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妖才-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重?华佗的诊治可是差点连命都掉了。

    “伯宁?”曹操见吕睿来了,将几个重要的谋臣都叫入了书房。

    “属下该死,疏于防卫,导致二公子差点。。。。。。。。。”满宠见曹操询问自己,连忙告罪。

    “好了,伯宁,本相不是迂腐之人,这些事情不要说了,衙役都死了百余名,就算你再如何防卫都是无用的,只不过本相倒是对于这批人有些兴趣,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手笔,能调动这么多人在许都行刺?”曹操望了满宠一眼,希望从满宠眼中得到答案。

    “丞相大人恕罪,这批人,宠找不到任何线索,都是外地人,而且嘴中都有毒药,只要失败,就会服毒自杀。”满宠拱了拱手,一脸愧疚地望着曹操。

    “不凡,你有什么看法,会不会是孔融那边的人?”曹操将目光转向了吕睿,要听听吕睿的想法。

    “丞相大人,孔融早些时日已经派人在太守府外制造舆论,如今再派人行刺实属不智,睿认为孔融不会是主谋者,而且那么多的刺客,孔融的实力恐怕不够。”吕睿拱了拱手,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孔融既然早些时候已经发动太学生搞运动了,不会再派人去行刺,这摆明就是一招笨棋子,孔融虽然没有什么诊治头脑,但是还不会这么不智。

    孔融虽然是世家,但是家族之中并没有这么多的死士,能有这么大的手笔,或许是几个世家联手的结果。

    “奉孝,你的看法呢?”

    “主公,属下认为此事就是孔融做的,先是派太学生在太守府外闹事,将二公子囚于单人牢房之中,然后派人刺杀,此乃连环之计。”郭嘉不是笨人,见曹操在这个问题上二次发问,就已经猜出曹操的意思了。

    “恩,不凡,你还太年轻了,奉孝说得很有道理,你仔细想想。”

    “有道理?”吕睿愣了一下,马上又反应过来了,曹操果然是枭雄,想用这个事情做文章,将孔融入罪,一来可以打击刘协的势力,二来可以让曹丕脱罪减少阻力。

    “丞相英明,睿也认为孔融有很大的嫌疑,只不过我们没有证据,恐怕。。。。。。。。。”吕睿明白了曹操的想法之后,就开始试探曹操了。因为孔融身份特殊,没有曹操的首肯,谁都不好动孔融。

    “不凡以为该如何处置。。。。。。。。。。?”曹操倒是反问了吕睿一句。

    “孔融此人时常出言不逊,睿认为应该派人监视孔融,一旦孔融有疏漏,我们可以马上逮捕孔融,将此事扣在孔融的身上。”吕睿拱了拱手回禀曹操。

    “好,此事就交给不凡了,还有,子桓在监牢里遇刺,身受重伤,处理子桓的朝议押后至子桓康复为止,众人有何意见?”为了给吕睿时间,也给自己时间,曹操用了一个李代桃僵之计。

    “丞相英明!”众人都明白了曹操的用意,当然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了。(未完待续。。)

    ps:  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六十五章:后发制人

    “侯爷,我们的人有重大发现,孔融此次难逃罪责了。”徐庶拿着一份情报,急匆匆地来找吕睿。

    “元直,不要着急,慢慢说,孔融到底犯了什么事了?”吕睿在院子里观赏着池塘的鱼儿,示意徐庶将情报呈上来。

    “侯爷,这是从孔融诗会上搜集到的孔融随意之笔,这里有一份竹简是孔融亲笔写的。”徐庶将竹简呈上给吕睿。

    吕睿接过竹简望了一些,空白的竹简上只刻有一段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侯爷这是孔融在诗会上与朋友讨论亲子关系之时所发的言论,此言论实属大逆不道啊!”徐庶拱了拱手,回禀吕睿。

    徐庶说得没有错,在东汉末年,孝廉时代,说到父母,一般都是大大赞扬的,例如这个诗词会,有人提出了亲子关系的问题,一般人肯定都大肆赞扬父母给予亲子生命的恩德,还有子女要孝敬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这是主旋律,但是孔融没有遵循主旋律,还搞了一个逆袭。

    “孔文举真是太放荡了,将父子母子之情比如畜生还不如,虽说可能是狂言,但是确实是一把好武器,一把攻击孔融的武器。”按吕睿的观点,孔融的话语太放肆了,就算是放在现代也会被人攻击。

    孔融的话语将父母于子女的生育之举,成了一个无情无义的举动。

    按照孔融的思维。父亲对孩子有恩德吗?没有恩德,孩子只不过是父亲一时发情,射到了洞中的产物。母亲对孩子有恩德吗?没有恩德,母亲就像一个将孩子困住的瓶子一样,到了时间,孩子出生,就和母亲没有关系了,说白了,母亲就是一个瓶子而已。

    这种言论就算是放到现代也一定会受到众人的抨击,何况是在汉代。这样的言论足以诛杀全族了。

    “侯爷所言甚是。孔文举将君臣父子之道比之如此,实在是畜生不如,只要我们借此发挥,孔文举命不久矣。”

    “恩。此事证据确凿吗?”

    “请侯爷放心。有人证。有物证,又是孔融之言,而且孔融此言多次出现。众多证据面前不容孔融抵赖。”

    “元直啊,孔融借太学生围住许都太守府,我们也可以试试,将此事告知天下的百姓,不,只要许都的百姓就可以了,元直,你想想,孔融会有什么下场。”孔融借舆论来压制曹操,吕睿也可以借舆论来压制孔融。

    “侯爷英明,属下明白怎么做了。”

    “好,过几日就是下月的朝会了,元直,三天时间,将此事传遍全城,这个应该没有问题吧。”

    “请侯爷放心,属下知道该如何去做了。”徐庶拱了拱手,就退了下去,有了吕睿的命令,徐庶只要将此事弄得满城风雨就够了。

    “恩!”吕睿点了点头,继续拿着鱼饲料喂鱼了。

    时间过得很快,三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这三天,孔融的言论已经传遍了许都内外,大家都对于孔融这种言论感到愤慨,私底下都对孔融恨之入骨,一些贵妇对于孔融的言论更是激愤,将自己比成一个瓶子,这是多大的羞辱,大家都在吹枕边风,让自己的丈夫去找孔融理论。

    许都城内满城风雨,大家的视线都被转移到了孔融的事件,对于曹丕的事件就淡忘了许多。孔融此时还不知道许都城内的议论,一大早,穿好了朝服就去上朝了,今日是曹丕公审的日子。

    孔融的前脚刚刚离开府邸,吕睿就带人抄了孔融的家。

    “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卿家请起,今日有何本奏?”刘协也换了一身新衣,今日是公审曹丕的日子,曹操压制自己这么久,他的儿子终于犯了一个大错,让自己有发威的时候了。

    “臣启陛下,五品中郎将曹丕在随丞相南征之时,奉命驻守水军大营,夜里被敌军突袭,曹丕居然下令不得营救伤病,独自带着军士突围,此乃大罪,请陛下明察。”孔融第一个站了出来,上表刘协,状告曹丕的罪责。

    “哦?孔卿家,此事可曾调查清楚?曹卿家可是丞相大人的爱子,在许都也颇有名声,岂会做出这种无情无义之事?”刘协轻哼了一声,似乎对于孔融上表之事颇有怒气,不肯相信。

    “回禀陛下,臣下有证人可以证明此事,请陛下允许下臣宣证人上殿。”孔融自信满满地回答刘协,为了今日的朝会,孔融准备了很多东西。

    “准奏!”刘协压住了心中的兴奋之情,抬了抬手,示意孔融可以让证人上殿了。

    “陛下,陛下,请陛下为我们这些苦命的妇孺做主啊!”刘协一准许证人上殿,十多名妇人就带着各自的孩子衣裳褴褛地跪在了地上,失声痛哭起来,开始讲述自己的悲惨命运。

    这些人都是曹操带去南征的士兵的家属,有荆州人也有许都人。他们的丈夫都是跟随曹操南征孙权的士兵,在桂林郡之战中战死,死因都是重伤过度,曹丕见死不救。

    妇人的泪水,加上孩童天真的双眼往往都是最厉害的杀人武器。不少大臣听了妇人与孩子的描述之后都不禁落下了泪水。剧情是很感人的,自己的丈夫为国家效力多年,南征北讨也立下了一些战功,没有想到最后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中,反而死在了自己人的见死不救。

    这些动人的描述不仅刘协的人义愤填膺,就连曹操阵营中的一些忠贞之士也表现出了愤慨,对于曹丕的军令感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