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极品国师-第6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需要你想办法拿下保安水门,届时我会乘船离去,你要保证我离去当晚,保安水门能为我打开,这一点,你能做到么?”

    “少爷放心,小的已经与城内各门守卫打通了关系,必定能够替少爷打开城门。只是小的不明白,少爷为何不选择竹车门,而要选择保安水门?”

    竹车门和保安水门都是距离望仙桥国师府较近的城门,而且竹车门较为偏僻,保安水门则是位于皇宫大内与望仙桥之间,守卫森严,秦天德从保安水门离去,比较容易被人发现。

    “越危险的地方就是越安全的地方。官家就算有所防备,也绝对想不到我会打算从保安水门离去,此事切记保密,千万莫要让他人知晓。”

    “少爷放心,小的知道了。”

    “二子,到时候你要不要跟我一同离去,我担心将来官家追查下来,会发觉你从中手脚,到时候反累了你的性命。”

    “这。。。回禀少爷,此事小的需要考虑两日,等到少爷将来定下离去之期后,告知小的,到那时小的在给少爷一个准确的答复,不知少爷可否容许?”

    秦天德双眼微眯,点了点头:“如此也好,我尊重你的决定。如今时辰不早了,我就不留你了,一面被人察觉。”

    着秦三领着秦二从后门离去,书房内又不安宁了。

    齐妍锦较为单纯,只以为是秦天德布置的手段,又有秦二配合,将来一家人平安离开临安十拿九稳。可是赵茜和秦朗却再次对秦二的忠心与否产生了质疑,归根结底就是秦二没有直接答应将来跟秦天德一同离去。

    城门每天的开关时间都是有着严格规定的,而且城门关闭后再打开,很容易引起旁人怀疑。假若秦天德真的在秦二协助下,从保安水门离去,那么赵昚绝对能够查出其中是秦二做了手脚,秦二性命堪忧。

    但是秦二却没有直接恢复秦天德的问题,没有直接答应跟随秦天德离去,这一点让赵茜和秦朗起了疑心。

    说白了,他们怀疑秦二是谍中谍。

    古人对踏入仕途的憧憬绝对不亚于今日无数大学毕业生对公务员招考的热情,秦二第一次答应秦桧监视秦天德,就是秦桧许诺将来赏他一官半职,而秦天德时候也替秦二谋了个县令之职。

    这种种迹象都说明,秦二是一个醉心仕途之人,而如今能够影响官员仕途的已经不是秦天德而是赵昚了,所以他们很怀疑秦二已经改变了初衷,不再是替秦天德暗中做事,反而利用秦天德派他接近赵昚这个机会,反戈一击,替赵昚打探秦天德的一切。

    对于这种可能性,秦天德思索良久,最终坚定地摇了摇头,信心十足的坚称,秦二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甚至都不加以提防,这让赵茜和秦朗气得不轻。

    齐妍锦向来在这种事情上没什么主见,因此赵茜打算拉拢岳银瓶一起说服秦天德,哪怕秦天德依旧不相信秦二可能被判,可能彻底倒向赵昚,只要秦天德能够生出戒心,小心用好秦二这个可能背叛之人就行。

    可是他们却发现,岳银瓶居然心神不定,根本没有听到他们在争论什么,气的赵茜一跺脚,带着秦朗离开了书房,自己思索对策去了。

    岳银瓶也心不在焉的离去了,就连秦天德都搞不清楚岳银瓶究竟在想些什么。

    目送齐妍锦回房,告诉齐妍锦今晚他会过去后,秦天德又回到了书房内,和衣闭目靠在椅背上,似乎睡着了。

    夜渐渐的深了,房内的烛火轻慢摇曳,见或偶尔发出噼啪之声,当烛火猛一跳动时,门窗紧闭的书房内陡然冒出了一道人影,来到书案旁,小心的剪下了一小截烛芯,这时候秦天德睁开了双眼。

    “时顺,今晚辛苦你了,你身上的伤怎么样了?”

    能够以这种方式出现在秦天德书房内的人,自然只有时顺。

    “多谢少爷挂怀,已经然大夫看了,也服了药,已无大碍了。”

    “他们,都走了?”

    “是的少爷,他们都走了。”说到这里,时顺的脸上露出了愤怒的神色,“少爷,他们也太大胆了,居然敢明目张胆的监视你,期间与小人照面数次,居然都面无愧色!

    是小人没用,当日替少爷寻来的帮手,如今大多都背叛了少爷,是小人该死!”

    “无妨,这不能怪你,他们也没有错,毕竟官家才是大宋的皇帝,我们都是大宋的子民,对大宋忠心,效忠官家,又怎么说错呢?而且,他们若是不监视我,我还会觉得不正常呢。

    你考虑清楚了么,当真决定要跟我一同离去么?”

    “少爷毋需再问了,小人主意已定,今生只听命与少爷,在少爷左右。”

    “好,既然如此,你听好了。自明日起,你不需要再在暗中保护我,而是专心养伤,尽可能将身子调理到最好,然后多准备一些蒙汗药,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要离开这临安城了。”

第六二三章 君臣彻底反目的导火索——迁都

    临安城,天色尚未透亮,皇宫内的大庆殿上,大朝会已经开始了。

    如今朝会上,宋朝君臣几乎个个都神清气爽面露笑容,颓废了多年,或许应当说从来就没有振奋过的大宋国威如今已经彻底打了出来。

    吐蕃丢失大片领土,还要对宋称臣,纳贡赔款;金国占领的大宋故土不但已经夺回,太祖太宗时一心想要收回的幽云十六州早已纳入了大宋版图,而金国已经无力抵抗宋军的威猛,若非朝廷有意将南军撤回,用残余金人锻炼在北方刚刚招募的新军,金国恐怕早就被灭亡了。

    至于西夏,那是由于秦天德的“作梗”,否则不论军事还是经济都大为衰退的西夏早就被灭亡了——秦天德曾经请奏赵昚,要求攻入西夏境内的吴璘、郑刚中、虞允文等将领将西夏参与向西北驱赶,不要将其全部歼灭。

    赵昚自然看出秦天德的用意,就是为了使得西辽与想要求得一块谋生土地的党项人开战,从而给宋朝赢得时间,能够消化新打下的原西夏国土,因此也同意了。

    现在被摆到众人眼前的一个话题是宋朝将来的迁都。

    按道理来说,迁都汴梁是常理,毕竟太祖当年就是定都汴梁,但是历史上不是没有例外,当一个朝代出现动乱,国都沦丧后,皇家血脉重整河山后,会选择另立都城,因此被改名为临安的杭州这个陪都,也成了相当一部分官员所坚持的建都所在。

    “启禀官家,臣以为如今汴京已收复多日,中原盗匪与金人残兵基本剿灭,如今官家应当命人重新兴建汴京都城,来日迁都还朝,祭拜太庙,告慰我大宋诸位先皇!”

    “郑大人此言差矣。启禀官家,微臣以为汴京不适宜在做我大宋都城原因有 :其一,汴梁城曾被金人贡献,徽钦二帝更是被金人所俘,受尽屈辱,龙气早已弥散,反观临安,自从太上皇定都于此后,我大宋国势日渐兴盛,如今更是出现了我大宋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足以证明临安乃是龙兴之所。

    其二,中原一带常年经受战火,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哪里比得上如今南方繁盛,钱粮税收充盈,官家自当选择临安,以加强对江南等富裕之地的控制,以利于江南税收能够容易运至京城。

    其三,金国废帝完颜亮兵败被围困与汴梁,**而死,汴梁皇宫也被烧毁,如要迁都汴梁,则需大兴土木,重新建造,耗费时日不说,必定会增加朝廷国库负担,这些年来朝廷连年征战,国库本就压力不轻,如今四方即将安定,朝廷需要大批的钱粮用于赈济百姓奖赏有功将士,实不宜在耗费钱粮大兴土木。

    还请官家明鉴!”

    主张还都汴梁的官员和主张定都临安的官员各持一词,虽有争辩,但并不像以往那般激烈,基本上都是点到即止,将各自的理由摆明,同时指出对方的错误指出,然后就是交由赵昚处理。

    赵昚对于这个话题一直不表态,直至今日,听到朝中官员再次说及此事,终于开口,不过却经话头丢给了秦天德。

    “国师,太上皇当年禅位之时,曾命你摄政辅国。如今迁都一事事关大宋千年基业,不知国师大人认为该当如何呢?”

    秦天德抬头瞄了眼赵昚,随意的拱了拱手:“臣如今已经老迈无能,在担不起摄政辅国之说,正在思考着何时将朝权全部交还官家,迁都一事,还是由官家做主吧。”

    此话一出,朝中官员顿时噤声凝神,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秦天德的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