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两人而言是重了,但以百姓而言,这是在给数万唐军一个感恩。就让他们替这里所有的大唐军士领了这个恩情吧!”崔敦礼也说道。

    崔敦礼又说道:“殿下,《招魂》是战国古赋,是宋玉写给屈原大夫的。”

    “屈原!”李元兴吓了一跳!

    崔敦礼与长孙无忌同时点了点头,由崔敦礼说道:“此赋根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所书,是宋玉因哀怜屈原而作!”

    李元兴真心想不到呀。

    百姓们竟然把两个死去军士放在这样的高度上。

    长孙无忌却在此时说了一句极煞风景的话:“似乎是背错了,这一句下面应该是……”崔敦礼瞪了长孙无忌一言,长孙无忌也感觉失言,立即闭嘴了。

    (注:在隋唐时间,《招魂》都根据汉代的解释,认为是宋玉写给屈原的。但明代之后,却认为,这是屈原写给自己。本书只是借用,这仅仅是小说,请喜欢考据的朋友高抬贵手,别纠结这赋的问题)

    “上表吧!”李元兴非常严肃的说了一句。

    “请殿下放心,此事下臣一定为这次战天灾的众军士讨一个公道!”崔敦礼施了一礼,暗中向长孙无忌招了招,两人一同离开。

    两个军士被抬上来了,满身是泥水,口、眼、鼻中也是泥。

    几个职司高的校尉随身带着礼服军装,为了出去办事穿用,此时拿了出来。

    更衣之事,百姓们拒绝让近卫军来,则由百姓之中德高望众的宿老完成。

    李元兴坐在远处的一块石头上,嘴里咬着烟默默的看着,李元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过去,或者说过去了应该说些什么?

    不知道谁家准备的上好棺木也在洪水退后从家里找了出来,有匠人重新上漆。

    当地的一位七十岁的乡绅来到了李元兴的面前,准备施大礼的时候,李元兴说道:“免了吧,老人家高寿!”

    “托了大唐平安的福气,老朽七十有四了。我们洛阳有个风俗,盖棺定论,这棺木盖上的时候,这人如何,当有个说法。老朽斗胆请殿下去说几句!”

    李元兴坐着依然没有动,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你知道吗?这是我秦王府一千六百近卫军头一次军损。战朔方,有人伤,有人残,却没有人死。战辽东,完胜而归。”

    老乡绅卟通就跪下了,他听得出来。

    面前这位年轻的秦王殿下语气之中的悲伤。

    李元兴起身扶起老乡绅:“不要盖棺,送回长安去,让他们的家人再看一眼。说到定论。”李元兴缓缓的抬起头,看着天空。

    “上天,自有功过论!”

    “是老朽糊涂,糊涂呀!”老乡绅要再跪,李元兴依然伸手扶着:“让乡亲们不要急着回家,先去排查一下,各村各家少了多少人。然后所有人准备上河堤,田不要怕荒,有本王在,先把河堤修好,才真正安心。”

    老乡绅重重的点了点头,哭了。

    李元兴却是不明白了,为什么说的好好的又怎么哭了。

    “殿下,秦王殿下呀!”老乡绅失声痛哭着,把李元兴弄的也很伤感,想来可能是老人家的儿孙有在这次水灾之中死去的,或者是走失的。

    可老乡绅却大喊着:“殿下,各乡、各村。没有死一人,没有走丢一人!”(未完待续。。)

    ps:  第一更,求月票。

第386节 好女不嫁兵【第二更】

    百姓没死,没有失踪一人。

    这是天灾,谁相信天灾会一人不死呢,谁相信天灾之中所有人没安然无恙呢?

    看来,这是大唐军人社会地位提升的一个开始吧。

    连续三天的晴天,让黄河水位落下去了不少,整个河南道全线排查河堤,要知道历史上黄河洪水最伤人的就是河南道了,黄河改过河道,在下游的地方还有大改道,改过入海口,黄河是母亲河,却是历史上水灾最恐怖的大河。

    李元兴已经住进了洛阳城,就在洛阳府邸住下了。

    “传令下去,所以前来觐见本王的人一律推后十天,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之外。眼下,本王在洛阳只关心三件事情!”李元兴说着,从长安赶来参谋院的年轻人就开始在下面记录着李元兴的命令。

    秦王府参谋院这一次来了四十多人,两位皇子都来了。

    李恪还带着李愔的信,小家伙显然对推后他的板车大赛有些遗憾,但却没有抱怨,只说了希望五皇叔回长安后,可以几位皇兄帮他操办。

    李元兴扫了一眼众年轻人,轻轻的敲了敲桌子:“河务,农务,商务。这三件事情,你们挑吧!”

    挑!自然是以两位皇子为首一派,以新兴勋贵,比如长孙冲等人的一派,最后一派就是以崔壹叶与崔渝杰两位崔氏子弟为首的一派,其中以崔壹叶退居幕后,因为他已经是秦王府有职司的官员了。

    三派分成三个圈子在讨论着。

    崔壹叶这时说道:“殿下。还有几件小事,似乎也可列为政务与杂务。”

    “说来听听?”

    “吏部大考,洛阳官员的重新考核,虽说是吏部的事情,但秦王府现在却不能不过问,此事不知殿下如何分派!”崔壹叶很恭敬的问着。

    李元兴想了想:“此时,秦王府的原则是不过问。由崔长史负责协同吏部吧。”

    “是!”崔壹叶行了一礼,又说道:“殿下,还有一件好事。下臣来洛阳之后,见过伍斌。他告诉下臣。近三天来,有媒婆达到七百六十三人次去过军营。似乎是洛阳许多百姓的家希望将女儿嫁给秦王府近卫军,以及雷骑,还有十二卫的军士们!”

    李元兴愣了一下。好象没有反应过来。

    崔壹叶看到李元兴的反应。也有一些意外:“殿下您似乎很吃惊?”

    “好男不当兵。好女不嫁兵!这话,不知道你听过没有。”李元兴问道。

    崔壹叶点了点头:“虽然各地说法有所不同,但意思一样。”

    “你怎么看?”

    “回殿下的话。臣下以为。吏治混乱之时,前隋末年赃官遍地,之后战乱之年。兵亦匪、匪亦兵。而且自古,兵源多是强征,自愿当兵我盛世大唐是头一朝,强如汉武大帝,也有强征兵卒之时,战国大秦全国皆兵。所以,兵为贱籍。”

    崔壹叶的学识不错,回答的深入浅出。

    “兵卒们,生,吃不饱,穿不暖。战时,不知道何时会死,随时都把命丢掉的人,有多少人还保持着纯朴,为了生存,或者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生活,兵亦匪、匪亦兵并不难理解,这也是兵为贱籍的原因!”

    崔壹叶的说法,让李元兴非常的满意。

    “壹叶,此事你去处理吧。一个月内,你拿出一个条陈来。本王想听一听你的意见,如果改变这一切,两句话。一,让军士活的象个人;二,多考虑军属,生有所养、死有所依!”

    “是!”崔壹叶躬身施礼后站在一旁。

    现在,轮到小家伙们。

    “秦王殿下,我们选择河务!”李承乾第一个作出选择。他用了非常正式的称呼。

    李元兴点了点头。

    长孙冲选择了农务,世家子弟选择了商务。

    “都去吧,明天拿出条陈,本王认可后你们就可以执行了!”

    “是!”所有年轻的参谋们站起身来,施礼之后退了出去。

    当会客厅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李元兴向陆毛锋招了招手:“陆毛锋,你知道媒婆的事情吗?”陆毛锋一脸坏笑的走了过来:“殿下,某自然是知道的。只当是小事,那帮小子们乐坏了,近千人被打了板子。”

    “打板子?”李元兴失笑,感觉很意外,不知道这是为何。

    “有人愿意嫁,而且还是好人家的女儿,自然乐的睡不安稳,军营之中,夜里静声之后喧哗要被打板子。睡的不安稳,出操晚了自然也要被打板子。总之,板子都打断了几十根了,这帮小子才算了稳当了些!”

    陆毛锋突然收起了笑容:“殿下,洛阳有一个大户想把自家女儿许给伍斌。伍斌却拒绝了,说他已经有妻了!”

    “这个,随他吧!”李元兴有后世的思想,能够理解伍斌。

    陆毛锋却说道:“殿下,伍斌有情有义没有错,但几年之后他升为将军之时,依然以高句丽奴隶为正妻,怕是会被人嘲笑!”

    李元兴也非常严肃:“伍斌不是孩子,他知道自己在作什么?有情有义不是错,日后有人敢嘲笑他,本王为他出头!”陆毛锋看李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