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老者都没有开口,那位继续念:“五月初五晚,一军校要求上报村中人口数,村中存粮的情况,村人拒之!”

    “五月初六,村口煮粥,粥香诱人,军士退离千步。”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者的眼圈红了,起身向李元兴施礼:“老朽代全村向秦王殿下赔罪,无知愚民不知秦王仁厚,不知大唐盛苠,不知我大唐军士之德!”

    李元兴感觉心头有些疼,他不怪这些百姓,只怪曾经的世道太坏。

    “五月初七!”老者的声调提高了许多:“五月初七,全村离家。赴县城,青壮者入编运粮队与除蝗队,运粮队赴汾水码头参与运粮。老弱者留在县城接受救助。些许闲汉不务正业,实为我三晋之耻,以责令各族宿老责罚。”

    “五月初七,唐军开始放火烧村田,灭蝗。”

    老者的声音几乎已经是在大喊了:“五月初八,粮种配发定额公布。各县大族宿老联名上书县公,闲汉不罚,人心不公。闲汉无种,省得浪费。灾时为乱者,流放千里。”

    “殿下,五月初十。各村就可陆续带着粮食与种子回村,每村派出最优秀的农户学习新粮种法,最晚五月十八就可再次下种,秋收亦有希望。”

    李元兴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个州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这时,每个老者都拿出一个卷轴来,每一个都感觉很粗。

    “老朽先来!”这个老者开口之后,其余的人将卷轴放在自己的面前。那位老者打开卷轴:“五月初四,赵平村东赵三家老少六人进山挖野菜,夜无归。唐军无名军士十人夜入山林,救回滑入沟中赵家两人,将赵家老妇背回。”

    “五月初四,河西村东李家族兄弟六人,下水抓鱼,落水两人。无名军士七人,找寻三十里河道,救回落水之人”

    “五月初四……

    光是五月初四就念了已经十几条了,都是些很不算惊天动地,甚至不算是值得留名传赞的小事,可一笔笔,一条条却是被这些村中的宿老们记录在案。

    终于在老者开口念着五月初五的时候,李元兴打断了他:“不用再念了,自家孩子为家中作些事情,不值得称赞。大唐的军士都是大唐百姓的孩子,也是大唐的孩子。他们吃的粮,穿的衣,均是来自大唐百姓的赋税。百姓养活了他们,他们为百姓作些事情,与情与理,与公与私都应当的。”

    老头们一起站了起来:

    “老朽等惭愧,曾经怀疑洛阳天灾那是不实之传闻,人力如何可胜天,人力如何可挡往洛水决堤,人力可让百里汪洋,千村尽毁之地不死一人,此时刻我等深感惭愧,特来向殿下赔罪!”

    “本王不怪你们,亲眼看到的都未必真实,更何况传闻。”

    “殿下所言甚是。想那颜回锅中抓米,圣师也曾经误会复圣偷食,却实为复圣颜回看到有草灰入锅,弃之可惜,将草灰与米同食,却是不想师尊食用污物。这几日在县城看到长安的报纸,更是深感我等眼光学识之浅薄,惭愧呀!”

    终于,李元兴送走这些宿老们,留下的只是记载着军士善行的卷轴。

    陆毛锋回来,带着更多的卷轴。

    “不用汇报了,本王已经知道。通知各军,切记为善没有错,但不要傻善。发给村民粮食,远不如帮助村民自救更重要,清除蝗虫,复种田地才是要务。教化那些无德之人,可用重典!”

    “是!”

    “再以本王的名义通电皇嫂,灾后瘟疫一定要提前防备。既然是救灾,让各州县报上一个流程,交由六部共审,大唐要制订一个完整的面对天灾的应对之策,要从官员,管理,军队调用的级别,再到水井、河务。再然后是粮食,药品,以及对天灾之中作乱的小民,团伙。借天灾敛财的无良商人的处置。”

    陆毛锋听李元兴说完,轻声说了一句:“殿下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不如直接下令就是!”

    “事事要本王下令,百官有何用?”

    陆毛锋不敢接话,赶紧退下去准备发电报去了。

    李元兴离开帐篷直接就回到飞舟上,他不打算接触这里的官员,也没有打算亲自到救灾现场去。这是大唐朝廷的事情,不是某个人的。

    无论是救灾,还是灾后重建,这都是一个需要上下协调,精准配合的系统化工作。

    既然有了计划,自己就没有必要再插手。

    李二叫自己过来看看,无非就是增加自己身为秦王的声名罢了。

    “传令,莱州补给。改为巡航飞行速度,在莱州作好长距离飞行准备,飞舟人员班次调整,准备起飞。”李元兴在踏上飞舟的楼梯的时候已经下令,唐军已经严格的按照李元兴的要求去作了。

    而大唐的救灾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莱州,李元兴没有下飞舟,飞舟的蒸汽机都没有熄火,仅仅是在莱州补充了水和煤,然后将几个货仓之中加了一些水桶,还有装煤的箱子。那个原本用于作饭的厨房是头一次打开使用。

    在试用之后,又在莱州作了一些调整,然后搬入食物原料。

    去那里,没有人问,就是秦王妃王语烟都没有问过,李元兴是秦王,有任何的命令是不需要理由的,也不需要借口,那怕只是图自己心情高兴。

    飞舟再次起飞,飞到海上之后,李元兴在一张纸片写了一个作标。

    “耽罗!”(未完待续。。)

    ps:  下午的时候,接到物业通知,明天电路检修。

    也就是,要停电。

    希望,可以早点来电吧。

第674节 耽罗国【第四更】

    耽罗有什么?

    耽罗在那里?

    飞舟上的人当真没有几个知道的,就是读书非常多的王语烟也不知道,甚至想不出来耽罗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李元兴把指挥仓的软椅放倒,叫人拿了一条毛毯盖上,示意王语烟等人回小厢休息。飞舟上的人轮流睡觉,飞舟的速度不要太快,从莱州出发只有两个时辰来能看到百济那边的陆地就算优秀。

    不能不说大唐的军人优秀,许多人参加了长安的胜利大狂欢。

    然后紧急出动,当时只是分成两组,一组休息,一组在控制着飞舟。可飞舟却几乎没有停,李元兴在汾州待了几乎一天时间,到莱州的时候已经是深夜,补给,检查机器,这些时候是两组一起行动的。

    这会又是连夜飞行,正在当值的一组人却是精神十足的站在各位的岗位上。

    蒸汽机房是一个辛苦活,那加煤是没有机器的,完全是靠人力一铲一铲的加到炉内。所以李元兴下令改用巡航速度,这仅仅只是飞舟全速的一半。

    再往上加速,每提高一成的速度,煤的消耗就会增加一成。

    全速飞行的时候,煤的消耗量高于巡航速度差不多接近三倍,这也让烧炉工更加的辛苦。

    李元兴睡的并不实,朦胧之中睡了大约三个多小时。

    醒了,天依然是黑的。

    一主两副三位导航员正在测算着现在所处的大概方位,然后对比了一下罗盘。对负责方向的副船长说道:“根据测算,应该再往东南方向偏三度半左右。距离上半个时辰应该就到了,至少到了附近!”

    为了怕打扰休息的船员,副船长示意一名船员跑着去后仓控制室。

    李元兴笑着说道:“以后会好的,慢慢的改进之后,船内通话,或者是由船头控制是可以实现的,到时候也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吵醒殿下了。我等罪过!”

    “不,是我自己醒的。”李元兴说罢看了看手表,现在是早上五点左右。突然。李元兴想到了一件趣事:“今天的天气不错。上空还是有些云层的,如果全力升高,能在云端看日出,那奇景保证你们终身难忘。”

    李元兴的眼神之中是那种很快乐。很期待的感觉。

    副船长看到李元兴这种表情之后。整个人都感觉要燃烧起来了,能让秦王殿下都感觉美妙的奇景,能亲眼看到却是必是一生的回忆。

    敲了敲那用于传话的铁皮管子。副船长清了清嗓子,先是打着气喇叭在管子吹了一下后,大声说道:“威远号全员,威远号全员。紧急演练,紧急演练。各人迅速达到各人的岗位,重复,迅速到达各人的岗位。请高船长到指挥仓。”

    所有人紧急起床,井然有序的向各种的岗位跑去。

    而李元兴则去了休息的小厢叫王语烟起床。

    “殿下,出什么事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