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极为坚固的建筑物。

    在这三处据点,巴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时间紧迫,王栋也没多耽搁,把炮兵全都派了上去,让大口径迫榴炮在主战坦克的掩护下抵近射击。

    干嘛?

    直接拆掉印军固守的建筑物!

    战斗打得并不激烈,只是炮击一直持续到天亮。

    其实,在凌晨4点左右,固守这几处据点的印军就已经停止了抵抗,只是王栋没有下达停火的命令。

    为啥?

    用不掉的炮弹,还要花功夫运回去,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

    关键就是,迫榴炮的炮弹根本就不值钱。

    按照王栋的命令,作战部队在撤下来之前,都得把炮弹用光,免得在撤回去的时候还要处理炮弹。

    天亮前,巴希尔向巴军总参谋部发去报告,已经占领了查谟。

    其实,当时仍热有一块地区在印军控制之下,不过是查谟东面的郊区。

    在过去的三天里,巴希尔也对部署做了调整,让之前撤下来的巴军迅速向查谟东面的印军阵地后方迂回。

    干嘛?

    扫荡查谟以东的平原地区,控制整个印控克什米尔。

    只是,进攻打得并不顺利。

    到23日清晨,仍然有一部分地区在印军的控制之下,不过都是在边境线附近,而且面积并不大。

    在总体上,巴军已经完成了既定作战计划。

    23日上午,巴基斯坦当局宣布临时停火。

    当然,是否真的需要临时停火,还得看印度当局的态度,即印度当局是否咽得下丢掉查谟这口气。

    有点出人预料,印度当局也宣布临时停火。

    当然,停火时间只有48小时。

    在此期间,印度与巴基斯坦将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撮合下,进行第一次谈判,准确的说是协商,而且是非正式。

    为啥?

    双方依然没有就停火达成协议,即依然在停火的基本条件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虽然在战场上一败涂地,但是在战场外面,印度当局依然嘴硬,即依然坚持要巴军退到冲突爆发前的位置上。

    可能吗?

    因为是联合国安理会的所有成员国机体出面调解,所以印巴双方都派遣了副外长级官员前往联合国总部。

    其实,这也是巴基斯坦为什么能够拖上三天才做出答复的关键所在。

    安排谈判官员,还是副外长级的官员,怎么说也要几天时间吧。

    问题是,48小时的临时停火能谈出个什么名堂来?

    只要印度坚持让巴军退回冲突爆发前的位置,那就没办法谈,而且巴军也未必会驻足于克什米尔地区。

    当时,没有多少人对这次48小时的谈判抱明确希望。

    其实,就在23日上午,巴军总参谋部下达了下一阶段的作战任务。

    按照巴军的设想,接下来将在伯坦果德附近跟印军打一仗,打击印军的士气,让印度当局接受既成事实。

    只是,这个气度明显有点偏小。

    为啥?

    伯坦果德就是一座小城市,就算打赢了,意义也不大。

    更何况,现在的目的是要迫使印度坐到谈判桌前来,让印度当局接受既成事实,就应该给印度一个深刻的教训。

    其实,就在当天,云龙向巴基斯坦当局提出建议,把重点放在阿姆利则。

    啥?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印度不肯谈判,那就打下阿姆利则,然后用阿姆利则来跟印度讨价还价。

    阿姆利则在哪?

    就在拉合尔东边,是一座有200多万居民的大城市,也是印度在北部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更重要的是,阿姆利则是新德里的门户。

    简单的说,打下阿姆利则,巴军就能向贾朗达尔进军,然后向新德里推进。

    此外,在阿姆利则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印军无法向克什米尔增兵,也就只能接受克什米尔的现状。

    云龙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巴基斯坦当局的高度重视。

    只是,太晚了。

    在云龙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巴军总参谋部已经把作战命令下发给了基层部队,而其重新制订计划需要大量时间。

    当然,重新部署作战部队也需要时间。

    所幸,巴基斯坦当局已经责成巴军总参谋部,立即着手制订攻打阿木列的计划,而且提前调整部署。

    很明显,巴基斯坦当局并不认为能够通过48小时的临时停火让印度坐下来谈判。

    针对巴基斯坦当局提出的要求,巴军总参谋部紧急调整了作战计划。

    这就是,在伯坦果德附近的作战行动,不以夺取伯坦果德为目的,而是围绕着伯坦果德打一场运动战。

    啥意思?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利用攻打伯坦果德重创印军,消灭印军的有生力量!

第621章 备战

    与巴基斯坦一样,印度当局同样没有打算谈判。

    48小时的临时停火,无非是要让部队做好反击准备。

    其实,印军已经为反击行动准备了将近10天。

    虽然看上去不大可能,但是就在这10天内,从新德里出发的两个装甲旅,也就是那两个装备了“阿琼2”的装甲旅到达了伯坦果德南面的军营,此外还有10多个旅完成了进攻前的部署。

    其实,印军的意图也很明显。

    哪怕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即便印度高层还存在那么一点幻想,印军的高级将领也早就认清了局势。

    夺回查谟?

    显然,那是在做梦。

    不说别的,印军根本就没有能够突破巴军防线的装甲力量。

    斯利那加?

    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以当时的情况,印军能够争取的最好的结果,其实就是控制住查谟附近,准确说是克什米尔南部平原。

    其实,这也是印度当局的底线。

    为啥?

    只要这一部分地区还在印军手里,印度当局就能宣称仍然控制着克什米尔,只是其中一部分地区沦陷。

    相反,如果丢掉了整个克什米尔,那就完全没得谈了。

    通过谈判来保住最后几百平方千米的土地?

    显然,印度当局并不认为巴基斯坦会因为谈判就放弃进攻。

    摆在印度当局面前的问题非常现实。

    如果没有能够在48小时的临时停火时间内跟巴基斯坦达成协议,那么巴军就会立即重新发动进攻。

    以印军的实力,能够守住最后那几块土地?

    显然不可能。

    谈判?

    关键是,印度当局能够接受巴基斯坦当局提出的谈判条件吗?

    现在,主动权在巴基斯坦手里,打与不打,对巴基斯坦来说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要想通过谈判保住最后几块土地,印度就必须在谈判中做出巨大让步,特别是承认巴基斯坦当局提出的主张。

    能接受吗?

    用几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去换取几百平方千米的土地?

    要是能接受,印度当局早就妥协了。

    正是因为不能接受,战争还得进行下去,所以印度当局没得选,必须让印军增强在克什米尔的投入。

    问题是,10多个旅,能做什么?

    当然,在克什米尔南部地区作战,印军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优势。

    这就是,能够依托本土的交通体系,特别是铁路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从而大幅度减轻后勤保障的难度。

    相对而言,巴军的情况就糟糕得多了。

    在查谟附近,还不算什么。

    关键是在克什米尔的东北部地区,巴军在很多地方只是夺取了印军的据点,并没有构成完整的防线。

    这些据点,能够迟滞印军的进攻,却未必能够挡住印军的进攻。

    当然,在突破了巴军的防线之后,印军同样要面对交通条件恶劣的问题。

    其实,这也是巴军主张围绕着伯坦果德打一仗的关键原因。

    围绕着伯坦果德打一仗,消灭印军的有生力量,才能重创印军,扼制印军在东北方向上发动进攻的企图。

    为啥?

    对印军来说,伯坦果德不容有失!

    如果丢掉了伯坦果德,那么南面的阿姆利则与贾朗达尔都将收到巴军威胁,甚至在巴军的远程炮兵打击范围之内。

    此外,东北方向的印军也将受到威胁。

    在后路随时有可能被切断的的情况下,印军也不可能投入重兵发起进攻,甚至无法发起进攻。

    其实,这也是印军把2个装甲旅放在伯坦果德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