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陈文又修改了下结尾,希望能够比先前设置的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准。

    废寝忘食的忙了一天,吃过了晚饭,陈文带着忐忑的心情向打谷场走去。早上听吴登科提及,昨天陈文走之后,大伙尽皆沉默不语的散了,也都没有说什么,这让他对昨天的演讲效果更加质疑了。

    倒是今天,孙钰和孙铭兄弟也跟在陈文身后去听他讲古,这让他颇有些喜忧参半。

    大概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缘故吧。

    走在路上,村子里但凡看见陈文的人大多会对他指指点点,而其中的一些声音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你看,那就是昨天晚上讲古的陈先生,听说他好有学问呢。”

    看来还不错嘛。

    “原来就是他昨天说洪承畴睡了鞑子皇太后的啊。”

    妈蛋。

    果然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刚过去一天,就好像地球人都知道了似的,这桃色新闻的传播能力也太强大了吧。

    待陈文和孙家兄弟走到村口,只见打谷场里竟早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等候了,一眼望去,竟比昨天还要多。而且,无论是从村子里,或者是从别的方向,竟然还有人不断的往打谷场而去。

    只是一点,无论已经到了的还是正在赶来的,手里都拎着一根木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史前古惑仔集会呢。

    对此,陈文的心中也只剩下了哭笑不得,只希望他们不都是来听桃色新闻的。

    似是看到了陈文的到来,吴登科立即越众而出,一路小跑的来到陈文和孙家兄弟跟前,行了一礼,然后大声说道:“陈兄,昨天大伙听了您讲古后,都觉得您博学多闻,绝非常人。这不,今天大伙又都来了,还叫上不少熟识的兄弟一起来听您讲古。”

    陈文拱手回礼,他知道这里肯定有不少是吴登科的功劳,而且若不是他的话,昨天自己基本上也是冷场。

    走在前往昨天那个石磨的路上,不断有人向陈文行礼,诉说着他们对陈文的仰慕。而陈文也一一回礼,唯恐失了礼数,让他人觉得自己傲慢无礼。

    这是他在现代从来没有获得过的礼遇,也是来到这个是时代后一次获得如此的礼遇,而他相信,这亦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待陈文走到石磨前,吴登科示意众人将手中的木柴堆放在人群中央的位置,并预留了空地,准备在天黑之后点燃篝火。

    见众人重新落定,陈文便不再等待,开始今天的讲古。虽然此时依旧有人赶来,但是出于时间安排的考量,也只能如此了。

    只不过,不光今天新来的人要求陈文将故事重新讲起,就连昨天就已经来过的熟面孔也想再听一次。既然如此,陈文只得迎合众意,把岳飞的故事从头讲起。

    所幸的是,每次有人出现疑问想要打断时,都会被附近已经听过的人制止,然后低声与其按照陈文的说法解释,所以讲述的飞快。而且,陈文也没有再去讲浑河之战的故事。

    很快,陈文就将昨天讲过的故事又讲了一遍。接着,他便沿着黄天荡大捷继续讲下去。

    “在韩世忠和金军相持于黄天荡的同时,岳飞已经开始率部进攻建康的金军。”

    “建炎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岳飞在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告捷,史载,金兵横尸十五里。五月初,岳飞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扎营,在夜间以百人敢死队骚扰金军,金军伤亡甚大。于是,完颜宗弼决定放弃建康,准备从建康城西北的靖安镇向北岸的宣化镇渡江。”

    “见鞑子准备逃跑,岳飞立刻帅领骑兵三百、步兵二千冲下牛头山,大破金军,进据新城。接着又追至靖安,消灭了未及渡江的金军。此役,岳家军仅斩杀真夷就超过三千,擒获二十多名军官。至此,建康得以收复。”

    “绍兴二年,岳飞平定了作乱于道州、贺州的贼寇曹成。而这一战后,一个曹成的部将加入了岳家军,他的名字叫做杨再兴。”

    “绍兴四年春,岳飞上《乞复襄阳札子》提议北伐收复失地,其目标便是金人委任的傀儡,伪齐皇帝刘豫控制的襄阳六郡。对此大宋朝廷表示认可,但宋高宗又特别规定岳家军不得称‘提兵北伐或言收复汴京’,只以收复六郡为限。”

    “绍兴四年四月十九,岳家军自江州起兵北伐。五月初五,岳家军直抵郢州城下。第二日黎明时分,岳家军向郢州发起总攻。战斗异常酷烈,岳飞坐在大纛下指挥,忽然有一大块炮石飞坠在他面前,左右都为之惊避,岳飞的脚却纹丝不动。见主将如此,士卒皆奋勇攀登云梯,攻上城墙。此战杀敌七千余人。”

    “郢州收复后,岳飞决定兵分两路。由张宪领军攻随州,岳飞亲领大军直趋襄阳,与敌军主将李成决战。谁知那李成见郢州一日便被攻破,再无勇气据守,仓皇逃遁。五月十七,岳飞兵不血刃,凯歌入襄阳。五月十八日,牛皋与张宪合兵攻下随州,俘虏了五千敌军。”

    “此役,年仅十六岁的岳云,手持两杆数十斤重的铁锥枪,第一个冲上城头,为收复襄阳重镇立下了大功。所以,演义中说岳云是用锤的,又是谬误。”

    “哈哈。”经过了前半段的重新宣讲,新来的人在其他人的解释下,也渐渐的开始相信陈文的话了,即便陈文说出一些和他们先前听到的有所不同,也多是善意的笑笑。

    “岳飞出师大捷,让鞑子委任的傀儡皇帝刘豫分外恐惧,于是那厮急忙抽调大军,并请来了大批真夷,号称三十万大军,准备夺回襄阳。可是,立刻就被岳家军击败。见不能如愿,敌军只得固守邓州,以遏制岳家军北上的势头。”

    “七月十五日,王贵、张宪在离邓州三十余里的地方,与敌军数万人接战。岳飞又分遣王万、董先军兵突击,敌军大溃。俘金将领杨德胜等二百余人,夺马二百余匹,衣甲不计其数。只有敌将高仲带领残部逃入邓州,闭门坚守。”

    “七月十七日,岳家军收复邓州,活捉了高仲,斩杀敌军无算,岳云再次率先登城。邓州收复后,岳飞随即派遣李道前往唐州,并于二十三日收复了唐州州城。与此同时,王贵和张宪在唐州以北三十里,再次击败金与伪齐联军,以掩护李道收复州城。同一天,信阳军也被攻克。”

    “至此,岳家军成功收复襄阳六郡,而这也是岳飞第一次北伐中原。”

    “岳家军收复襄阳六郡是靖康之后,偏安江南的大宋第一次大规模收复失地。收复襄阳六郡后,岳飞积极恢复生产,整顿防务。很快,这里就成为了大宋北部防线的防御和进攻重心。而这里一直到了一百多年后才被后来的蒙古鞑子攻陷,大宋也在那不久就亡国了。”

    “建炎四年,也就是岳飞正在致力于收复建康的时候,洞庭湖匪钟相、杨幺裹挟饥民起兵反宋。大宋朝廷数次围剿,皆铩羽而归。到了绍兴五年二月,忍无可忍的大宋朝廷派出了岳飞统军五万进攻洞庭湖。”

    “绍兴五年四月,岳飞抵达潭州,贼众闻听岳爷爷至,竞相投降。到了六月初二,杨幺麾下大将杨钦归降岳飞,杨幺部众大多解体,只剩下他和部将夏诚尚且据寨自守。眼见于此,岳飞遣降将杨钦为向导,大举进攻杨幺、夏诚。很快,杨幺被俘身死,夏诚也被击败。绵延数年的洞庭湖匪乱被岳飞在两个月之内彻底平定。”

    “此战,岳飞收服两万七千余户,十万余人,得壮丁五六万人整编入军。与旧部共分为背嵬军、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等十二军,到了此时,岳家军军势大成。”

    这时,见黄昏已去,陈文便招呼着吴登科等人点起篝火。

    接着,他又继续讲述岳母去世、岳飞第二次北伐收复商州等地、第三次北伐成功守卫了襄阳等已经收复的土地和南宋朝廷内部主和派与主战派的矛盾以及岳飞第四次北伐中原中的杨再兴血战小商河、郾城大捷、颍昌大战等役。

    直到陈文讲述到朱仙镇大捷后,岳家军包围开封,准备直捣黄龙之时,夜色已经深了,可是打谷场内众人的热情却也到达了顶点。

    可是在这欢呼雀跃的场面下,陈文却知道,这个故事讲到了这里,英雄奋起逆转华夏命运的篇章已经结束,而属于英雄的史诗也即将落幕。

    “正当这十年之功,几近大成之时,宋高宗竟然下令班师回朝。岳飞鉴于已然完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