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文如此,帐中众将亦是如此,唯有那三个使者却是一脸的苦痛,看样子都快急得哭出来了。

    “殿下有所不知,那萧贼丧心病狂已极,不光是我等三人,那贼说只要殿下不肯应允,他就让满城的八旗旗丁和城里面的八旗溃兵屠了杭州。他说那些八旗兵都知道落到殿下手里只有死路一条,所以都想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还赚一个,黄泉路上不怕寂寞。”

    一座上百万人级别的大都会啊!

    “用全城百姓来要挟本王!好贼子,他就不怕降顺过来,本王也会找机会把他宰了吗!”

    陈文勃然大怒,那三个使者登时便吓得跪倒在地,甚至就连陈文的口气并非是问话也没有来得及听出来,一个中年儒生就颤颤巍巍的说道:“回禀殿下,那贼说他不怕死,但他要为族人考虑,所以不得不如此。”

    “他不是不怕死,他是算好了本王不敢杀他!”

    假设萧启元真的投降,那么他将是第一个投降陈文的督抚级大员,千金买马骨,便是为了日后北伐,也要留着他用来给各地的满清督抚以彰显自身的宽厚仁德。毕竟陈锦是被家奴刺杀的,洪承畴则是个无人不切齿的货色,而蔡士英和宜永贵则宁死不降。

    沉吟了片刻,陈文重新抬起头,厉声向那三个使者喝道:“回去告诉姓萧的,我陈文信不过他,让他先把鲁王西宫妃和世子交出来,剩下的再谈。”

    鲁监国朱以海的西宫妃荣氏和世子留哥,皆是在舟山之战中被俘的。按照旧例,化名为陈氏的荣氏被金砺配给了他女婿的家奴丁守财为妻,世子留哥则被送给了一个叫做孙应科的人,成了此人的儿子。后来鲁监国得到消息,曾派人暗中持银来赎,结果被人揭发,反被押解到江宁处死。

    这件事情由于金砺的命运被彻底改变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所影响,西宫妃荣氏和世子留哥收丁有财这个跟着金砺守寡的奴才的牵连,于前不久暴露,被关进了杭州的大牢。只是案件还在审理,而陈文在杭州的密探从一些渠道得到了这一消息。

    三人没有多说,互相看了一眼,那个为首的老者便应下了这个差事,表示回城之后一定会向萧启元转达。不过陈文却还是特别提了一句,要他们务必一字不落的告诉萧启元。

    “告诉萧启元,本王幕中可不是没有见过西宫妃及世子的,叫他少跟老子耍花样。”

    ………………

    “陈文是在拖延时间!”

    “拖延时间?”

    身边的幕僚平日里只负责财计上的事情,而负责军务的幕僚则并没有开口现在,把出风头的机会留给上司,这是为人下属最起码的职场智慧。况且若是说的不对,也免得落人话柄。

    萧启元自是明白幕僚们的心思,但是好为人师是士大夫所免不了的,哪怕他还是个汉军旗的旗人。

    “趁野战大胜而兵临城下,但杭州如此巨城,陈文的大军总是需要时间准备的。别的不说,没有攻城器械,也是很难破城的。”

    “东家明鉴万里,学生拜服之至。”

    “听东家一言,胜读十年书啊。”

    马屁接连响起,但萧启元也只是微微一笑。“来人,把那几位牛录章京请来。”

    城里的清军分为五部分,其一,杭州驻防八旗残部;其二,援军溃兵;其三,重建的提标营;其四,重建的抚标营;其五,杭州城守营。

    各部清军,保存最完好的是杭州城守营,未经与江浙明军交战,清一色的老兵,也曾镇压过杭州的小股义军和抗税百姓,战斗力绝对要高于衙役。而提标和抚标,原本都是满清在长江以南少有的绿营精锐,可是几次三番的被陈文击败,老兵越来越少,对上江浙明军的畏战心态也越来越重,反倒是变得与城守营这样的部队五五开。

    这三支清军皆是绿营,总体数量也比较多,足足有上万的大军,但战斗力和可信程度却完全不能和那两支八旗军相比,哪怕是这两支八旗军都是陈文的手下败将,一个落到明军手里没有活路就足够他们拼命了。

    人已经去请了,其中的一个幕僚却向萧启元问道:“东家,那鲁藩的西宫妃和世子还放吗?”

    “放!当然要放,不过只放那个荣氏,世子还要留在咱们手里。”

    两个幕僚对视了一眼,登时就明白了萧启元的意图所在。西宫妃终究是女流,而且清白被下面的奴才玷污了,远不如世子有价值,尤其是在此子还是鲁监国存活着的最年长的儿子的情况下。

    “会不会是城外的那位想修复与鲁藩之间的关系。”

    “不好说,没准是为了把那个世子握在手里也说不定。”

    “二位先生说的都有可能,所以就更要把世子控制住了。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设法拖住城外的明军。”说到这里,萧启元想了想,继而补充道:“另外,还要盯住了徐家叔侄。他们给本官的感觉,不对!”

    ………………

    杭州围城开始,福建明军也展开了对南京的围城。自城头上观望,明军浩浩荡荡,哪怕只是号称,但是怎么看却都有着十几万大军的架势。

    城里的清军战战兢兢,绿营还差着,但所剩无几的江南江宁左翼四旗的八旗军却是恐惧的就差自杀来一了百了了。满城中的八旗家眷不是在哭天喊地,就是在求神拜佛,而那些八旗的兵丁和余丁们也打起了一万分的精神,一方面要保护满城,一方面还要监督城里的绿营,可谓是疲于奔命。

    导致了他们落到如今处境的首先自然是郑成功,不过份数敌国,清军杀明军,明军反过来杀清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由此一来,管效忠立刻就变成了人人唾骂的过街老鼠,尤其是还是个丧师辱国的死老鼠。

    南京城墙外郭号称一百八十里,实际有城墙的也达四十几里,而内郭环绕内城,亦有六十几里之巨。郑成功的大军抵近城下,各部便对其展开了围城,不过城池过大,若是将大军分散开来,就成了一盘散沙,无论内外皆可各个击破,所以郑成功的布防依旧是以各部分散出去作为支点,以作为主营的掩护。至于其他地方,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众将安营扎寨之时,主营的大帐内,参军潘庚钟向郑成功进言道:“大王,细观城内,必然空虚。可令四面攻击,齐倚云梯,此城必然可得。”

    潘庚钟是郑成功幕中重要的文官,与冯锡范的父亲冯澄世、陈近南的原型陈永华等人尚在伯仲之间。

    这个提议得到了郑成功的认同,可是正待他下令各部开始打造攻城器械之时,亲兵却前来报告,说是郑成功此前的手下败将管效忠,那个南京满城里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派人来求见郑成功。

    来人入帐,见郑成功高踞帐中,前脚刚刚进了大帐就一下子拜倒在地,四肢并用的爬了过来。

    “小人今日得见大王,实乃三生有幸啊。”

    使者的表现,郑成功和帐中的众将、幕僚们都很满意。郑成功前不久刚刚大败了管效忠,其人丧胆不说,就算是坚守下去,清军也未必有足够的兵力和坚守的意志。此间使者如此,必是纳款请降无疑。

    “禀告大王,小人的家主说了,王师到此,败将自当开门延入。奈何朝廷有例,守城者过三十日,城失则罪不及妻孥。现今城内各官眷口悉在北京,伏乞大王宽三十日之限,即当开门迎降。”

    果不其然,正是请降一事,只是这个条件却很是新鲜。不过,郑成功对此却是一副深信不疑的样子,下令厚加赏赐了使者,又对其威吓道:“本藩大军攻此孤城,不过是抬抬脚尖的事情。你家主人既然来降,本藩姑且准了其所请,乃是为了取信于天下。若是到了日子又违约的话,大军攻入之际,寸草不留!”

    甜枣加大棒,使者连忙下跪磕头,应诺了此事必告知管效忠,才返身离去。使者走了,待到没了外人,潘庚钟不由得将心中忧虑说了出来,只是郑成功对此却并不在意,并非是他看不到潘钟庚的疑虑所在,而是有了镇江一战后左近府县不战而降的前例,他需要考虑更多全局上的问题。

    “古者,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今既来降,又准其约,若骤然攻之,彼心不服。俟其不如前约,然后急攻,莫谓城内人心悦服,且使天下皆知我行仁义之师。况太祖皇陵在此,亦不宜震动也。”

    急攻转为等待请降,郑成功却并没有放松警惕,发令与各部严加防守,日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