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这一批孩子长大成人,那么人口增涨会以三十年翻十倍的基数在增加。

    好恐怖的人口增涨率。

    “一对夫妻,家中有三男两女,平安活至十岁者,家中务农者永免粮税!家中作工者,工薪税减半!”

    李元兴眼睛之中闪着光,他相信不出二十年,人口问题不再是问题了。

    魏征这时问道:“殿下,如果是四男一女呢?”

    “光有男子,无女子,人口能增加吗?”李元兴笑着问道。

    魏征却不认同李元兴的说法。

    施礼后说道:“殿下,男子从军,男子劳役,这都是多死伤之数。眼下就依长安计算,女子人口是男子人口的两倍还多,这就是隋末战乱引起的麻烦,但大唐日后不可能没有战争,所以男丁,才是国之根本!”

    魏征的话有理,

    因为大唐不同于现代,和平年代是不会轻易死人的。

    不过李元兴依然还是说道:“魏征,不要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至少不要严重,本王以为,无论男女都是大唐子民,所以本王发的奖励,三男两女。”

    魏征也不争了,他心中倒是认为,依三男两女这样说,男丁还是比女子重要一些。

    李元兴心中的比例,就是这三比二的比例。

    这其中,还有许多细节部分,比如娶一妻一妾的,这种补偿应该如何。或者是,家中女人根本就没有出来作工的,仅靠男人作工养家的。

    还有,那种小区域种田的承包者。牲畜的承包者。

    再然后,就是外来的,经如室韦人,靺鞨人,这些不是奴隶,却也不是大唐的子民之类。

    “殿下,请给臣下十天时间,殿下需要完善这个政令,有太多的细节需要考虑了。”

    魏征的请求是合理的,一个政令不可能拍拍屁股就发布的。

    魏征要考虑的有许多,这需要平衡的是各个不同阶层的利益,至少不能发生,比如耀州的奴隶们狂喜,而平民没有感觉到秦王殿下仁厚的事情。

    而且除了平民之外,在秦王封地还有一些是士族。

    “最后一条政令,仅限本王封地内,今天之前登记入籍的。再有外来者,除本王特别批准的大量人口迁入之外,要有一个入籍的规矩。”

    “这是自然,殿下所言极是!”

    魏征又问道:“殿下,这条政令要封锁消息吗?”

    “不用!”

    “那殿下是否要臣下留意一下长安各阶层的反应?”魏征又提了一个建议。(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了,谢谢大伙的支持,

    今天求一张月票。

    要求不高,只要进了分类前十,就非常知足了。谢谢大伙的月票了。

第455节 人口问题【第一更】

    人口不足,确实是一个让大唐上中下阶层,特别是长安周边的人都受到影响的问题。

    皇族,朝廷自己不用说了。

    自大唐立国以来,户,就是考核州县两级官员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大唐的州、县分级也是围绕户籍数量这个指标在走的。

    一千户以下,就是下县、中县三千户,上县五千户。上州三万以上,中州两万户,一万至两万户则为下州,这就是最最实在的人口问题了。

    李元兴的新政,魏征还没有细化的时候,可以说整个长安知道这新政的人,已经超过了长安人口的七成以上,

    上至皇帝,下至贩夫。

    李二坐在桌前发呆,长孙皇后喊了几次,李二都没有回过神来。这可是把长孙皇后急坏了,立即争召长孙无忌,房玄齡,王及善,崔君肃,还有身在秦王府的魏征以及杜如晦进宫。

    杜如晦原本只是跟着李元兴一起来长安,顺便与几个老朋友喝一杯。

    对于杜如晦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放假的日子。

    可谁想,空酒杯还没有倒满,皇宫急召,只好立即进宫了。

    “圣上,秦王殿下可能想的简单了,没有考虑圣上的心情,只是一昧的想要增加人口。如果有什么逾越之处,请圣上念在秦王殿下一心为大唐的份上,从轻处罚!”魏征一看李二的脸色,心说坏事。圣上生气了。

    李二却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朕也想给大唐子民免了粮税呀。”

    啊,原来问题是在粮税上。

    众臣都想起来了,曾经李元兴说过,大唐的子民不用再交粮税,当时李二就动心了。

    李二的梦想是在有生之年让大唐再无粮税。

    可现在呢,李元兴这边可以说已经在免粮税了。

    “圣上,秦王殿下曾经说过,想真正免了粮税,必须保证两条路。一是商税足够,二是直属于国家经济体。比如。耀州!”杜如晦在旁边也跟着说了一句。

    李二的眼睛眯了起来。耀州归了李元兴,现在耀州值多少钱呢?

    想到这里,李二开口问道:“如果把耀州折成银钱,这个耀州有多少?”

    这个问题。只有户部尚书崔君肃可以回答了。

    “圣上。不好算。但如果真的要算一算的话。耀州顶十个洛阳!去年的洛阳!顶一百多个莱州吧,去年的莱州!”

    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呀。

    “众卿说说,五郎这个鼓励生育的政令如何?”李二换了一个问题。

    “回圣上。是个好政令。但也只有秦王封地有可能这样搞了,换一个,大唐任何一个王爵都没有半点可能,因为他们免了粮税首先就把自己饿死了。秦王殿下不怕,因为秦王殿下不需要小钱。”

    “不需要小钱,那就是需要大钱了?”李二半开玩笑的问了一句。

    魏征说道:“是,臣计算过,殿下现在需要的银钱大约为十三亿贯,如果为圣上修建新皇宫,还有新长安城的银钱也同秦王府出的话,那么就接近十四亿贯钱了。皇宫所需要的银钱,在秦王殿下所需要的整个银钱上,百牛一毛!”

    九牛一毛,已经是一种非常夸张的比喻了。

    可魏征却说了一句,百牛一毛。

    李二连笑都笑不出来了,李元兴要干什么,需要这么多银钱。

    不过,李二不会问,也没有必要问。

    李元兴没有正式报给自己的时候,是绝对不会实施的,想来就是一个长远的伟大计划吧。或者说李元兴给秦王府的臣子们画了一个天大饼。

    “朕决定了,华州收归国有。秦王李元兴代管。”李二说到这里,突然心中产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华州毕竟是一个州,朕已经许给秦王了,现在收回就是朕失言了,所以再挑几个县作为秦王封地吧。”

    王及善从进来就没有开过口,他选择静观。

    这时听到李二说要再分几个县给李元兴作封地,侧头对长孙无忌说道:“长孙仆射,不如挑几个最穷最苦最差的县。”

    “为何?”长孙无忌心说,王及善你和李元兴没仇吧,这会你整人。

    王及善和李元兴没仇,但是他却另有心思,听长孙无忌发问后,对长孙无忌说道:“秦王殿下的耀州,是他事先挑好的。华州也一样,都是他事先有过选择,那么随便一个州县,会不会有奇迹呢?”

    “王尚书此言有理!”

    “为私,大唐全境穷苦之地甚多,就我王家也有许多旁支穷的一天只有一餐饭,而且还没有办法天天吃干饭,秦王殿下如果能让一个穷县变成富县,其中高明之处必须是我等需要学习的。”王及善这理由,就算当着李元兴也可以直接说。

    长孙无忌也点头认同。

    两人说话,其余人都不出声了。

    王及善又说道:“为公,也让大唐的州官县令学一学,如何治理一县。”

    “那不如,连这几个县的县令也让给秦王算了!”长孙无忌这句话,当真只是一句随便开口的笑话。

    “大善,看秦王殿下如何调教这些县令!”

    “善!”李二听的高兴:“查,找最苦最穷的县!”

    几位大臣都满脸的兴奋,魏征却是一脸黑,不过他本身就脸黑,所以想反驳连杜如晦都没有支持他,只好认下了。

    “圣上,雩县!人口只有八百户,长安周边排名第二的穷县。真正的穷山恶水。没几块好地,八百户上守着不到五百亩水田,靠着打猎为生。穷到连县令都的年俸都发不出。家里吃一回肉,都不敢在白天吃!”

    崔君肃说到这里的时候,都笑乐了。

    “为什么吃肉不敢在白天吃?”李二却是非常的好奇。

    “因为县里太穷,一点肉香就能够引来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