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泉州府刺史已到!”刚开了小灶吃了午饭后,李好的亲兵就过来汇报,泉州府的刺史已经到了自己的军营,李好让人把他引到自己的大营去。

    “见过李将军。”泉州刺史跟广州刺史相比,个子瘦小了不少,看起来就是一个文弱的书生一般。这些年,整个泉州的日子看起来并不好过,让这位刺史大人显得特别的老。四十多岁的人,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

    “见过郑刺史,我这次过来想来朝廷已经给了你旨意,接下来还需要你们多多配合,咱们争取早日把这岭南道的祸乱根除,还岭南道人民平安。”李好没有跟郑刺史讲大多的虚礼,直接开门见山的谈起了事情。

    岭南道两个重要的地方,广州府和泉州府,现在广州府已经解围,那边正开始慢慢恢复民生,泉州府这边自然不能落下。比起广州府来,其实泉州府这边的情况更复杂一点。

    贞观二年,泉州府一场大蝗灾把这个地方毁的千呛百孔。这些年虽然郑刺史竭尽全力发展民生,这边的状况仍然不够乐观,所以郑刺史也一直没有往上升的机会。而这两年的山越动乱,也跟这几年的各种小灾不无关系。

    “潭州洪州那边现在已经有了几种高产作物,那些东西不仅耐旱,而且对土地的肥沃依赖度也不高,为何不把这些东西往泉州府引进?引进这些东西后,能缓解不少泉州府的问题吧?”

    泉州府不是单单管辖一个泉州港,他几乎管辖了大部分闽省的城市。李好有个问题不太明白,闽地多山靠海,这边种红薯和土豆应该不会太困难。为什么自己在潭州那边早早的就引进了红薯,土豆等作物,但是这边似乎并没发展起来一般。

    “将军有所不知,这些年泉州府这边蝗灾一直没断过,加上山越动乱,恢复民生都十分为难,自然也就没办法全力去发展民生了。其实那些高产作物在一些安定的地方还是有种植,战区就顾不上了。”郑刺史听了李好的话后,苦笑道。

    引进高产作物自己也想,但是也得有地方种植啊。这两年他也就敢在环境比较安定的几个地方推广这些东西,其他的地方那有心思推广这些,赶跑那些山越人都不够忙,种了粮食难道给那些山越人抢走?

    “泉州的蝗灾很重?有没采取什么办法应对?”郑刺史的话让李好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闽省竟然有蝗灾!蝗灾通常发生在大旱之年,有“旱极而蝗”的说法。而且根据李好所知道的后世的一些情况来看,蝗灾这东西基本都在黄河流域发生。

    而长江流域的次数非常的少,到了华南,东南沿海就更少看到这东西了。而泉州府就是东南沿海,这里竟然连着几年发生了蝗灾,这由不得李好好奇,这种现象太罕见了。

    蝗虫对农作物的破坏是致命的,极易引发粮食短缺造成饥荒,所以古代视蝗灾为大敌。但古时迷信,认为蝗虫是神虫,不仅不能驱赶消灭,而且要祭祀。一旦发生大面积蝗灾,往往被解读为人间办了错事,上天降下来的灾祸。

    唐朝有史记载的蝗灾次数不少,但是李好有记忆的大致就是贞观二年的全国范围内的蝗灾,还有唐玄宗时期的一段蝗灾。贞观年间的蝗灾李好了解并不多,但印象最深的是唐玄宗时期的蝗灾。

    当时的蝗灾区领导倪若水就写了封奏折给唐玄宗建议“以德治妖”,蝗灾的发生,皇上作为万民之上应沐浴更衣斋戒谢罪,对上天感恩戴德。蝗虫自会在地上趴着不动,最终远离而去。

    当朝宰相姚崇听闻,回信驳斥:“此言大谬!你的意思是当今圣上无德才引来蝗灾吗?皇上身上能有多大味道才能把蝗虫招来呀?坐视蝗虫吃庄稼不管,这是修德的表现吗?”

    他向唐玄宗上奏要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灭蝗运动,建议皇上亲自出面主持大局。最后唐玄宗还是实际调查一番然后用了老姚的建议,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灭蝗运动。

    李好知道这件事情也是因为老姚的原因,才对这次的蝗灾印象很深。治蝗这东西在古代带有很多神话色彩,不过李好不是古代人,他是从现代过来的,所以他不信什么。

    “这种东西应对无力,缺乏足够的人手去应对这些东西,只能让蝗灾越发严重起来,所以这边的情势也就越发变得严峻起来。”郑刺史再次苦笑了一声,他也想应对,但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啊。

    “现在泉州府还有多少士兵?”李好把泉州府的地图拿了出来,然后让郑刺史给自己详细的介绍一番这边的情况。这些情况跟自己了解的有出入,朝廷那边根本就没提泉州府蝗灾的事情!

    “这边这些年一直兵事不断,现在整个泉州府有三万兵甲。除了各州府分散的兵力,其他还有两万兵力在前线跟山越人对阵。不过这边的山越人因为多年的厮杀,比广州府那边的山越人恐怕要强上不少。”

    郑刺史显然也知兵,他知道李好刚从广州府那边大胜过来,担心李好大意轻敌。这边的山越人比广州府那边的难对付多了,而且他们的装备也逐渐接近军事化。

    “嗯。”李好听了郑刺史的话后沉默了起来,从地图上面来看,泉州府的情况很不乐观。除了靠近江南道那边的情况尚好,往广州府方向和洪州方向,几乎都是山越人的势力,这让李好不由的担心自己的另一路人马。

    把自己的两个副将叫了过来,李好让郑刺史和他们介绍了一番情况后,然后吩咐他们带着三千士兵前去接应另一路人马,千万不要让那路人马损失在行军途中。

    “将军,我们把兵马带走大半,将军身边的安危怎么办?”两个副将以为李好只是担心另外一路人马,所以忍不住担心的问道。

    “无妨,我这边有泉州的几万兵马防守,比他们要安全多了。你们速去速回,让他们所有的人不要轻易跟那些山越人深入交手,只要遇上那些山越人击败便可,然后迅速往这边汇合最好。”

第两百二十八章 杀气腾腾

    “此次南下,我可是从陛下那里要了几十万的人头数额。到时就问问他们,是他们的命重要还是钱财重要。”

    李好这话说的杀气腾腾,这些年的泉州府的战乱一直都是官府在独立支撑,那些富商和大户不说支持,不在后面扯后腿已经非常不错了,有点甚至还卖粮食和武器给山越人。

    这种事情李好不用去仔细查也能猜出个大概出来,无论什么年代,总会有这么一种人存在。他们就靠钻国家空子发财,发了财后还对这个国家充满恶意。

    郑刺史对这个东西也非常恼怒,如果不是他人手不够他早就对那些人下手了,李好现在这么说,让郑刺史的底气一下足了起来。“从今天开始,不让一粒粮,一件武器进入到山越人手里去!”

    李好比郑刺史有优势的地方就是他节制了整个岭南道,广州府那边现在已经被扫平,就剩泉州府这边就好处理多了。而且李好跟潭州那边李恪关系莫逆,能够命令那边的人一起配合。

    只要杜绝这些东西进入到山越人手里,加上一步步压缩山越人的生存空间。这个计划只要一步步执行下去,山越人只有两条路可走,那就是投降或者战死,没有其他选择。

    整个岭南道形势因为李好的到来,一下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在广州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到了泉州府后,李好并没急着进攻,而是对整个防区重新布置了一番。

    从广州府出发的另一路走陆路人马这个时候也过来跟李好他们汇合,这一路过来的时候经历了几战,每一仗打的都不轻松。这让带队的人感觉到这边的山越人比广州府那边完全不一样,一路走的都十分小心,并没出现什么轻敌受损的事情出来。

    李好派过去接应他们的人一起汇合的时候,看着这支已经经历几战的队伍后满是惊异。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李好下的命令有多么准,这些山越人没那么简单,想要一战而下太难了。

    “没事!他们不敢正面作战,我们就逼着他们正面作战便好。这边山区虽然多,但是这些山越人总要吃饭看病,没有粮食和药物进山,我看到最后谁能耗过谁!”

    这话李好有底气,他后世本身就是南方人,这边的山虽然很多,但是没有粮食躲到山里也没用。山上有不少吃的东西,但是那不是粮食!

    另一队人过来汇合后,李好手上又多了一万多的兵力,还有几千的山越俘虏。加上泉州府这边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