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7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曌也不想留在这里了。

    李二与李元兴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上都督都是按照以前的想法,光是路上就要花上十多天,再加上回去,然后等着召见等,所以至少给自己安排的时间就有三个月,大半的上都督安排下的时间都是过了新年再回去。

    他们既然来了,肯定有许多的事情要讨个结果了。

    仅税赋、教育、府兵、技术分配与工坊投入这五项,他们就一定要争出一个高低来。

    李二与李元兴,带着武曌刚刚离开会场,陇西道与河东道两位上都督就离座,面对面的站着,眼睛没有丝毫回避的看着对方。

    几乎是同时,两人开口:“丰州属于陇西(河东道)”

    对视一眼之后,两人又把视线转回到了萧瑀身上,他可以说十二道加上京兆最特殊的一位。威望极高。

    可没等他们开口找萧瑀评理,河北道上都督就找上萧瑀了:“建安最初是划到我河北道的,现在就算归还你辽东道,但新城沈阳却是我河北道的财力物力人力堆起来的,此事必有一个说法。”

    “秦王殿下心中其实已经订下,第一个水坝的位置却是在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三道交界处,你河北道占的最少……”

    成!几位上都督竟然盘腿坐在地上,拿起地图开始争论了起来。

    当然,也有友好的。

    李神通坐在冯盎旁边的椅子上,小声说道:“冯公安好!”“李公安好!”

    两人相互一礼之后。李神通又把江南道上都督叫了过来。然后说道:“某在淮南道,已经命令所有珍珠的定级、标价。我们三道都有珍珠产出,如果商人们相互压价乱了生意,咱们三道的税收都会收到影响。济州岛、半岛的珍珠。至少也要在一年之后才会有。某已经汉王、荆王、还有老程家商量过了,只要不出格,他们按我们的这边商量好的标准走。所以总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标准!”

    “此事大善!”冯盎表示支持。

    “江南道也支持,泉州的珍珠估计明年开春就会有第一批了,先订下一个标准,确实是一件好事。当然,我江南道的意见是,整修运河之事,也是为岭南、淮南得利,所以不能让我江南道来撑。”

    冯盎是将军出身,各种事情最直接,最痛快。

    “某不擅长搞这些事情,不过某带了几个干吏。珍珠定级的事情某手上一名干吏已经准备了文书,原本是打算上报秦王府的,既然两位有心,应该详细计划一下。关于那运河之事,某是支持的,但细节方向,某不懂!某只是知道,岳州、衡州、潭州、郴州、昭州再到我广州城这一条,是要的!”

    两位上都督一听这路线,就知道冯盎把两个州说反了。

    不过不要紧,这一条水路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再往上,岳州再到江州,顺长江到杭州,内运河的运输能力会增加上百倍,这远比用人抬车拉强多了。

    “那某先说说!”江南道上都督也找来一份地图,开始商量。

    李元兴与李二坐在书房之中,正准备松一口气,等着吃午餐。高公公带着人进来,却没有抬午餐来,而是一箱纸。

    “圣上,殿下,这是早上的会议纪要,全是重要的部分。”

    “一早上,就这么多?”李二有些意外。李元兴倒是笑着说道:“本王却是知道,大唐的官员都挺节约纸的,写了这么多他们倒是大大的浪费了一次呀。”

    李元兴说错了。

    大唐的官员还真的是非常节约纸,这些内容他有一半都需要认真思考才能理解,另一半直接就不用理解了,需要找人翻译了。

    关于冯盎与李神通等人的珍珠定级建议,那么复杂的内容,竟然只有十八个字。李二是看懂了,这些人把重要的部分都写在这十八个字里了。李元兴没看懂,只知道珍珠定级之事,他们三个人都认为好。

    李二除了李元兴看懂的部分,还知道,定级分为海、湖两大类,以颜色、大小、形状再分数个小类,然后再根据每个品种细分,这就又有光泽、圆润等考虑了。

    比如说,这十八字中,光滑亮,在李元兴看来,就是一个词。

    在李二看来,这就是光泽,圆润,美观程度的三层意思了。

    武曌给了李元兴一个鄙视的眼神之后,催着高公公赶紧去准备午餐,因为她饿了。(未完待续。。)

    ps:  河蟹现。这几天压力不小,从开篇开始检查,就怕有什么吸引神兽河蟹的词句。

    总之,更新不会少,再累再辛苦,写手就是吃这碗饭的。两更不会少,累死也不会少,更不要说断更这种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情了。

    大伙安心看。

第728节 秦王府新人新计划 一

    吃过午餐,李元兴让陆毛锋去安排,请了秦王府几位新任的官员跟着他一起去天池,皇学院挑人,秦王府至少需要增加三十至四十人,从备选的官员之中挑人李元兴没有去管,这些交给韦挺就行了。

    可皇家学院挑人,李元兴却有些不放心,所以打算亲自去看看。

    当然,这也是给皇家学院的学子们一个信号,优秀者还有更好的出路。

    裴喜还在辽东,回来至少也要在一个月后了,陆毛锋兵部调职也有些手续要办的,而且没有交接之前他也不会立即就离开。

    倒是房玄齡、韦挺等人立即就到秦王府报到了。

    轻车简从,李元兴到皇家学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左右,上一界的学子,还有这一界没有入学的,正在等成绩的学子都对秦王殿下再一次来到皇家学院极为好奇。

    “殿下,考卷批改完毕,至少还需要五天时间!”刘政会没等李元兴发问就先汇报。

    李元兴问道:“去年的学子当中,有特别优秀之才吗?”

    “有,但特别出众的,要看殿下怎么评价了。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极少,但在某一个方面优秀的,却是有数百人之多!”刘政会接管皇家学院并不算久,去年也才是头一年初次招人,人数远远比不上今年的招生。

    作为新任秦王府长史的韦挺对刘政会说道:“刘院长,殿下的意思是挑一些人补充到秦王府之中。有些杂事总是需要有人去处理的。当然,在秦王府比起皇家学院来说,却是辛苦的多,而且表现不好也是会被赶出来的。”

    “本院以为,没有人会拒绝这次机会。”

    “本长史以为,还是给学子们一个自己选择的机会,如不愿入秦王府的,也是自己的选择,大唐总不能让人连这个选择也没有!”

    刘政会与韦挺打起了官面文章,谈好之后。皇家学院正式开始放公告。

    大量的个人资料被送了上来。这些资料有去年入选的,也有今年考官认为极优秀的,甚至还有几份是从次等学院之中挑出来了。

    这次等学院,就相当于现代的预科。就是年龄。学识都没有达到入考皇家学院的程度。但学识上已经非常接近,所以放在次等学院。

    岑文本与高季辅、王珪三人先过目,然后挑优秀的交到温彦博、韦挺、房玄齡手中。最后再挑选非常优秀的交给李元兴看。

    “人才不少!”李元兴随手把一份放在左手边。

    这是第一份放在左手边的文档。陆毛锋看了一眼,冲着旁边亲卫念了一个名字,门口的亲卫高喊一声:“清河崔氏。崔杰!”

    崔杰,字长风。是崔壹叶的同族堂弟,崔君肃都非常喜欢的崔氏优秀子弟。

    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崔杰先是对周围的同学一礼,然后对自己的导师一礼,这才整理衣襟向着李元兴所以的正屋门前走去,等候秦王殿下的亲自面试。

    崔杰走到门前的时候,亲卫又在喊名:“关中柳氏,柳姡А⒘由郏╯hi,字意:盛大、红色等……)”

    听到喊名,众学子之中出现了轻微的欢呼之声。

    李元兴在屋内听到这欢呼之声,也只当是同学之谊吧,没当回事,又把一份个人资料放在左手边。

    “关中长安县杜氏,杜荷!”

    又是一阵欢呼声从屋外传来,这次的声音却是明显多了几份稚嫩。

    房玄齡拿起李元兴那份资料看了一眼,轻声说道:“这是杜公幼子,年龄只有十五岁。殿下是不是另行考虑?”

    “房公的意思是,他年少,还是让本王避嫌。再或者就是,选他不太公平,因为杜公与本王私交极好,所以应该另选一人。”李元兴倒是没有避讳什么,直接就问房玄齡真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