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7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德府以西的辰州府乃是贵州的门户要地,孙可望当年拼尽全力也要在他想象中的尼堪击溃李定国之前把辰州府拿下,为的就是确保贵州的安堵。结果孙可望攻陷了辰州府,李定国也取得了衡阳大捷,但是孙可望此前就埋下的炸弹爆炸了,冯双礼等人没有与李定国汇合,致使屯齐率领大军逃出了李定国计划的包围圈,从而才有了岔路口之战,也算是一报还一报。

    辰州府的重要性如斯,孙可望可以不守宝庆、不守郴州、不守永州、甚至不守常德,但是辰州却一定要守,其重要性甚至高过了长沙府。

    短短的一个半月,大军分兵数路,扫荡湖广一省的中部和北部,如今已经在常德府完成了集结。根据情报显示,孙可望也在马不停蹄的向辰州赶来,如今已经回返到了贵阳府的地界。

    贵州一向是被孙可望视之为禁脔,但是出了常德府,一旦进入辰州府地界也就进入到了山区,陈文相较孙可望在兵力上是处于劣势的,是杀入辰州与其决战,还是在此静待孙可望的到来,却也是一个选择。

    “辰州沿着沅水顺流而下便是常德,我军不能坐等孙可望前来,万一他若是仅以辰州为底线的话,我军再想进军,就势必要穿越大片的山区。但如果能在孙可望赶来之前拿下辰州,那么我军完全可以在辰州府南部的河谷、盆地与其决战,更好的发挥我军的兵种配置优势。”

    “那就继续进攻吧,咱们尽快解决了这里的龌龊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没时间跟孙可望那厮耗下去。”

    大军在湖广大地上风卷残云了一番,如今在常德也仅仅是修整了数日就继续向辰州进发。不过相比在湖广平原上“飙车”的江浙明军,孙可望的日子就难过得多了,他从云南与贵州的边境撤军,返回贵阳,而后在赶往辰州。大军此前去云南就已经奔波了一个多月了,现在又要跑更远的路,而且随着告急文书的不断送达,这支十万以上规模的大军也只能在贵州的山道上拼命行进。

    五月十二,孙可望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跋涉,总算是赶到了贵州与湖广的边界,接下来的道路便可以利用到河流作为部分运力,从而稍微轻装简行的赶往辰州。

    奈何,辰州现在赶过去也是援救不得了,一个月的时间,陈文早已攻陷了辰州府,大军甚至已经在辰州南部的沅州一带集结,正等着孙可望这个对手赶来。

    陈文打出的旗号是勤王讨逆,讨的自然是孙可望这个逆。不过在他们看来,其实就是来抢地盘的,甚至还很有可能将他们的未尽之事做下去,而陈文也确实有这个实力。

    当然,即便不提这些有的没的,孙可望平白无故的丢了湖广南部,两军已然交兵那就不可能再有什么和平可言。更何况,迁延日久,云南那边的李定国和刘文秀是个什么心思也还很不好说,所以还是要尽可能快的与这支兵力不过只有他们三分之一的江浙明军进行决战,只要解决掉了这支江浙明军的主力,未来还是大有可为的。

    修整了数日,秦藩大军便大举东进。此时此刻,江浙明军在沅州已经驻扎了些时日,可谓是养精蓄锐已久,秦藩大军所到之处,更有无数的骑兵窥伺,甚至就连战场也都是陈文计算好的。

    江浙明军在战略上以快打慢,依靠着超越时代的行军速度更是抢占了先机,孙可望劳师动众的前往云南,而后又匆匆忙忙的赶回来,军士的疲乏也并非是这几日的时间就能够全部缓过来的。不过,众将一致对外,军心上也是有利的,更何况他也并非没有杀手锏。

    随着大军的不断推进,江浙明军的骑兵不断的向东压缩,直到距离沅州州城向西二十余里处下寨,连营三十六座之多。至于之所以选在这里,乃是因为江浙明军的主力正在沅州州城。

    沅州州城,正在水的自西北向东南与自西南向东北的拐角处,兼有自北向东西两个方向的护城河存在,地利上对守军是颇为有利的。这座城池是北宋新党宰相魏国公章镇压辰州、沅州骚乱时的手笔,为镇压叛乱而建,自然是坚固非常。后来历朝,更是多有修缮和加高、加固,到了乾隆六年时甚至已经达到了周长5000多米、高10米、厚5米,修炮眼736个的规模。

    孙可望很清楚,陈文选择在此处安营扎寨,正是因为这座有着“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的所在乃是连通贵州和湖广两地的大门。抢先一步占据此间,孙可望就会如同被人掐着咽喉,继而在窒息中慢慢死亡。

    “陈文那厮狡诈多智,凶猛异常,他带来的那几个部将也都是有名有姓的宿将,就连八旗军都屡败于其手。这次对于咱们秦王府乃是生死攸关的一战,所幸陈文托大,只带了四万多战兵就敢到咱们的地头上与咱们决战,这次定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孙可望竭尽全力的想要振奋士气,这一战也确实如他所言的那般生死攸关,毕竟以着他现在的处境,正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时候,一旦有个行差踏错,想要借着追究他此前软禁天子、谋划篡位来上位的家伙绝不会在少数。

    至于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无论是李定国、刘文秀,还是永历、夔东众将,亦或是他的这些部将,到时候他都已经完蛋了,就更顾不上其他的了。

    “国主所言甚是,此乃前所未有的强敌,更当竭尽全力才是。”

    白文选大声附和,他本人对内犯是有抵触情绪的,但是与江浙明军交战却是毫无心理压力。而孙可望此番也是以他为中军主将,负责调控全军。

    有了白文选起了这个头,众将也是纷纷出言附和。不比内犯,没有忠君思想掣肘,“西营”出身的秦藩大军上下都是卯足了劲儿来与江浙明军这支“捞过界”的“官军”来决一雌雄,看看到底是哪家更为强大。

    “众将如此,孤心中甚慰。既然如此,那就分派任务。明日出游骑继续试探陈文的虚实,不出意外的话,后天一早出兵与其决战。届时,白文选主中军、马进忠负责左翼、冯双礼负责右翼,孤亲领驾前军作为尔等后盾。另外,武大定、张胜,你二人选七千铁骑绕道后路,夺取沅州州城!”

    “末将等谨遵国主号令!”

    沅州州城现在是陈文的大营所在,粮草皆屯集于此,两军决战,陈文自然是要越过水的,届时后路大营被夺,军心必受影响,秦藩大军的胜算便会再上一层。

    孙可望算得清楚,更在于盘踞多年的他们对此间地理环境的了解程度远胜于初来乍到的江浙明军的自信心。

    第二天,秦藩大军的骑兵四出,与江浙明军在水西岸展开了大范围的骑战。秦藩兵力雄厚,称得上是倾国之兵而来,骑兵的数量实在不少,比之江浙明军的骑兵乃是有着数量上的绝对优势的。

    然而,经过了与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以及那些精于骑射的北方绿营的常年征战,骑兵战斗力的提升速度虽说是比不上步兵,但却也早已今非昔比。水西岸,明明是江浙明军的骑兵数量要少得多,但却始终在压着秦藩的骑兵打。

    “看来岔路口带来的损失不轻啊。”

    水东岸的沅州州城里,陈文站在一处小楼上拿着望远镜遥望远处的战场。他记得,从前西营的骑兵在各路流寇中也算是出挑的,虽说时间长了,生老病死,再加上伤残和战损,但也总会有新生力量的加入。可是现在,这骑兵的单兵素质,看上去好像几年前的江浙明军那样,无论是个人武艺、骑术,还是骑兵之间的配合,都显得颇为生疏和僵硬,看上去有些像是心理素质上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所致。

    “大帅所言甚是,看来四年前的伤口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愈合如初啊。”

    岔路口之战发生在永历七年,至今已有四年的光景了。这期间,李定国倒是在两广地区大战小战的很是打过一些,但是秦藩除了那次对柳州的不成功的突袭外,大战就只打过一次常德,还是以失败告终。兵力上甚至比此前还要更多一些,但是新兵却无法与西营老兵和那些改编的明军老兵相比,战斗力体现到了骑兵上面,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相较之下,江浙明军这几年从没有停止过与清军的作战,南方绿营、北方绿营、汉军八旗、蒙古八旗、乃至是满洲八旗,从来没有停止过,光是满洲八旗就交锋过三次,长期与战斗力强劲的对手作战,而且还能屡屡取胜,再加上操典的存在使得更为合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