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品封疆-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炎卿没想到事态居然能这么演变,忙趁着没进一步恶化,摆脱那女人的纠缠,几步闯到大门处。一个带头的捕快将手中的水火棍一横“站住,你要做什么?把来意说明,我再放你进去。”

    “好说好说,在下乃是特意求见林太守,有一要事要与太守面谈。具体情形,只要见了我的名次和文书,太守就都知道了。”趁着递文书与名刺的机会,他将五两碎银子塞了过去,那位衙役将银子一掂就知分量,脸上模样一变“原来如此。我说大老爷怎么今天一天都在念叨有客要来拜,原来等的就是阁下,快快请进,咱们大门里面说话,免得被外面的杀坯冲了运气。”

第十四章神机妙算

    过大门到仪门,仪门处却有二十几个差役守卫,手中拿的都是泼风钢刀,比门首处的戒备更严,即使有那差役领路,却还是碰了壁。

    “大老爷有话,不见外客。这位书生若是有事,不如说出来,由我们给你带个口信就是。他老人家发下话来,我们弟兄可是不敢有违,一个不留神,被打断了双腿,又找谁去说理?”

    李炎卿轻车熟路,取了十两银子送过去,那仪门的衙役武艺虽高强,却敌不得这银弹之威,立刻改换模样,将那守门的衙役一推“速去外面守着,被那些杀才冲进来,倒是你担,还是我担?这位公子由我带着就是,与你没什么相干了。”

    过了仪门,进了正堂前院,见大堂居中,左右有推官、经历二厅,大堂外沿一溜卷棚廊屋便是府衙六房所在。绕过正堂来到后院宅门,这就接近了衙门里最核心的地方,师爷,老爷,就都居住在此。这里的门禁,比起大门和仪门的更为尽责,足要李炎卿破费了二十两银子,才得了通传。

    不过这钱花的倒也值得,这门子得了银两,行动就飞快,先是进去通禀,不多时就飞奔而出“原来是香山县刘大老爷到了,小人有眼无珠不识真人,还望大老爷莫怪。我家大老爷吩咐,有请您老进去回话。”

    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小小的门子虽然自身是个奴才,可是他却是知府的奴才,且能担当门子,必然是心腹爱将,李炎卿哪敢真把他当一下人看待?忙自说着不敢,随着门子进去,来到客厅,与广州知府林守正相见。

    这林守正今年六十开外,也上了几分年纪,倒是个和善的老人,也没什么架子,与李炎卿闲扯了几句家常,又问了问京师的情形,听他答的滴水不漏,心里先信了五成。

    接着,又看那三封书信,分别是吏部尚书郭朴,礼部尚书李春芳以及新晋文渊阁大学士高拱的落款,更是不敢小看。他上了几岁年纪,怕看文字不大清楚,唐突了三位贵人,特意拿了一副水晶眼镜戴上,仔细观瞧,至于那部照、告身,倒是懒得验了。

    这三位贵人,位高权重,总揽全局日理万机,自不可能万事亲历亲为。刘朝佐虽然是大明朝难得一见的奇才,足可为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但终究只是个七品地方亲民官,不是什么封疆大吏。

    这种举荐书信,自然不能分了三位大老爷的神。都是门下子侄、亲信或是如夫人代劳,不过这落款处的私章,却是如假包换的真货。

    当初刘朝佐找李炎卿借钱,除了打点吏部以外,主要就是要买这三封荐书,否则空有告身文书,这官可坐不稳当。林守正见了三封书信,就晓得眼前坐的这个英俊少年,必是大明朝未来的栋梁之才。

    他告身上写的原籍是江西,可看这推荐信,他与三位老大人又都成了同乡。一个人同时拥有江西、河南、扬州三个籍贯,与大江南北的三位大佬是乡党,这样的不是人才,什么样的人是人才?这个举人,可是小看不得。

    再说眼下香山的局势,他不来还真不好收拾,当下脸上笑意更浓“刘世兄,你这一路上舟车劳顿,想必是辛苦了。不过我还是要说你两句,你既是一县父母,就该以子民为念。香山百姓盼望贵县,如顽童盼父母,似禾苗望甘露,早来一日,民心便可早一日安堵,晚到一日,黎民就要多受一日煎熬,你来迟了,来迟了。”

    林大老爷是浙人,这两句来迟了说的百绕千回,大有后世越剧风范,让李炎卿差点忍不住叫好。“林翁,下官方才在大门之外,见了一群无知愚人,啸聚衙门之外,大呼小叫……”

    “你都看见了啊,那便省的老夫多说什么。这都是你前任干的好事,自己一死了之,却把个烂摊子甩给本府,你可要引以为戒,行事上,谨慎谨慎再谨慎,不可有丝毫马虎,否则的话,这就是你的前车之鉴。”

    “下官不敢。只是有他们在外面,下官却是不好上任。地方上,若是已然有了民变,下官只怕初来乍到,难以弹压局面,到时候闹出大乱子来,反而损了林翁您的尊严。”

    他这话还是想把责任分清楚,免得将来背黑锅。要知地方官任上出了民变,是一大过失,搞不好是胜固无功,败则摘印的大劣迹。大明的官员怠惰,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有各种奖惩制度在那,大家一计算就会发现,干的活多错的就多,搞不好就摘印罢官。

    相反,要是什么都不干,还能保一个平安,无功无过,至少位子能保住,说不定还能落一个无为而治的好名声,因此干活的也就越来越少,不干的越来越多。李炎卿虽然还没练到那么高的境界,但趋利避害还是懂的,这万一香山有民变,自己还是不要去做官比较好。

    林守正忙道:“刘知县,你多虑了。因为香山目下无官,百姓的事情全都处理不了,以至于人心惶惶,加上前任行事多有不检之处,才有些妄人跳出来,行些颠倒伦常之事。不过他们充其量,也不过是叫两声,喊两句,闹不出什么大风浪,若真是起了民变,老夫早就发公文,调动官兵前往弹压了。现在终不过是些百姓滋事,有那些衙役在,料也无妨。你只管安心上任,把你份内之事处理好,老夫等到考绩的时候,自会为你多多美言,让你早日升迁。你年不过二十,就已经中了举人,他日前途无量,只要用心办事,日后自当前程似锦,千万不可自误。”

    “多谢林翁栽培,只是眼下外面聚着那些百姓,下官想上任,怕也不大方便。若是被他们缠住,不是失了咱们为官的体统么?”

    “你放心吧,他们待不住,天不黑,他们就得出城回香山。城内有个云来客栈,最是安静,你在那住上一晚,明天上任,保证彼此碰不到面。我也派下人去,跟香山县那面打个招呼,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就是。”

    “林翁果然神机妙算,连这些人闹到几时都算的清楚,佩服佩服。”

    “这没什么算不清的,今日是城内的大集,这些人本是来赶集的。卖了东西却又不想交税,就来府衙门外闹上一闹,税课司那就不敢收他们的门摊钱和商税,这已经不是第一回了,你到任之后,须得严加约束,不可让百姓再这么胡闹了。再有,你香山县的夏税已经没交,秋粮可要催一催,虽然是下等县,一年也是两万石的上解,该交的钱粮,也是要交的,否则府里拿什么开支?”

第十五章小人林晚荣

    说完了正事,林守正端茶送客,李炎卿不好再留,只得告辞而出。好在之前他大撒金钱,积下了善缘。

    那位守宅门的门子为他开了后门,送他出门时又道:“刘大令年轻,估计是初次做官,不过也不必过分担心,官场上的事,小人也懂得一些。我家老爷虽然话说的厉害,但是那是他职责所在,不说不成,你不要太当一回事。香山欠税不是一年两年,积累欠粮二十几万石,银子也欠了万两有余,哪能全背到一人身上,到时候想办法疏通疏通,也就过去了。小人与我家老爷身边的马朋友有些往来,到时候也可代为牵线搭桥。小的名叫林三,老爷说我将来必会发达,特意赐了个名字叫晚荣,千万记牢了。”

    李炎卿被这名字吓的魂不附体,暗中为自己的老上司的女儿和如夫人祈祷,又取了五两银子过去,那位林三哥欢喜道:“看您这出手阔绰的,将来的前程肯定错不了。我家老爷是不是跟您推荐云来客栈来着?那里千万住不得,只因我家老爷占着两成干股,它的酒饭房钱,都比别处贵了一倍,不核算。我倒是认识一家店房,掌柜是城里出了名的厚道人……”

    李炎卿当晚,随便找了个小店凑合,一边盘算着到任之后该当如何施展拳脚,征收赋税,一边盘算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