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吃肉不敢在白天吃?”李二却是非常的好奇。

    “因为县里太穷,一点肉香就能够引来全县衙的人!他自然就吃不到了,可怜已经三十有七,却没钱娶妻。臣以为,他是整个大唐最穷的县官之一。”

    还有一句话,崔君肃没有说。

    因为这个雩县(后世的户县)就是京兆的属县,距离长安太近,近到这县令连收一斤肉的礼都不敢。所以他是最穷的县官。

    礼部尚书王及善又说道:“雩县穷。真正的原因是,这里十年九灾,自武德元年开始,八年报大旱。到今年已经是六年连旱。武德七年的时候。全县颗粒无收。雩县的人口也从一千九百户,逃难到现在的不足八百户了!”

    “周至、终南两县,亦是穷县。只是武德三年划归稷州。”

    “从今天始。两县归京兆!”李二一句话就等于将两县划归李元兴名下:“再加一个,蓝田县也归他了。立即准备文书,趁五郎还在长安的时候,就要让他签押!”

    大唐的公务圣旨,根本就没有什么皇帝诏之类的,倒很象后世的公文。上面有各部门签字,发文单位备案情况,以及宣旨的人是谁谁等等。单张的圣旨,其实就是皇帝的一份手书纸条罢了。

    蓝田有多穷,穷的可怜。

    如果说户县是年年旱,那么蓝田就是今年涝明年旱,可以说是天灾不断。

    这两县不仅是天灾,因为都在秦岭山边,野兽之类的才是庄稼的另一个大害。特别是野猪入田,那是毁灭性的破坏。

    圣旨到天策上将府的时候,李元兴正准备回秦王庄呢。

    一看到圣旨,李元兴愣了。

    “老魏、老杜,你们认为蓝田是穷县。本王听说,那和氏壁就是蓝田玉,蓝田出玉,而且都是上等好玉,穷吗?”李元兴一百个不理解。

    杜如晦与魏征都笑了。

    “成了,反正这圣旨本王先收下了。”看两人笑,必须是有原因。李元兴先是签收了这圣旨,然后说道:“陪本王同车,一起回秦王庄。”

    “臣下不去了,天策上将府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理。”魏征心说有杜如晦作说明,和自己没什么区别。李元兴听到魏征不去,靠近魏征小声说道:“本王交待秦琼将军那件事情,你有空了去聊一聊。”

    魏征点了点头,作了一个杀头的手势。李元兴说道:“很好,此事不得有误!”

    在回秦王庄的路上,杜如晦说道:“殿下,和氏壁出自葱岭,古昆仑山。也有传闻是出自楚山。名为蓝田玉,却不是京兆这蓝田县,只是一个巧合罢了。臣下以为,出自楚山更可信一些。”

    “杜公继续!”

    李元兴让杜如晦继续讲,藏区甚至往中亚去了,而楚山就是现在武当山东南,江西地界里。原本李元兴一直认为,和氏璧是蓝田玉,应该就出自蓝田。

    “和氏壁是软玉,蓝田也有些许似玉的美石,但却还不是玉,只是石。是硬石。”

    “只是名字有了巧合?”李元兴追问了一句。

    “正是,和氏壁也却有蓝田美玉之称。臣下家中有一汉代古玉,圣上也派人在蓝田去查证过,仅仅是名字上的一种巧合。所以蓝田无玉,仅有些奇石罢了!”杜如晦说的肯定,李元兴也相信杜如晦说的不是假话。

    (注:玉石这段有史可查)(未完待续。。)

    ps:  晕了,应该写在这里。

    玉石这部分,根据明《天工开物》有过记载。然后现在的蓝天玉是石质玉,硬玉。古蓝田玉与现代的蓝田玉,并不是一种玉。

    查了许多资料,没有找到蓝田县玉矿的开采历史。

    但可以肯定的是,秦汉开采过的,是接近玉的石头。以及,来自江西一代的玉。

第456节 把黑科技进行到底【第二更】

    杜如晦的话李元兴听懂了,至少明白了一点,眼下蓝田县那里是一些被称为菜玉的小矿,但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值钱,无法被称为美玉。

    更不用说,像是传说之中的和氏壁那样的华丽了。

    “殿下,这几个县,一个比一个穷?殿下有何良策!”杜如晦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没等李元兴回答,杜如晦就继续说道:“王及善尚书说了几句话,与私,他王家旁支也有人穷到吃不上干饭,与公大唐天下各州县也学一学殿下的良策!”

    “穷见鬼的县,本王有何良策?”李元兴笑着回应了一句。

    杜如晦身体向前移了一些,也笑着问道:“殿下说这话,殿下自己信吗?”

    “那好,老杜你说,本王应该怎么回答你?”

    杜如晦清了清嗓子,学着李元兴的语气:“哼,区区几个穷县,本王有上百种办法让他们富起来,虽不敢说一夜暴富,但一年收入翻一上一翻,本王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哈哈哈!

    李元兴与杜如晦同时大笑。

    李元兴越笑越苦:“老杜,你不明白。耀州,现在有五十多万人。我长安县,现在多是军属,按户算,也有三万户。华州那里,本王束手无策,除非一个人可以照顾三百亩,最低也要一百亩田,否则本王有通天的本事,也没有办法!”

    杜如晦不是那些昏官,他是个非常的智慧的人。

    听到李元兴这么一说。也跟着说道:“殿下所言甚是,一户劳力三人,有壮牛一头。能照看五十亩良田就是极限了,其余的田地可以说,种多少,收多少,看天意了。看来,这是一个难事!”

    “容本王想一想,至少先让这几个县上的人吃饱吧!”

    “殿下仁厚!”杜如晦拱了拱手。

    回到庄子里,李元兴直接就去了议事厅。一边走一边吩咐着:“去把那些小家伙们都给本王叫来。一个也不许少。然后你去安排人,准备帮本王送一封信去耀州。信一定要亲手交在明月公主手上,任何意外发生,毁信!”

    陆毛锋赶紧去安排了。

    李元兴在议室厅后面的休息室中用钢笔以简体字快速的写了一封信。

    信中的内容其实就是一句话。

    武曌。我要动力型机器。本王有田没人种!

    陆毛锋看着李元兴上的火漆封印。然后又加上一个木盒,然后在木盒外套上火药包,然后再装进一个铁盒之中。加上封条:“殿下请安心,咱秦王府的东西这天下还没有人敢抢,某挑的一队,全是百战之士!”

    “你就想一想,有多少人吃不上饭,就知道这信有多重要了。”

    李元兴头一次是铁了心,要把黑科技发扬光大了。如果不是明晚就要回现代,估计这会他就想亲自去一次耀州了。

    陆毛锋带着信出去之后,参谋院的小家伙们到了。

    李元兴沉着脸走进了议事厅:“四个县,穷的连土块都能当饭吃的县。”

    “周至、终南、户县、蓝田。”杜如晦在旁边帮李元兴解说着。这终南其实就是后世楼观台的地方,在周至与户县之间。

    “殿下,这周至在何处?”有个小家伙开口问道。

    李元兴侧目一看,这是卢家子弟,脸瞬间就沉下来了。站在为首的崔杰立即回头训斥:“连大唐州县都分不清,你的书白读了。回去抄写大唐州县志十遍,罚下月无假,打扫浴室五天!”

    这个处罚李元兴是满意的。

    想来,这小子回去还会被世家的长辈们收拾。

    “四个县,李承乾、李恪、崔杰、长孙冲。你们各自作个选择吧,如果自己不挑,那就抽签。本王需要四位代县令,有奖励,也有处罚。奖励的依据是百姓人均收入,处罚也是这样,不过你们不用担心,本王告诉你们,怎么让县富起来。”

    四个小家伙没有兴趣,只有紧张。

    长安县,一年收成翻十倍,李元兴要是让他们按这个标准来,只有被整死一条路。

    “各县,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麻烦。有什么好的致富建议,你们可以提。现在,散了吧,明天午后本王要你们拿出方案来。你们一共分为四组,壹叶为总组长,但不参与你们的意见,仅作为监督!”

    “是!”李承乾第一个开口,施了一礼之后退下了。

    这时,李元兴突然说道:“四县,矿业收入不记入你们的成绩。本王要的是民生经济!”

    四人更加的紧张了,施礼之后退了下去。

    李元兴这才对杜如晦说道:“地下的东西,都是老祖宗留下了。要富起来,也不能靠这个。田里的产出,工坊的货物,这才是关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