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官-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泮林表情讶然,“怎会?”

    崔衍知张张口,最终,算了。

    “崔大人要是没有可信的手下差人帮办此事,我兔帮可以出份力,只需崔大人的官凭盖印。”说着怎会,事事已在王泮林的盘算之中。

    崔衍知却道声不必,“永州有我同窗,正直可信。”

    “那就好,但请他小心行事,为了他的小命着想。”

    崔衍知听得此言,皱眉,“何至于如此?”

    王泮林也皱眉,“崔大人若以这等轻忽的心态办案,一桩案子也破不成。且不论延大人到底是不是居心叵测,他受二帝宠信,还受盛文帝礼遇,年纪轻轻就成太学学长,如今更是一品枢密使,他的学生遍布各州县,短短数月掌管全国兵防。你我纵是施展全力,也抵不过他一根手指头,若再不以为然,岂不是鸡蛋碰石头,自寻死路?”

    崔衍知驳道,“你也不必说得夸张,延大人还未必有罪。”

    王泮林轻嘲的语气就起来了,“我以为提刑司断案,不以对方有罪没罪进行区别对待,而是一视同仁,认真寻找证明其有罪或没罪的证据。崔大人要是偏心,这案子还是不要亲自办了,都交给我就是。”

    崔衍知闷了,最后咬牙,“你说得对,我总想证明延大人无辜,延昱无辜,故而态度轻忽。但我不会再这么做,延家在永州的事,我一定好好查证,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王泮林笑,“崔大人不必同我表态。”

    崔衍知瞪着湖面,鱼线至今一动不动,“方才你说打听到有意思的事?”

    “啊,对了。”王泮林才想起来的模样,“据刘学士所说,他的庶弟刘昌在,也就是刘郡马的父亲,分家之后只领到凤来县一片农地,如今回到安平,置地购房,出手阔绰,前阵子捐五十万贯造桥修路,买到了太平乡绅的名头。刘学士还说,刘昌在平时在家里会客,随手赠送古玩字画,均价值不菲。而且我也听闻,刘昌在帮刘郡马求官,表面看来只是请客吃饭这些,靠太学长傅秦走通关系,其实傅秦受了百万贯的好处,才为这对父子那么卖力。工部新任尚书母亲大寿,刘郡马赠一块海南风音石,没有几百万贯可运不过来。”

    “刘昌在哪儿来那么多家财?”崔衍知大觉有问题。

    王泮林笑得有些意味,“你前丈人家的家财啊。”

    崔衍知一怔,随即了悟,“桑家。”

    王泮林也不瞒,“其实我们在正天府的时候听到一则消息,说刘昌在不仅是盛文帝的影卫长风,还是隐弓堂的人,具有双重身份。”

    “隐弓堂却为魑离卖命。”崔衍知已不会计较为何现在才说这样的事,却想到一个可能,“刘昌在是桑家灭门的真凶么?”

    “可能是直接执行者。”王泮林的说法存有奥妙。

    崔衍知听得出来,“你似乎也知道真凶可能是谁。”

    “小山大概也知道,不过崔大人就不要猜了。你是推官,不能像我们这么不负责任,养成臆测的陋习。”这话绝非讽刺。

    崔衍知也没作评价,“刘昌在是隐弓堂的人,刘睿进工部的目的就绝不单纯。他与延昱争执,公开不合,以至于楚州边防工事被搁置,其实却是各自代表魑离和大今?”

    王泮林又摇头,“我不这么认为。自从出了刘睿和延昱打架的事,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炎王爷对女婿赞口不绝。这个女婿虽然是炎王爷自己挑的,听说有段时间挺后悔,对刘睿的冒进很是不满,也不肯出力帮他。而刘睿动用工部的人脉,和延昱唱对台,推动炎王爷大力赞成的巴州水利工事,炎王爷很高兴,如今翁婿齐心。但你应该知道,炎王爷真正想要推动的工事。”

    “王爷一直关注锦关山边防。”崔衍知目光一凛。

第478引 不上青云

    崔衍知终于想到,“你难道觉得刘睿故意和延昱闹不合,为了获取王爷的信任”

    “边防工事总要有人做。谁去做,怎么做,才最重要。偷工减料,做成纸城墙,不费吹灰之力。”

    王泮林说得也似不费力,“我想,你该给你爹一些暗示了。”

    崔衍知发觉自己在王泮林面前简直无知,“暗示什么?”

    “就我所知,皇上表面驳回了炎王爷的折子,其实还是想要加固锦关山边防的,不敢明目这么做而已。皇上很快就会下旨,让炎王爷代天子巡检西北道,押送巴州水利工程所需物资,兼任工事督监。当然,造水利是假,造边防是真。你说,炎王爷一定会举荐谁与他同行?”

    “刘睿。”崔衍知自叹不如,“真是机关算尽。”

    “所以,要让延文光算计落空,让刘睿前功尽弃,单凭你一个五品推官,我这连官身还没考上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你爹可以。只有崔相,能与延党分庭抗礼。”

    崔衍知知道王泮林说得不错,“可我爹和延大人皆是主和派,崔延两家私交甚笃。也是我爹,提议让延大人住持两国和谈,延大人才有机会回朝。”

    “那是因为崔相根本没料到延大人归势汹汹,一回来就成了枢密使,满朝文武一半成为延党,借着掌握全国兵防,还有他当年太学学长的声望,令各州县官员服服帖帖。枢密使一般由宰相兼任,延大人坐上了枢密使这个位置,难道还能容你父亲继续当宰相?听说最近崔相推举的中书舍人封还词头,拒绝皇上两道旨意,皇上大为恼怒,向崔相抱怨,责他推举不当。崔相有苦说不出,因那名官员是墙头草,已是延党一名。”

    “你为何知道朝中这么多事?”崔衍知愈来愈惊讶。

    “我父亲到底还是中书令,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管辖之下,不过皇上知道此事与我父亲无关,是崔相直接下令的。”

    宰相权力可越过中书令,直接安排人事。

    “可见崔相虽还念及两家交情,延大人出手却不大给面子。朝堂风云,变幻不过朝夕之间,相信崔相比我们这些小辈都清楚。虽然我们并无延刘合谋的真凭实据,你父亲和延大人都是主和派,但你父亲总不是卖国派吧。”

    “当然不是!”党争哪朝没有?崔衍知很清楚自己的父亲不是清正廉明,反而深谙为官之道,处心积虑经营,才有今日高位,但他相信父亲不会卖国求荣,“我会暗示父亲,他一定有办法。”

    “那就行了。”王泮林目的达到,“今天没鱼上钩,收获却不小,是吧?”

    崔衍知不得不同意,“但我们不能光凭猜测,延刘两家究竟是否联手,延大人是否真已叛国,都需要确凿的证据。”

    “只怕”王泮林摇头,“不会有崔大人你想要的那种确凿证据,只会看到各种关联,让我们确信无疑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在做什么样的事,但无法用南颂的刑法来判他们有罪。”

    “为何?”崔衍知突觉自己的官道太顺,并非一件好事。

    “因为他们就像章鱼,你以为能砍他们的脑袋了,他们却只不过放弃一根触角,照样稳坐高位。”王泮林是吃一堑长一智,“要按小山的说法,我们就得跟他们拼寿命,看谁活得久,谁才是赢家。”

    其实,就是脚踏实地,不要想着一步登天,等着水到渠成,时机成熟。

    崔衍知却没那么容易转过弯来,“若延大人,还有延昱,他们真成了大今或魑离的爪牙,我绝不会放任他们。”

    王泮林耸耸肩,收鱼竿,上水亭,“崔大人走好,恕不远送。”

    崔衍知摇舟远去。

    一直在水亭里候着的书童终于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崔五公子真倔性。”

    “合作罢了,他怎么当官,可不归我管。”王泮林语气略顿,“不过,他善恶分明,该狠的时候绝不软弱,比他父亲胸襟宽广,将来青云直上,是能做些实事的。”

    书童撇撇嘴,“他青云直上,还不如九公子你上。”

    王泮林呵笑连连,“鹤立鸡群,砍头先砍鹤头,我再不会那么傻了。咱当官,就当鸡群里面不高不矮的,怎么都砍不着,上头依赖着我,下头依靠着我,默默无闻,却万事皆成。”

    书童咋舌,闻所未闻。

    

    再说延府这日,过小年,请了不少客。

    延昱喝得头晕脑热,从前堂里出来,坐一块沙丘大石上,喝汤醒酒。忽闻大石底下扑通一声,他才要往下看,却见一道黑影飞上来。

    延昱艺高人胆大,坐着不动,但等瞧清来人,笑了。

    “小六儿终于回家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