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6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句丽使节姓崔,虽然说他的家族已经与高句丽那边融合,同化了几百年。但一直认为他们曾经是中愿移居过去。

    年龄已经六十岁的高句丽使节,官居太大兄,他要为高句丽讨一个平安。

    但也要为他的家族讨一个平安。

    听到崔君肃的话,他腿一软坐在地上。

    “你走吧,等你想明白了。如需查证某所说的话,清河崔氏大宅之中有当年所有的记载,我崔氏祖先历经千年,经历了无数的朝代而不败,在大唐的荣光之下,清河崔氏必定再次壮大。而你,某能给你说的只有一句,将来无论保你半岛北崔氏留条根!”

    崔君肃已经背过身去,淡然的一挥手:“你走吧!”

    高句丽使节缓缓起身,看着崔君肃书桌后墙上挂着的崔氏家训长身一礼,然后又跪下重重的磕了一个头,这才泪流满面的退了出去。

    崔君肃长长呼出一口气。

    刚才,他心中也是非常紧张的。

    无论是用词,语气,还是说话的时机他都认真的考虑过,总算是效果不错。

    又过了一会,崔杰入屋。

    “伯父,客人已经出府了。”崔杰恭敬的站在崔君肃的背后。

    “你懂吗?”崔君肃没有回头,只是平静的问了一句。

    “不懂,只是感觉这其中布了好大的局。引半岛北崔有保全高句丽与其家族之心,却又引诱那渊盖苏文作国贼,侄儿只是知道,这是对高句丽要下手,但侄儿只知道这两事,想必还有其他的布局,这环环相扣,高句丽未来五年会如何,未来十年会如何?侄儿看不懂,也想不明白!”崔杰非常恭敬的说着,每个用词都用心的思考过

    崔杰也算是年轻一代之中优秀的人才了。

    能说到这份上,崔君肃已经非常满意。一个家庭优秀的人才,眼光与分析才是第一位的。

    “记住我崔氏家训,家中无英杰!”崔君肃说罢,示意崔杰可以出去了。

    崔家代代人才出,可家训却是家中无英杰,理由无他。

    就说汉末,崔氏家族的英杰能和曹操比吗?想作英杰就要家族灭亡之祸事,现看此时,大唐两代秦王,那个不是天纵其才,玩小聪明的人和大智慧的人相比,终究就是败的。

    就拿眼前的事情来说。

    崔君肃明白这是李元兴在布局高句丽,而且是利用了他们崔氏。可崔氏却是拒绝不了,让半岛北崔归于清河崔氏门下,这不是简单的认祖归宗,而是崔氏在半岛的巨大利益呀,崔君肃拒绝不了,他的父亲也拒绝不了,整个清河崔氏都拒绝不了。

    崔君肃说自己要把那文章放在报纸上。

    可惜他已经占不到头版了。

    来自天策上将府的一篇文章已经送到了大唐报与长安报两个报馆,天策上将府送来的内容自然会优先考虑的,特别是秦王殿下亲笔。

    泾河新码头投入使命,秦王殿下邀请各方友人赴泾河码头一观!(未完待续。。)

    ps:  一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好快呀。

第567节 蒸汽工业的第一次闪光

    大唐报、长安报。两份报纸上同时登出一份告示。

    泾河新码头正式起用,码头四周的仓库、客栈、酒楼、食铺、还有杂货铺正式发售。不以价高者得,而以物优者得。

    大唐礼部正式邀请各国使节前去观礼。

    在报纸出现的第二天清晨,天还没有亮,围观的百姓已经有数万人,各使节团更是一个不差的来到了泾河岸边。

    李元兴坐在一间还没有开张的酒楼二楼,用望远镜看到远处的码头。

    “殿下,万无一失!”崔敦礼出现在李元兴身旁。

    “不能有失,李常那边准备好了吗?”李元兴放下望远镜问道。

    崔敦礼点了点头:“殿下安心,一切都准备好了。昨夜又检查了数次,绝对不会有半点问题。只是那高句丽人一定会上钩吗?”

    “这次不上钩,就多搞一些事情,直到他上钩为止!”

    崔敦礼无奈点了点头,他也希望可以一次成功,否则劳人劳心劳心劳财的,总归是一个麻烦事。在崔敦礼眼中,打仗那有不死人。可秦王却在干打仗还不让死人的事情,很劳人劳心呀。

    不过,事情还是要继续干的。

    仅仅是一个泾河的新码头开始使用,身为秦王是不会亲自出场的。

    崔敦礼也不会去,而是叫了秦王府一个小吏出现讲几句话。

    天浅浅的亮了,使节们都带着来到了这个码头。让他们意外的是,这个码头竟然离水面高到数丈,最高的一个卸货码头,竟然有十丈高。宽度也有五丈多。

    李二悄然的走进了李元兴所在的房间之中。

    “五郎,又准备显摆什么了?”李二笑着问道。

    “臣弟三大利器,还就不信高句丽人不动心。”李元兴笑着将望远镜递给了李二。然后又说道:“第一大利器,千料大船。实载为一千三百八十一料,这船实际还没有完工,真正完工还需要差不多一个月时间。”

    一料,在大唐就是十个立方尺的体积。

    按现代的体积计算。差不多三料就是一个立方米。一料的载重大约为零点三五吨左右。可以理解为,三料一吨的计算方式。

    李元兴这条船,也就是载重四百吨。

    这在现代就是江河级的小货船了,而放在大唐。这是一条大船。

    船上无帆。只有一个巨大的烟囱。正有白色的气体从烟囱之中喷出来,没有拉船的船工,也没有任何绳缆。那船却从远处飞速驰来。

    “皇兄,这船之中全是空的,船仓什么都全部都没有,上面的远望塔,还有船控室全部都没有。不过臣弟等不急了,要让他们看一看这船。纯蒸汽机为动力的船,每个时辰五十里不成问题。满载的话……”

    李元兴说话,李二半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因为他正被那破浪而来的巨船而吸引。

    李元兴这个不是平底船,而是尖底船,是为海运作准备的,尖底船破浪时的姿态,将水分开两边,加上大唐人根本想像不到的高速,水花四溅,却让人为之疯狂。

    船长十丈,宽两丈,比起原本前隋时河远的船只,当真不可同日而语。

    咚咚咚……

    连续的三声炮响,三只巨大的铁球被射出,河里溅起了十丈高的水柱。

    所有人的视线都转移到了那巨响传出的位置,那里立着三尊大炮,李元兴的高压蒸汽炮。让人吃惊的一幕,不是四个人吃力的抬着一个巨大的铁球正在装填,而是操炮人竟然有六个是高句丽人,而旁边工作人当中,也有十几个穿着高句丽服装的人。

    那蒸汽机尖锐的哨声在响着。

    “放!”指挥的军士一声令下,三尊炮之中,有两尊都是由穿着高句丽服装的人控制。

    连续三次,一共九炮之后,那军士再次下令:“收炮!”

    许多原本站在后面的人飞快的跑上前去,将那炮推到一架马车后面,然后用布子盖起。

    “五郎对高句丽的心,真是够狠呀!”李二感慨的说了一句。

    李元兴却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茶:“狠吗,这才开始,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趣事。”

    李二将望远镜移了一个方向,找到了高句丽使节所在的位置,他清楚看到高句丽使节那惊讶的神情,还是那渊盖苏文咬紧牙关,握紧拳头的反应。

    渊盖苏文心中第一反应是,炮用于攻城,那么高句丽现在的城墙和纸一样,那建安城破之后,有逃回来的人就报告过,只听到城门巨响,然后城就破了。非常有可能就是这种利器,大唐的新式兵器。

    虽然这时作为礼炮使用,可那却是实实在在的武器,杀人的武器呀。

    没有人去观注渊盖苏文,所有人的视线又回到了巨船上。

    那巨船在慢慢的减速,却是没有进入最大的那个码头,而是进了第三号码头。

    这个不用解释,这代表着那最大的十丈高的码头是给更大的船用的,这船只是小船罢了。

    “装船开始,粮,四千石!”码头上有人高喊着。

    一辆在铁轨上的,由小型蒸汽车头拉着的,连续的十五个车厢的小火车缓缓的开到了码头边上,可这个时候,却见不到半个码头上的苦力。有的只是五个穿着工装制服的人,其中一个拿着铁皮制成的喊话器。

    高处,那足有五丈高的巨大横梁这时动了,移到了第一节车厢前,一根长长的绳缆下来,最下面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