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7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有今天的。

    “那便如辅仁所言。”

    比之陈文,郑成功显得有些拘束。其实这也难怪,如今大明中兴的势头几乎是陈文一手打出来的,他虽然打出了瓜州、镇江的两次大捷,对八旗军也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但却还是被陈文两蹶名王给比了下去。再加上他此前还与李之椿有过合作,以着郑成功的骄傲,二人甫一见面,尴尬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此番他却不得不来,陈文提出了合作的意向,对他同样是有利的。尤其是去岁刚刚经了那样的一场惨败,损兵折将,携带的大量军需、辎重也没能带回来,与陈文的合作对于尽快恢复实力是有着极大裨益的。

    二人联袂进入大帐了,麾下众将尽数跟来。泉州围城,郑成功专力负责城南和西面的晋江,在城北则是派出一支小部队作为张自盛率领的闽中师的补充。而在城东,这里是既定的主攻方向,陈文的金华师以及部分地方驻军的补充部队云集于此,郑成功则只是过来与陈文会面的。

    两位藩王坐定,麾下众将也是一一介绍。郑成功这边,甘辉、余新、万礼都已经死在了南京,城南的大营乃是由周全斌、张英等将负责,而随郑成功前来的,有林察、周瑞、陈尧策、刘国轩等武将。

    林察是郑氏集团的老人,当年曾在郑芝龙麾下带兵,后来隆武朝灭,郑氏集团星散,他没有降清,而是跟着苏观生他们拥立了绍武为帝,乃是绍武朝最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和武将之首;相较之下,周瑞是福建人,但却是鲁监国集团的旧将,周鹤芝的堂兄弟,不过就在陈文来到这个时代的前后,周家兄弟在温州三盘内讧,倒是没有兵戎相见,但其结果却是周瑞投奔郑成功,而周鹤芝投奔阮进,分道扬镳。

    至于后两个人,陈尧策和刘国轩都是降将,前者与周瑞是史上的厦门大捷的重要功臣,而后者则是郑氏集团最后的一员大将,就是现在还没有混出头,以至于陈文差点儿都没有注意到此人。

    不过说来也巧,刘国轩是后世某武侠小说中郑氏集团五虎将之一,陈文手里也有一个,如今正在这座大营当中。

    “这位是长安侯马信。”

    从台州的绿营降将,到如今的长安侯,马信也是屡立战功的宿将,很是得陈文信用。郑成功自然听说过其人,尤其是去年马信率领南塘营在松江府击溃梁化凤,有效的牵制了苏松地区的后续援兵跟进。虽然南京之战最终郑成功还是败了,但却并不妨碍郑成功和他带来的部将们向马信郑重其事的拱手一礼,表达一番谢意。

    “明日争取一战攻取泉州,酒今天就免了,明日进了泉州在城内再摆酒庆功。”

    陈文与郑成功并坐于上首,明崇左,陈文是亲王,郑成功则是郡王,是故陈文坐在左面,郑成功坐在右面。而二人的部将们,则按照各自的归属分坐于两位主帅的两侧。

    凑到一起低声进行了短暂的交流,郑成功虽然震惊于陈文的信心,但攻城战上面,陈文毕竟是名声在外。

    第一个在中国战场上拿出的棱堡,也是第一个攻陷了棱堡,用时更是短得可怜。再如赣州坚城,断送了李成栋、金声桓举两省反正的永朝第一次抗清**的守城名将胡有升在陈文面前连一天都没能撑下来。耿继茂是从他老子手里继承下来几员出自老东江军的宿将,但是相较陈文以及这支威名赫赫的江浙明军,却还是差得太远了。

    由于明日还要进行攻城战,宴会上没有酒,更没有女乐,干吃饭,哪怕是两军的厨子都拿出了看家的手艺,大帐中的众将们却还是兴致缺缺,几乎是吃过了饭食就各自回到所部带兵。

    入夜时分,陈文与郑成功对坐于帐中,喝过了茶水了,二人便交流起了一些各自的见闻,借此拉近了彼此间的关系。直到良久之后,陈文才开口说道:“收复南京,北伐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在此之前,尚可喜、耿继茂、郝久尚和马雄这些墙头草若是尽快清理掉,始终于心不安啊。”

    陈文有此一言,郑成功却没有说什么,如今江浙明军已经是南明各藩镇之中最强的存在,没有之一,即便是西营加在一起也无法与之比拟。这不仅仅体现在军队数量上,更重要的是陈文占据的江浙,其战争潜力远高于其他地区。

    郑成功只是点了点头,是表示赞同,还是表示听见了,他并没有明确的表达出来。而陈文对此也没有在意,继续对郑成功说道:“除了这些墙头草,孙可望那个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流寇也不是省油的灯。去年我帅军进攻杭州,他就在袁州与我军制造冲突。这几年使者来往,也是见多了其人的无人臣礼。不瞒大木,据我所知,此番西宁王西返,为的就是将天子从孙可望手中夺回来。”

    孙可望是个什么样子,郑成功并非没有耳闻,但是孙可望此前比之李定国的实力要远远强大太多,而秦藩更是楸枰三局的支持者。对那时的郑成功来说,无论是在成功率,还是因为战略的制定者钱谦益,孙可望都是要重于李定国的,哪怕姻亲关系的存在亦是如此。

    “哎,只恐伤到天子。”

    永是现在天下各路明军的共主,如果这根旗子被砍倒了,那么接下来各路明军又将陷入到争夺拥立大功,各自捧起手边上的宗室,继而陷入到无休止的内战之中。而满清,利用这段时间和内战对明军的损害,便可以重新恢复实力,再度获得席卷天下的可能。

    内斗是南明最大的内部问题,文官与藩镇、东林党与阉党、东勋与西勋、不同省籍之间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更别说是那些私人恩怨和**了。大势力与大势力之间的内斗,小团体与小团体之间的内斗,即便是陈文也曾在大兰山上被人排挤,在金华府遭遇过叛乱,直到内部制度成熟之后才拥有了并力向外的可能。

    郑成功的言下之意,陈文岂会不知,此番既然相见,总要把事情摆明了才能有接下来的合作。

    “确实如此,说句不恭的,今上的性子虽然比较,嗯,比较软弱,但是无论怎么说,现在大伙都已经站在这面大旗之下了。各自为政,总也好过各自拥立一个宗室出来,让鞑子占了便宜啊。”

    陈文的话里话外就是不拿尚、耿这样被逼无奈才反正的势力当明军看,郑成功也看不上他们,只是二人如今各自所处的位置,却让他还是听着有些不太舒服。不过陈文表明了他对永的态度,那么另一件事他就可以放下些心了。

    “辅仁前番书信中提到的鲁王西宫妃和世子荣哥,今次没有带来吗?”

    听到这话,陈文摇了摇头,继而说道:“出兵前预见了会顺利,但是没想到竟然顺利到了这个地步。西宫妃和世子还在金华,明天我便派人回去取接,尽早与鲁王殿下团聚也是一件功德事。”

    陈文此话一出,郑成功心头悬着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陈文没有带着荣氏和留哥,与其说是唯恐战争中有个损伤,不如说是他根本就没打算去见鲁王。而西宫妃和世子只要还给了鲁王,陈文就没有了一旦永驾崩而改为遥遵鲁王的筹码。至于其他宗室,陈文更早就表明了态度,那就是严禁他们返回封地,以免给分地找不必要的麻烦。

    “此战之后,福建大定,不过土匪、海盗应该还是不少,在下觉得还是让宗室们呆在中左所来得安全。说到底他们都是皇亲贵胄,四处乱跑一旦有个损伤,咱们这样作为臣子的实在是不好与高皇帝,与今上交代。”

    “大木所言甚是,正该如此。”

    宗室问题上达成了一致,陈文表明了不再遵奉鲁王的态度,郑成功投桃报李,也替陈文将封藩江西的藩王们控制在了福建。双方互惠互利,各取所需,这才是合作的基础。

    有了基础,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更好去谈了。陈文此番请郑成功前来,泉州是说好了送给郑成功的。

    原因很简单,郑成功的核心根据地中左所位于漳州和泉州之间,现在郑成功占据漳州,泉州方向却还是会受到威胁,只有漳、泉尽在其手中左所才会更为安全。除此之外,郑成功是泉州南安人,这份见面礼权当是郑成功去年替他洞穿了瓜州江防的酬谢,否则溃逃南京的清军根本不可能大量的被留在江南。

    为了达成此番以及接下来的合作,陈文此次进攻福建,水师并没有跟来,为的就是不去触犯郑成功在福建的制海权和闽海贸易的权利。陈文如今实力如斯,却能够主动示好,郑成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