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如陈文所想,报捷的使者在数日前就已经回到金华府,就连金华镇的水营在将军需装载完毕后也在前天紧随着陆路行进的增援部队启程出发。如此一来,整个金华府也只剩下各县的守备部队以及驻扎在义乌郑家坞镇的那半个东阳营。当然,还有刚刚接受招安,开始奉监国鲁王殿下为皇明正统的那支罗城岩白头军,不过现在的这支军队则换了个马甲。改叫做浙江巡抚标营。

    相比前往义乌、浦江时那个姓尹的团练总兵的不识相,招安罗城岩白头军的事情很是顺利,这和陈文与周钦贵等人始终在收编问题上谈不妥有着很大的关系。而曹从龙在了解过双方会面的详情后,更是几乎在同时便想明白了其中的矛盾所在。

    周钦贵等人无非是想要借着大小相制的祖制来保住对麾下将士的封建权力,不至于被陈文亲手训练起来的金华镇明军淹没,而陈文则是要将军权集中起来,保证事权的统一。这样的结果便是在金华明军围困下日渐衰落的周钦贵等人和他派去的使者一拍即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在生存下去的同时拥有比较高的独立性。

    在曹从龙看来周钦贵等人的要求并非无理。以文驭武和大小相制,这是保证武将不至于犯上作乱的基础。而陈文的企图却是要将权柄集中在他一人之中。如此一来,此人势必将会摆脱文官的控制,早晚会出大乱子的。

    关于陈文,曹从龙第一次听说这个武将的时候还是在舟山,王江派去报捷的使者在大殿上绘声绘色的讲述自陈文上山后那几个月的事情。

    一个受人之托报信的使者毅然留在了几乎全无幸免可能的大兰山上,通过谋划和编练强兵硬生生的在不可能中寻求到了一线生机。可是却在最后关头遭遇排挤和怀疑,最终导致了那场惨败。而就在惨败过后,还是这个武将,竭尽全力掩护百姓撤退,甚至不惜殿后于数倍于己的清军进行了那场几乎全无获胜可能的血战。结果却取得了一场数年未有之大捷。

    曹从龙清晰的记得,当时他和张肯堂、董志宁、张煌言等人一样,是如何的弹冠相庆,又是如何的吹捧陈文的韬略和武勇。至少在那时的他看来,陈文虽是武将,但却是王翊的部将,与文官集团有着天然的亲近,完全可以作为遏制张名振等勋贵的盟友。

    可是随着他怀揣着任务来到金华府,看到的却是这个武将在王江降清之后已经开始摆脱文官的控制。这等情况很是不妙,可若仅仅因为这个,曹从龙却也没打算过拿这个国朝新晋名将怎样,只要他愿意迎鲁监国登岸,摆脱眼下的困境,这个人还是可以作为朝中的政治盟友存在的,就像此前的王朝先那般。

    然而,这个武将却全无忠君之念,满脑子只有金华府这一亩三分地,全然不顾主上的困境,绝非忠信之人。此时此刻,陈文尚在围困衢州,等待已全无意义,也唯有他亲领大军光复台州才有机会迎鲁监国上岸。

    回到了原为巡按御史行台的浙江巡抚衙门,在这不年不节的五月里曹从龙竟然每天都能频繁的听到爆竹声,似乎从明军光复龙游县的消息传来便开始了。有钱人点火药的爆竹、烟花,没钱的则直接烧竹子,甚至更有大批百姓出城上坟,将纸钱撒的如北地落雪一般,似乎不这样做便不足以表达的他们喜悦之情,也不足以将这个好消息告知那些枉死的亲朋故旧。

    来到金华已有两月,曹从龙对于那场金华之屠和此后马进宝的横征暴敛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先是帮凶,后为首恶,马进宝被陈文生擒,金华百姓欢呼雀跃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若是长久下去,民心在武人而不在主上,也必是国朝祸患无疑。

    当前的困境,未来的隐忧,尽皆指向陈文。那么,无论是解决当下的问题,还是防患于未然,此刻便是最好的时机!

    唤来了已经安排在巡抚衙门做事的吕文龙,曹从龙虽然直到今天也不敢相信此人的推论,但是那等全无实据的揣测之所以会出现,却表明了在金华府的平静之下肯定存在着一些潜在的不满,而心怀着这些不满的人们便是他最天然的盟友。

    “吕主簿,府衙、县衙以及军器等司的各官已经到齐了吗?”

    站在这位浙江巡抚的面前,吕文龙早已知道会有此一问,只见他拱手一礼,继而回答道:“回禀抚军,各位同僚已在大堂等候。”

    听到回复,曹从龙抛下了某些已经不该存在的胡思乱想。

    “那就开始吧!”(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乱起(一)

    永历六年五月二十一,金华府城内府衙、县衙及金华镇所属文官蒙浙江巡抚曹从龙手招纷纷赶往子城内的酒坊巷。

    酒坊巷得名自戚家酒坊,作为金华酒的代表,曾经一度被写进《金瓶梅》之中,只是后世对于西门庆所喜爱的这种酒的出处尚存异议。不过嘛,这却并没有影响到酒坊巷作为金华府城最著名街道的地位,因为这里同时还是原巡按御史行台和金华守御千户所的衙门所在,以及后世太平天国侍王府的遗址地点,而现在更是有着临时的浙江巡抚衙门。

    匆匆赶到浙江巡抚衙门,一眼望去似乎卫兵已经彻底更换为新近接受招安的罗城岩白头军,只是他们已经奉鲁王为主,就连番号也已经变更为浙江巡抚标营,并不能再以义军视之了。

    只不过,对于这些已经看过了原大兰山明军和后来陈文所带出来的士卒的官员们而言,这些抚标营兵的素质实在堪忧,即无前者的严明,更不似后者还兼顾到了常胜之师的气势,曹从龙招安他们岂不是在靡费军饷吗?

    所幸这些东西还不归他们管,他们也没有风闻奏事的权利,更没兴趣触曹从龙的霉头,眼下慢慢等待开会即可。

    从第一个文官赶到,直到受招的众人几近到齐,金华府的知府孙钰才匆匆忙忙的赶来。金华明军眼下正在衢州和清军交锋,粮草耗费颇多,前几日水营出发时更是带走了大批军需,再加上夏税已经开始了,手头的紧急事务还没有忙完,真不知道这位不理庶务的浙江巡抚到底想的是什么。非要赶在现在最忙碌的时段召集众人开会。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众人的窃窃私语已经变成了公开的闲聊,甚至孙钰已经萌生了拂袖而去的心思,曹从龙和已经转隶至浙江巡抚衙门听用的吕文龙才从后堂走出来。

    这副慢悠悠的上官架子着实让在座的那些出身大兰山的官员们皱了皱眉头,以前王翊、王江在的时候,有事情从来都是尽快进行处理。就连陈文那个武将也都是那样,如此太平时节的架子实在让人不甚适应。可是不适应也没用,曹从龙是浙江巡抚,自然是有权利如此。

    双方见过礼,曹从龙便示意众人落座,随后便开始问询各官负责政务的处理进度和结果,以了解各衙门的实际情况。

    由于陈文出征,征地的事情暂时也停了下来,眼下金华府官员们最重要的工作无非是军需的收购和运输以及例行的夏税。夏税还是按照老规矩收取。加强检查管理,防止百姓被小吏盘剥便是了。而军需的收购和运输都有金华镇的军需官们参与,同时受到军法官的监察,虽说不甚快意,但时暂时也只能这样,毕竟金华明军底子薄,一战也输不起,有什么意见最好还是打完仗再提为好。

    见众人对于军队插手后勤大多表现出不满。曹从龙便借着话题说道:“本官记得王经略在世时,以及王江那厮还在的时候。政务一向都是文官负责的,这军需上面的事情怎么轮到武将插手其中了?”

    听到这话,大堂里登时便是一静,曹从龙是打算借题发挥,那也要等到陈文回来吧,难道只是提前预演一下。把文官们团结起来,以便等到陈文回来再行施压。这个可能性很大,只是这战队可谓事关重大,众人一时间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见众人尚在思索,已经效力于巡抚衙门的吕文龙便开口说道:“好叫抚军知道。此事源于前任巡抚被俘,五司无人有足够资历统辖其事,再加上金华镇的设立,军需、军器等方面临海伯靠着缴获和捐献便把架子搭了起来,才有今天这样的局面。”

    “原来如此。”

    这些事情曹从龙早已知晓,刚刚便是特意把这个由头引出来而已。此刻吕文龙已经把台阶搭好,他便继续把话题引了下去。

    “当初本官初来乍到,于政务不甚熟悉。今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