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忠叔原本想跟着李好一起去,他担心李好对路不熟,又没出过远门。不过被李好拒绝了,当然李好也不是自己单独走,他跟着一队南方的商队一起走,身边还有几个老江湖呢。

    这年头又不是后世,坐在汽车或者火车上面,一觉醒来地方就到了。这个时候只能靠骑马,路怎么走,还得小心。什么地方有住宿,什么地方山路险恶都要有老司机带路才行。

    南下的路李好没有走过,跟着商队就是最妥当的了。李好一行一起二十个人,十二个自己的弟子兼仆人,加上妞妞和武顺,然后李好自己和二郎以及那四个大人。

    四个大人因为会赶马车,所以换着赶马车,其他的人全都骑马。李好现在不缺钱了,府上的马也多了起来,不过好马却没有,买不起!

    跟着他们一起的这辆马车跟大唐其他的马车有点不同,这里有四个轮子。而且坐在上面还没其他马车震动那么大,这个那四个老江湖一坐上去就能感觉到。

    马车上面除了坐着妞妞和武顺,还有他们各自的行李。东西不少,但是两匹马拉了起来也没那么费劲,而且车也没其他的车那般震动的厉害。

    骑马的每个人身上不仅各自背了一些东西,还配了武器,刀剑和弓箭都有。唐初除了制式武器,一般的武器都不禁带,佩剑而行更是通行。

    李好的装扮就是背弓带剑,骑射是他的特长,不带这些安全就没保障。他的剑术一般,也就是跟普通人交手的水平。他更擅长的是槊,从小练的就是这个,不过这是制式武器。

    从长安出发到潭州,李好他们走的是武关道这条线路。这是一条有着很长历史的路线,春秋战国时就已存在,经多年战乱和平整修后,这条路现在好走了不少。

    “少郎君好箭法!”沿途不时能看到驿站,周围也能见到不少村庄。吃住都不算很难,有时侯李好他们还会去路边打个野味,练练各自的骑射。

    跟着李好他们过来的几个大人原本以为这些少年不怎么样,这个时候才发现。不仅李好的骑射厉害,其他的少年也不差,都有一手好箭法。

    这段路李好他们也不算很无聊,就当是旅游一般,只是一路的行进速度确实太慢。有时候李好还会让几个家将给自己带的这些少年训练下,这几个家将可都是军中的好手。

    这样走走停停,等他们一行人过了长江到了潭州,已经是一个月后。比起其他人来说,整个旅途他们这一行人中也就李好同武顺的表现最好,并没因为地方变化有什么留恋和不适。

    武顺曾经跟着老武去过利州,还从那边回过长安,也算是跑了不少地方。而李好在后世的时侯一到假期就到处浪,他的见识也不少,陌生的地方只会给他带来新鲜感。

    其他人基本都是在长安附近转悠的人,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土包子。这一路可是给他们好好的开眼界了,至于水土不服的事情,这一路有李好这个医生在,并没发生什么意外。

    反倒是他们在路上走的时候,不时还会打些猎物来打牙祭。然后因为李好的特别爱好,还会找些当地的特色吃食来吃上一顿,整个旅途变的有趣多了。

    “贤弟!你终于来了啊,为兄我可是盼长了眼睛了。”到了潭州府后,李好先把自己带来的人安顿到客栈,然后就带着二郎一起去找李恪。

    李恪听闻李好过来潭州了,立刻从府里跑到门口来迎接李好,神情有点夸张。这边特么的真不好玩啊,没有剑南春,没有天然居。李好再不过来,这家伙都准备装病回长安了。

    “呃,你这段时间呆在潭州的府上没出去过?”看着李恪的反应,李好忍不住在心中鄙视了这家伙一番,不知道自己交代他的事情做了多少了。

第九十七章 沙盘

    “也不是了,你过来要安顿的地方我帮你找好了,酒楼的地方也搞好了,一切就等着你过来大干一场啊,多做些好吃的出来。”

    似乎知道李好在鄙视自己一般,李恪有点不好意思的解释了一下,实际上来潭州后他真没怎么出去走动。

    “这边的水利我也派人去了解了一番,不过眼下正是春耕过后,修水利的事情暂时不能动。得等着秋收过后,到时再议。其他的事情现在也在做,不过时日尚短,见效没那么快。”

    呵~就顾着吃去了,李好听后扯了下嘴角。李恪虽然有才干,终究是古代人的思路,缺乏一些眼光啊,不过不要紧,还有自己。自己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呢。

    湘省在李靖平萧铣后,这些年民生也恢复了不少。但是对于李好来说,这远远不够!历史上李恪也没过来潭州就任都督,现在过来了,李好也跟着过来了,这是一个改变的机遇。

    他准备用几年时间,把这边打造成一个真正的鱼米之乡。也把这边打造成为大唐又一个真正的经济发展繁盛,人口众多的南方重城,因为这里是他后世的故乡!

    这个时候的长江以南很多地方还没象后世那般富荣,基本属于偏僻穷乡。江南初平,朝廷各位大佬和李二的目光并没注意到这些地方。

    潭州,洪州,还有岭南道,这些都是潜力股。李恪现在督这些地方,一方面不惹人注意,能安心的避过长安城某些人的关注。

    另一方面如果把这些地方治理好了,能给李恪自己加上很大一笔分,添上一笔大功,让李二也不能小瞧。

    而且这个时候的大唐人还完全没意识到这片地区的富裕,只把岭南道当作流放罪人的地方,把潭州以南都当作南蛮。

    潭州和洪州这边虽然不错,但是这边的环境却不怎么好。坐拥关中沃土,一般人真不会注意到这边。偏偏南方这边不仅山多,还多瘟瘴。

    就算到了李好重生的年代里面,这边的大肚子问题还很严重,更不要说这个时候了。这个时候这边的医疗更落后问题更重。

    但是作为一个从未来过来的人,李好可是十分清楚这片地方的巨大潜力。“鱼米之乡”“湖广熟,天下足”那可不是盖的。

    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去开拓这片地方,兴修水利。那么这片地方就会给出整个大唐其他地方都给不出的丰厚回报,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

    “今天不谈公事,贤弟远道而来,先为贤弟好好接风。”把李好迎进府里后,李恪笑道。然后安排自己的人准备酒菜,和李好尽情的喝了起来。

    李恪的身边有李二的人,或许还有别的人。所以就算李恪不说这个,李好也不会跟他在这都督府上谈这些。

    要知道这家伙历史上只是跟自己乳母的儿子搞个赌博,就被人举报到李二那里去了,还挨了顿训。现在李好同李恪谈的事情也比较离谱,不被人举报才怪。

    从这个可以看出来李恪身边其实有人监视着,估计李恪自己也清楚。所以他也不在自己府上跟李好谈一些事情,免的被人抓了把柄。

    跟李恪喝了一顿酒后,李好回到李恪给自己准备的住处安顿下来。不过并没按照李恪的想法立即就把酒楼搞了起来,而是开始在潭州府周围转了起来。

    他准备根据自己后世的记忆对比一些变化的东西,然后按照记忆来做一些事情。虽然现在做的这些不知道能保持多久,但是李好愿意给这个城市留下更多的东西下来。

    坡子街这个时候已经是潭州颇为繁华的地方,不过却没有什么规划。橘子洲也以盛产橘子闻名大唐,但却不是那个有名的洲头。

    火宫殿这个时候却没有,那个庆祝火神的小庙要等到明朝时才会出现。所以什么臭豆腐之类的东西,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没有。

    爱晚亭更是没有影,就连那首流传千古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现在也没影。老杜现在都还没出生,更不用论什么小杜了。

    自己能留下什么,能让这些东西保留多久,这是李好最想看到的。或许多年以后,自己的后代的后代的后代,看到某个地方竟然还有个地方跟自己的祖辈有关系,还有诗留下。

    或者从地里挖出一块石碑,竟然还有祖先的名字。想想,那时自己的后代,应该会是多么的兴奋啊。更何况这边本就是自己的故乡呢,给这边留下一些东西不是很好么?

    想到这,李好写了封信,然后让人带给老袁。问他有没时间,或者派个得力助手过来。这边的一些事情李好还需要他的帮忙,才能把这边做的更好。

    除了这些,李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