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

    “这种马车一车坐几个人,也可以包车。不过这种车白天不会休息,中途也不会上下客。洪门在路上设了车马行,跑一个时辰就会更换一次马匹继续前进,日行几百里不在话下,到这边来所以就快乐不少。”

    呃,李好听后摇了摇头,苦笑了下,这就是后世所谓的直达快车了,没想到洪门那些家伙竟然还折腾出来这些东西出来。不过这样也好,南北来往就变短后,来往次数也就会变多起来。

    “这是坐人的马车,听说那些拉货的马车跑的时间更短。一些贵重轻便的货物,五六天时间就能到达长安,所以现在不少南方的水果蔬菜都能在长安看到,售价不低。”

    小武这两年长安和南方两头跑着,加上洪门的运输公司本来就有李府的股份,所以对这些变化清楚的很。

    快车道,慢车道,以及加速车道,加上双向分开。这些东西是李好在修路的时候就灌输给了那些修路的人,所以这边的路一向都是以这种方式来修筑。

    现在从南方到潭州以及长江这一段路,和过了江后到长安那一段路,可以算的上是大唐最先开发出来的一条高速公路了,这中间李好和李恪两人可没少花费心思。

    看到这条路现在发挥的作用越大,李好的心情也变好了不少。有这么一条大干道出现,南方这边同中原的来往会变得更密切起来。

    原本从南方到长安,要走上几个月的路程,因为这些变化后,时间缩短了,路上也没那么辛苦和危险,这让北方的人往南方跑的兴趣就会大不少,往来也会变得频繁起来。

    加上南方这边贸易和开发的搭理发展,海路运输和远洋贸易,以及奴隶贸易,人力物力的扩大,这让李好的南方大开发也变得越发容易起来,因为人力会越来越充足。

    南方这边南下的第一次远洋走的很顺畅,不仅顺利的把南方这边带过去的货物卖了高价,还用低价收购了不少大唐这边缺乏的东西也让那些跟着李好加入远洋贸易的人狠狠的挣了一笔。

    所以后续的远航这些人也越发心动在意起来,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他们第二轮远洋贸易算算时间,应该是这段日子要回来了。

    第一次远洋属于探路,一些地方要修建驻地,要怎么安排,这些都会算好。而第二次的远洋除了继续同那些番夷贸易,还要把这些地方经营成唐人的驻地,方便以后的来往。

    而第二次出发的船只也多了不少,整整翻了一倍,跟船的人数也扩大了不少。对于远东贸易来说,他们现在不缺人,也不缺船。

    随着泉州府和广州府这边的船厂技术越发成熟起来,远东贸易又在琼州那边开辟了第三个造船厂,在琉球岛上开辟了第四造船厂。

    北上的航线因为路程短的原因,归来的时间比南线的要早不少,现在都已经是跑第三趟了。这边的生意一样能挣不少,除了从那些地方弄来的特产能挣不少钱,这些地方还有不少南方这边缺乏的矿产。

    而大唐出产的玻璃,镜子,以及香皂这些东西,可是非常受岛国人民和棒子人们的喜爱,每船过去那边后,在港口那里就形成了一股抢购的风潮。

    李好要求的舟山群岛,佐度岛以及济州岛,现在全部被远东贸易的船队划成了自己地盘。然后开始在上面兴建基地,存放各种货物。

    “唉,人口还是太少!”尽管李好来到唐朝以后,唐朝的人口基数其实已经比历史中增长的近乎快了一倍,可这些依然不能满足李好的需求。

    没办法,大唐的疆土太大了,人口到现在也不够一亿,这点人口怎么够李好的到处扩张?南方这边现在是男女只要成年,就要结婚生子。而且每生一个孩子,官府就有各种奖励,尽管如此,人口真正能用上的那些,还是无法满足李好的需求。

    他一来岭南道就采用这种方式,要想真起到作用,起码还有等十几年。这中间还有那么长时间,李好的脚步自然不能停了下来。

    “看来是时候启动东进计划了。”李好的东进计划目标是扶桑,很多年前李好就在李二心中埋下过一道裂痕,扶桑的王叫天皇,这是对李二大不敬。

    这些年李二虽然没有妄动扶桑,但是对扶桑的态度并没那么好,特别是扶桑那边对李二的话根本就不以为然,他们的王依然叫天皇。

    他们觉得自己在海外,大唐的人找不到他们的国家,所以一点都不担心这些。只是他们没想过有人早就惦记着这里了,而且心情急迫。

    岛国人和棒子国的人其实很久以前也是东方这边得人过去后演变出来的人种,只是他们在一小撮恶劣份子的影响下,已经慢慢准备从东方这边脱离出去,所以他们才会用自己的文字,用自己的文化。

    而他们的人种跟大唐区别不大,大唐缺人口,李好能不惦记着他们么?只要把这些地方的文明全部毁了,只允许大唐的文字和文化,然后把他们的女人全部抢了过来,让大唐的士兵配种下去。

    那些不服大唐文字和文明的人全部消灭干净,如此,多年后大唐不是又要多一批人力出来?要知道李好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个。他手上还有更多的牌没有完全打了出来,没有人口把那些地方占了下来,一切都是空。

    “过完春节后,我们一起去琼州那边转转,那边现在的天气比广州府温暖多了,还有各种水果吃。”

第二百七十一章 琼州

    “我们也要过去看看!”李好的话一落音,武月和小武同志都表示了心动的意愿。虽然因为李好的科普,这里的人都知道琼州并不是最南的地方,也不是什么天涯海角,但是对那边兴趣还是很大。

    李府现在每年吃上各种新奇的水果,大部分都是从这边运送过来的东西,加上这边的几个渔场盐场,以及李好说的风景漂亮,能不好奇想去看看么?

    “呵呵,不急!到时整个府上都一起过去看看!反正去那边的时间也不用多久,不会耽误什么。”李好的孩子都有半岁多了,路上注意点没什么关系。所以李好准备把自己府上的人全部带过去那边看看,或许还要在那边呆的时间长一点。

    琼州岛现在算是大唐最大的“热带宝地”,这里土地总面积344。2万公顷。由于光、热、水等条件优越,生物生长繁殖速率较温带和亚热带为优,农田终年可以种植,不少作物年可收获2至3次。

    对于李好来说,这么一块宝地怎么能放弃?他手上有大量的作物可以在这个地方引进种植,只要花费一些积分便可,这样便让他要做的美食变得更丰富起来,也能让一些特比的东西能早日进入大唐人的视线中。

    所以李好来岭南道后,一直没有放下对那边的关注。各种后世在琼州道适合种植的水果蔬菜,还有经济作物,他都花积分换了出来,然后让自己的人去那边试种,光农场和种植场,李好在琼岛就有好几个。

    现在,粮食作物是琼州岛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稻、山兰坡稻、小麦,其次是番薯、木薯、芋头、玉米、高粱、粟、豆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种类繁多,栽培和野生果类29科、53属,商品水果主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杨桃、菠萝蜜等,蔬菜有120多个品种。这里面,大部分是李好的功劳。

    除了李好从各地迁了不少汉人过去,山越人也有一部分。岛上原本的番族全部归附到大唐的治下,对于唐文化和文明的推进也没抵抗的资本,所以这边的一切都非常和谐的发展着。

    李好推广一些新的东西的时候也没漏过这里原本的番族,让他们也跟着汉人一起富裕起来,日子也越发过的舒心。

    “姐夫,听说琼州岛那边的番族很凶残,我们过去会不会遇到他们啊?”在广州府过完年后,去琼州岛便列上了日程,武月不时会在李好面前晃动下,然后询问一些那边的事情。

    “你听谁瞎说的?那边的番族人这么多年来,几乎跟汉人混为一起了,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凶残。”李好听后哂笑了一番,这消息已经落伍了。

    琼州岛在很早以前就属于东方这片土地,一直都有中原的汉人被流放到这边,让那边的番族也慢慢融合到汉人的一些习惯中去。而李好这人一向是纯粹的大汉思想,如果那些番族真要凶残,早就被他灭的一干二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