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9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责发米的船工眉头已经皱了起来,他不是怕麻烦,只是大唐有大唐的规矩,用秦王殿下的话说,我们可以把倭人当牲畜去用,但答应的工钱,应该发的赏赐绝对不能少,这不是对倭人的信用,而是身为大唐人的傲气,大唐人为自己的信用负责。

    无奈,这船工叫人从船上搬下了许多零碎的小东西。

    专门有一个懂倭语的对这倭人解释,他可以领到多少东西,就算不要米,也可以换成其他的。

    “下一个村子。”

    几乎每一个村子都有那么一两个拿到比普通人更多的米。

    超过普通人的那些,少则有五包,多的有上百包米。

    “头,那个倭人想要两个罐头,还有上次的香饼一些。再要一匹粗麻布,还想要一根针,一些线。”

    “针,给他一包。”负责发米的船工很随意的摆了摆手。

    针这种东西,靠铁匠打,然后再磨,可是一个很不容易制作的小东西。而且真正的好针都是钢的,所以一根针在飞鸟时代的倭岛,那是贵重物品。

    就是放在武德年前的大唐,一根钢针也值两文钱呢。

    可现在,工业化生产,有专用的冲压机,以及滚磨的机器,十根一包的针才要一文钱。

    当那一位满脸堆笑的接过他要的东西,竟然跪在地上给发米的船工磕了一个头,这才招呼着乡亲帮着把东西抬回去。

    下午的时候,另一个**出现了。

    “长安暴雨下了三天,秦岭修路的工地上第一个扛着沙袋,冲上去。并且及时用油布盖住了水泥堆那漏雨的部位,秦岭工地大管工特别加赏。”

    旗帜性人物。

    这是最初李元兴提升席君买用的方式,这一招在大唐上层的圈子时已经有许多在使用了。

    为了收服倭人,自然要选择出一个旗帜性人物。

    一百包米、一匹普通的丝绸、两匹细白麻、精致的鞋子两双、衣服两身、水果罐头两个、肉罐头两个、赏钱三千、外加一个卷轴。

    “赏钱留下吧,这钱币可以换许多大唐的商品。这个卷轴要拿好,这是你们家的通行证,未来一年之内,凭这个卷轴家里可以有三个人去长安一游,也可以去工地探望。所有花销都由我们负责,想买些东西,这三千钱可以买不少,凭这个卷轴可以用大唐的物价,不需要加异邦税。”

    去大唐,可以探望工地上的家人,还可以一游长安城。

    这个赏赐震惊了所有倭人。

    前面船工在继续着他的工作,而靠近船的位置,有几个大唐人已经聚在了一起。

    “头,查清了。好几个商人都来自大和国都城,还有许多人在不断的打听着咱们的事情。从这个情况上看,大和国已经注意到了咱们大唐。这一次打了赏,怕是很快就会被大和国那边知道,看来有必要派人去一次他们的都城了。”

    为首的那个低着头:“以什么理由去呢,咱们想混进去也不容易,咱们最低的一个,也比倭人高半头,混进去不容易。”

    “那么,靠收买倭人怎么样?”

    “时间紧,万一收买的不可靠怎么办?”

    几个人在低声商量着应对大和国的办法,同一时间,就在码头外一处草料堆旁,几个倭人也在讨论着。

    “内海这周边几国,几十个领主都和唐人有来往,许多人还花大价钱买了许多唐人的武器。他们领地的人在唐人按这样算来,每个月少说也有几十万石米,他们有武器,有粮食。难免不会和出云那里一样,和王城对着干!”

    “出云已经很麻烦了,要是这内海这里再反叛了,会是大麻烦。”

    这时,码头上又传来一阵阵欢呼声。有一个倭人过去一打听,却是大唐人让架锅作饭,每个来领米的打赏饭团两个。

    这一阵欢呼还没有结束,又是一阵阵欢呼,原来又出现了一个超过三十包米的赏赐者。

    倭人为首的探子脸色阴沉:“你们盯着,我回去上报圣德太子!”(未完待续。。)

第826节 倭人锁国

    倭岛大和国都城。

    距离发粮已经过去数日,探子将收集到的众多信息整理之后,送到了都城。

    倭人大和国这个时代,历称飞鸟时代。是一位女天皇,名为推古天皇。在这位推古天皇执政前期,任命了用明天皇第二子,圣德太子为为摄政。

    这位圣德太子也是一位人杰。

    他大力引起华夏的文化、政治、工艺等各种可以提高倭岛社会发展的先进知识。推行了全新的冠位十二阶与律法十七条。

    可以说,这位圣德太子是中兴倭国的一位功臣。

    密探将两年来收集到了所有的资料交给了圣德太子,圣德太子则真正入王宫去找推古天皇。同时也招集了倭岛大和国重要的权贵。

    “我们倭人,花了几百年时间学习华夏的文化。在十几年前,还派出了大量的遣隋唐史。可自从隋亡,大唐兴之后,我们与唐人的交流变少了。上一次派去大唐的使节团,这已经过去两年了,各位可知道如何?”

    圣德太子的视线扫过四周,却无人回应。

    “正副使以及数位官吏,过的如同奴仆。留下的所有人,不足十人。其余人呢?”圣德太子反问了一句之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其余的人已经是以身为唐人为荣,他们不准备回来为我大和族效力了。”

    “往年也有留下,没有回来的。”有一个权贵接口说道。

    “这次有所不同,就我派出的探子回报。大唐已经不允许任何工匠将技术教给我们倭人。长安城你们知道,洛阳城你们也知道。长安到洛阳只需要几个时辰的时间,唐人用一种名为吞火龙的钢铁机械可以拉动数十万石的重量,在精钢的轨道上跑的飞快。这要多少精钢,我们倭岛一年的精钢产量,也顶不上大唐一天的。”

    圣德太子说到这里,却引起一只唏嘘之声。

    “大唐繁荣,远不是我们大和国能够相比的。我们大和国也不敢与大唐为敌,我们大和国在前隋的时候,四征新罗。我们与新罗也难分胜负。可大唐一夜之间就灭了高句丽。新罗,百济。所以不可为敌!”

    “你有何建议?”又有权贵问道。

    “不是建议,而是我们必须作出选择。眼下出云的一条家已经叛变,内海各城与大唐来往密切。他们有偏向唐人之心。仅最近四个月。我们倭岛就有超过十五万人远赴大唐作工。大唐给这些人家中每月送来的米,就能堆成山。”

    圣德太子说完,命令人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发下去。

    足足一个时辰的时间。大和国王宫之中只有不断翻着纸张的声音。

    这些纸是来自大唐的,花了高价买的大唐的纸。

    笔也是大唐的,墨也是。上面的文字,也是汉语,因为倭岛根本就没有文字。真正需要记载的时候,用的只能是汉语。

    “唐已经在影响着我们大和国对倭岛的统治。一但所有的领主都偏向大和国之时,那么我们的天皇将无立足之地。现在有十五人去了大唐,将来就会有一百五十万人去大唐。然后会有许多所谓的大唐贵人来到我们倭岛,他们只是普通的平民,却拥有着高于我们贵族的地位,长此以来,我们大和国将不存了。”

    圣德太子说的完全没有错。

    李元兴就是这么打算的。

    “封港,关闭国门。将唐人挡在外面,集中所有的力量,清除出云的叛乱!”圣德太子向推古天皇进言,换一句话说,以他在倭岛大和国政治的影响力,他这个已经不是进言,而是结论了。

    十天后……

    大唐皇宫之中正在喜悦与紧张的双重气氛之下,就是李元兴都亲自来了长安城。因为这一天是长孙皇后临盆的日子,已经起好名字,未来可能就是大唐之主的孩子既即将出生,这对整个大唐来说,都是一件极要紧的事情。

    秦琼非常清楚今天是什么日子,可他却不得不递表请求进宫。

    “叔宝呀,来来来,先入席。”李二满脸的笑容,倒是象头一次作父亲时的感觉。自古传说,一个怀胎超期的孩子,必然不是普通的孩子。不能正常生产的,就是上天不许。能够正常出生的,这就是上天赐福的。

    秦琼抱拳一礼:“圣上,秦王,出了件不大不小,但很麻烦的事情。”

    “不大不小,很麻烦。哈哈哈!”李二爽朗的笑着,然后一指李元兴:“麻烦的事情去给五郎讲。”

    “倭人与我们亲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