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哥是诸葛亮-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尚香在大事上从来不含糊,说到:“没事,你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我有嫂子(小乔)陪着呢。”

    诸葛均对小乔说到:“小乔姐,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带小孩子真是件辛苦事儿。”

    如果从孙尚香那里来论,诸葛均应该管小乔叫嫂子,可是诸葛均心里憋着坏呢,觉得叫嫂子太远了,就一直管她叫小乔姐。小乔第一次听他叫姐时,觉得有些唐突,但是看着他自然的样子,也没有反对,时间长了反倒觉得亲切起来了。

    她说到:“没关系,这里有这么多人帮忙,也没什么辛苦的,再说,这两个小家伙可爱极了。我看见他们就高兴。”她是真喜欢孩子,说起来眉飞色舞的。

    小乔说到这里,感到他们应该有话说,起身告辞了。

    夜色温柔。

    合法运动过后,诸葛均抱着孙尚香光洁的身子,说到:“香儿,你穿上旗袍和高跟鞋的样子,真是美极了。”孙尚香有些困了,迷迷糊糊地答道:“嗯,明天,我再穿给你看……”

    诸葛均忍不住问道:“小乔姐穿上好看吗?”

    听到这句不太合法的话,孙尚香立刻不困了,杏眼圆睁,吃惊地说到:“老公,难道你?她可是我嫂子呀……”(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徐庶分析了花园口战斗的经过,知道其中有高人指点,张鲁那里没有什么高人,此人一定就是刘备的军师庞统了。

    徐庶与刘备二人,说起来交情不浅。他曾经担任过刘备的军师,并为他推荐了诸葛亮。可是人是会变的,自从徐庶听说了新野灾民的事,他刚听说时还不信,认为诸葛均等人只不过是猜测。见到赵云后,赵云的证实,使他深信不疑。

    在许昌,刘备派人谋害诸葛亮的事情,他是亲身经历的,这次刘备又是偷袭了唐军。徐庶对他的看法已经完全改变了。因此,这次对阵刘备,他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徐庶是个认真而细致的人,所有战争准备工作在他的安排下,井井有条。

    这天,诸葛均已经得到了准确的消息,甘易的第二师还在,仍然坚持在花园口镇西南的旷野上。这已经是甘易他们被围的第三天下午了。能这么快到消息,还是得益于飞鸽通信。

    对于诸葛均和大唐来说,甘易的第二师十分重要。他们如果被歼灭,对于新生的大唐的士气将是沉重的打击,因此必须要救。哪怕救回来一个营,都可以宣称建制还在。也可以重建。

    焉耆至汉中的距离,全程约2665公里,实在是太远了。以骑兵行进速度一天不过百里的情况,即使派出轻骑,一人双马,赶到那里也得一个多月,实在是鞭长莫及。

    古代行军,正常每日行军以三十里为舍。超过一天三十里,叫倍道(急行军)。倍道的速度则视当时情况而定。步兵和骑兵没多大差距,主要拖累速度的是各类后勤辎重,就算是骑兵,除非放弃辎重轻兵而行。

    如步兵倍道急行,日行百里左右,而骑兵倍道急行,日行百五十里以上。急行军一两天可以,持续一个月不可能做到。例如,马要吃马料和干草,这些是要用马车携带的。马只吃青草不行,一是要占用大量时间,二是营养不够,马的体力跟不上,肠胃也会不适应。

    诸葛均只好写信给马超,让他无论如何设法营救。如果营救不成,让他设法通知甘易,大唐已经出兵营救,但是时间可能来不及,在合适的时机,他们可以自行突围。另外也只能祈祷甘易他们自求多福了。

    大军准备停当,就等着明天召开誓师大会,远征汉中了。

    诸葛瑾自从来到焉耆,因为旅途劳累加上水土不服,一直病着,现在才刚刚感到好转。听说了汉中的战局,又听说弟弟要出征汉中,他感到不妥,就急忙赶来。

    诸葛均正在与徐庶做出征前的最后检查,看看哪里还有漏洞。见大哥来了,急忙站起来,扶大哥坐下。说到:“大哥,你身体还没有好利索,有什么事儿你派人招呼一声,我过去就是了,还让你亲自跑一趟。”

    诸葛瑾说道:“听说你要远征汉中,就是为了营救你的被围的第二师,是吗?”

    诸葛均说到:“是。”

    诸葛瑾说道:“他们还剩下多少人?”

    诸葛均说到:“大约两三千人。”

    诸葛瑾说道:“小均,你要考虑清楚,要三思啊。”

    诸葛均说到:“大哥,你的意思我明白,我问你,这种情况,如果是吴王,他会怎么做?”

    诸葛瑾说道:“吴王是个理智的人,他不会去做没有意义的事。”

    诸葛均说到:“大哥,我明白了。这件事我和你想法不同,明天我会在誓师大会上回答你。”

    徐庶心里其实是赞成诸葛瑾的意见,可是他见诸葛均这样说,也不好再说什么。

    第二天上午,誓师大会在王府前面的广场上进行,除了即将出征的三万将士,赶来送行的官员,百姓总数达到十万人。站在高台上,诸葛均发表了流传千古的讲话。

    他说道:“有人问我,你们千里远征就是为了去救几千被围的残兵,不要说救不了。即使救回来,你们也会死伤更多的人,没有必要。

    我告诉他说,如果你是那几千被围的人中的一个,你会怎么想?

    我今天在这里庄严地起誓,大唐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子民。不要说是几千为国征战的勇士,就是一个普通的公民,无论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面对着什么样的强敌,只要他的利益受到侵害,他的安全受到威胁,他的尊严遭到践踏,他都可以相信,在他的身后站着大唐。

    大唐就是他的家,就是他最坚强的依靠,永远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他撑腰。我们要让大唐所有的子民,在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面对任何国家的人,都可以挺起胸膛,骄傲的大声说,我是大唐人。”

    在这一刻,在场所有的大唐人,心中无不涌动着一股暖流,热血在胸中沸腾。徐庶激动的胡子微微颤抖,站起身来,举起拳头,大声说道:“我是大唐人!”全场沸腾了,将士们和全体百姓一起高呼:“我是大唐人”,“我是大唐人!”口号声响彻云霄。

    来自其他国家的观礼的人们,心情也十分激动,无比羡慕大唐的公民。

    陆逊等人则深深忧虑,如果将来面对凝聚力如此之强,士气如此高涨的唐军,这仗怎么打?

    诸葛均这篇讲话,很快被千万人传颂,每一个大唐人都会一字不拉地背诵。无论哪一个年级的学生课本的首页,都是“我是大唐人”。

    在大唐形成了一股强烈的爱国风气,人人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国家空前团结。

    诸葛瑾这几年来,目睹着弟弟一步步走向辉煌,感慨万千,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吓了自己一跳。他竟然想离开东吴了。

    大军出征了。

    大军刚刚到达玉门关,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

第一百七十七章 马腾去世

    诸葛均带领大军来到玉门关,由于部队已经连续行军多日,十分疲惫。他决定休息半天,明天一早继续赶路。

    到了玉门关留守府前,诸葛均刚要进去,廖洪领着一个西凉军将领快马赶来。

    诸葛均一看,认识来人,是马超的表弟卫队长马宁儿。诸葛均心中一喜,刚要开口说话,忽然发现他头上缠着白布条,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马宁儿下马,见到诸葛均,哭着说道:“五爷(西北五虎排序),叔父(马腾)被曹贼害死了,表哥让我在这里迎你。要给叔父报仇啊!”

    诸葛均忽然想起,历史上,马腾就是大约这个时间死于曹操之手。自己怎么把这个事情给忘了。

    历史是有着自己的惯性的。

    一向以来,马腾忠于汉室,早期曹操控制朝廷时,汉献帝写下了衣带诏,约刘备、马腾等人起兵讨伐曹操。

    马腾在因衣带诏一事败露后,返回了西凉拥兵自重。上个月,曹操以提升马腾官职为由,召马腾入京[许昌]。

    这时马超正在西域,马腾的两个儿子马休、马铁等人认为不入宫是逆命;侄儿马岱认为曹操心怀叵测,入京有危险。马腾综合各人意见,还是入京参见曹操。

    马家各人也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只好小心行事。二子马休留守西凉。

    马腾带领五千人马前往许昌,马铁为先行部队,马岱押阵。大队人马在许昌二十里外郊外停下,通知曹操。

    曹操打算派行军参谋黄奎前去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