4个旅配备的是“哈立德2”型主战坦克,此外还能在短期内,从***堡等地区抽调至少4个装甲旅的兵力,最多为6个。

    12个装甲旅?

    如此庞大的兵力,打下阿姆利则,强攻贾朗达尔都不是问题。

    因为印军在西北地区已经没有装甲部队了,也丢掉了制空权,所以很难在新德里北面顶住巴军的进攻。

    到时候,就只能死守新德里。

    守得住?

    虽然在新德里附近,印军有4个装甲旅,不过全都只是编制,即这4个旅根本就没有主战坦克。

    怎么打?

    更重要的是,巴军为发动这次进攻,准备了大半个月!

    在印度当局看来,这就是巴军准备攻打新德里的征兆。

    为啥?

    攻打新德里,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后勤保障能否跟上。

    对此,印军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

    别忘了,之前为了把2个装备“阿琼2”的装甲旅送上前线,不但用了大量时间,还耗费了大量资源。

    那只是2个旅。

    巴军投入12个旅的兵力,后勤保障的负担肯定更重。

    对巴军来说,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这就是,在境外作战,巴军必须考虑当地的情况。

    什么情况?

    沿途的平民。

    显然,巴军不可能说来就来,而不管平民的死活。

    如果把这一点算上,那么后勤保障就是一个天大的负担。

    要知道,西北地区是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有数亿人,差不多相当于巴基斯坦的总人口了。

    也正是如此,巴军才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进攻前的准备工作。

    比如,储备足够多的食物与燃料。

    相对而言,如果是向新德里进军,交通反到是次要问题。

    新德里本来就是印度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心,有四通八达的公路,还有数条通往西北地区的铁路。

    只要能够控制一条铁路,就基本上能够解决物资运送的问题。

    当然,更好的交通条件,也为巴军的装甲部队快速挺进创造了基础,成为了巴军攻打新德里的关键因素。

    可见,印度当局有足够的理由担心巴军会攻打新德里。

    事实果真如此?

    显然,印度当局并不知道,巴基斯坦连一份完整的作战方案都没有,凭什么去攻打新德里?

    再说了,在巴基斯坦的总体战略上,就没有这个部分。

    换个角度,攻打新德里,能得到什么?

    要知道,这不是一场灭国之战,巴基斯坦当局也没有想过要消灭印度,甚至没有想过要彻底打垮印度。

    巴基斯坦当局追求的,其实只是有限的胜利,迫使印度坐下来谈判。

    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去攻打新德里?

    相反,如果巴军占领了新德里,那才是天大的麻烦。

    为啥?

    到时候,演变成全面战争,印度就会进行全国动员。

    更何况,印度手里有数百枚核弹头!

    那么,印度当局还担心什么呢?

    其实,换个角度看就能明白了。

    关键在那?

    政权!

    说得彻底一点,印度当局的这些担忧,其实是为了保住执政地位,即确保国内的局势能够维持稳定。

    攻打卡拉奇,有什么好处?

    虽然在理论上,只要打下卡拉奇,就能迫使巴基斯坦在谈判中让步,也就能够通过谈判获得一些好处,从而开始谈判,但是印度能够得到的,其实也就只是巴基斯坦当局的有限让步,而不是无条件的让步,更不可能满足印度提出的所有要求,比如把部队撤回到冲突爆发之前的位置。

    能得到什么?

    最多,也就只是克什米尔南部平原上的查谟。

    这个结果,印度当局能够接受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说白了,如果最终只是通过谈判拿回查谟,那么在战争结束之后,最迟在下一次大选之中,执政党就会失去一切。

    此外,能否打下卡拉奇都是个问题。

    综合这些因素,印度当局必然会把重点放在阿姆利则,通过在阿姆利打一场决定性的大会战,把战火继续烧下去。

    为的啥?

    显然是美国与日本的全面援助。

    日本肯提供资金,帮助印度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购买武器,也就肯定愿意为印度提供更多的援助。

    至于美国,只要印军能够打一次胜仗,或许就会有所改变。

    总而言之,印度当局仍然没有打算跟巴基斯坦谈判,或者说仍然觉得还没有到需要跟巴基斯坦谈判的时候。

    为此,印度当局才以新德里收到威胁为由,让军方把重点放在阿姆利则。

    当然,对印军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为啥?

    印度空军早就被打垮了,根本无法夺回制空权,连提供有限的掩护都办不到,陆军拿什么去攻打卡拉奇?

    还有,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的第一大港口城市,人口第二多的城市。

    占领卡拉奇?

    哪怕能够打到卡拉奇,印军也无法占领卡拉奇,更别说控制几百万平民。

    如果在卡拉奇陷入苦战,印军的下场必然极为悲惨。

    为啥?

    拉合尔的失败就是先例。

    别忘了,拉合尔还是一座边境城市,后勤保障方面的负担不是很大,印军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