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曌伸手纤纤玉指抓起几十粒茶粒,丢进了茶碗当中。

    茶粒与茶碗相碰,有清脆的声音传出。

    “是秋茶!”武曌轻声说了一句,然后说道:“秋乌青外形紧结且厚、实、重,干茶紧结掷杯自然是声脆!”

    武曌所说的乌青就是后世所说的铁观音。

    武曌说辨认秋茶之法,立即有书吏记录,茶商们也纷纷拿笔在作着记录。(未完待续。。)

    ps:  查资料,很辛苦……

第375节 瓷【第一更】

    声、色、形、味!

    武曌说出了四种辨认秋青乌的方式,秋茶绵长,大唐人茶商手中每年的茶分为春、暑、秋三季茶,以往压茶砖之时,却没有人真正认真的去考虑过三季茶的差别。

    仙茶之法出了之后,老茶客们自然会有思考。

    武曌所说的四种方式,这些大唐的茶商至少也知道两种以上。

    却是无一人能把四种都说清,都掌握。

    武曌拥有的是上千年的知识沉淀!

    观内皇家赏茶,观外亦有名士,文人,骚客品茶。也有百姓品个热闹。

    道门、佛门、儒家,自然也不会少了这场盛会。

    闭关数月的慈苦大师的出现,不得不说是李元兴高明之处,李元兴灭佛之说不攻自破。

    “观内,第一品。明月公主亲自赏茶、赏的是来自岭南的古石乌青。茶洗用的是耀州皇家官窑,耀青瓷!茶壶、茶杯用的是河北怜天瓷!”有打探消息飞速的将从观内的情况传了出去。

    当下,在大集会上,一个老头捂着胸口坐在地上。

    众茶客立即过来相扶,那老者的胸牌上写的,河北曲阳窑!

    数个穿着青白相间颜色长衫的道士跑了过来,检查之后立即有医道立即拿出药箱。有人在掐人中,另有一人拿来水喂下一粒丹参丹。

    老者缓过劲来:“我,我家的瓷呀!”

    瓷!西方语言当中,中国的名字就是瓷器。中国的瓷器在李元兴的推动之下,早了几百年进了大发展之时。

    河北曲阳怜天瓷,就是后世在宋朝五大巅峰瓷器之一的定瓷。

    定瓷: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所以当地名士为此瓷取名怜天!

    老者心中欢喜。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这种喜悦。

    许多名士都亲来道贺,送来天池的瓷器上千种,能被选到观内赏茶之用,已经是极大的荣耀。武曌这一次特别没有收广告费之类的钱。推动瓷器大发展这是李元兴下的死命令。再贪财。武曌也不会在这上面挣一笔。

    明月公主亲泡,第一壶就用了定瓷。

    “河北曲阳怜天瓷,请摆上大案!”一名礼部官员高呼一声。那空空的大案上立即摆上了一套精美的瓷器。

    有人不服气,站了出来:“未经评,就上案,这与其他各窑不公!”

    “大案只是展示之处,有名士点评,即可展示一个时辰,明月公主代秦王殿下传仙茶之道,你敢说明月公主不识瓷器?”有一文士站出来大声反驳着。众百姓也在高呼,摆上案,摆上案。

    曲阳老窑匠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他接到消息之后,一共烧了三窑,只挑出了五套精品,这一次可是给全村老少长脸了。

    更高兴的,则是崔敦礼!

    因为这是曲阳窑是博陵崔氏一旁支属地,而且是主家特别注资推动一窑炉。

    崔敦礼知道这一次明月公主谁的面子也不会给,只有真正的好瓷才能够上得了台面。记得天池大会前,明月公主说过,耀州窑虽然不错,但因为原料限制,最多排进第十位,还是看在秦王府的面子上,真正的天下名窑,那需要因素很多。

    “第二壶,还是明月公主亲泡,淅杭商会,西湖龙井。用的是河南道万丰冰瓷高直杯。”

    卟通,又一个晕倒的。

    汝瓷!

    在武曌心中这是百瓷之首,真正的瓷器巅峰之一,就算是古五大名窑之中,也是佼佼者。特别是武曌选的这一款,清薄如蝉翼,瓷器竟然可以达到半透明的状态,雪白的瓷器,配上清绿的龙井。

    极品,当真是无经比拟的仙茶呀。

    观内,惊呼声一片,因为这茶香,这茶色,再配上这冰瓷珍品,怕只有神仙可赏。

    “冰瓷,上案!”众百姓高呼着。

    窑主失声痛哭,大喊着:“冰瓷太难,历经数月只烧了一窑,仅两个成品。其中个有瑕疵,老窑匠给砸了。”窑主叫小厮摆出一个布包,里面有着已经成为数片的一只高杯。

    “好瓷,好杯,好窑匠!”有一位身穿儒袍的老者大声称赞着。

    “就算是碎了,也摆上大案。”

    汝窑精品何止一个冰瓷,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同样来自万丰的其余窑主,更是期待着,因为一家窑出头,其他各家也因同产地,面上有光。

    “第三泡,太上皇他老人家亲自动手了,太上皇选是大红袍。太上皇他老人家正在挑瓷器,明月公主殿下问,观外可以选中的上等茶推荐,可有上等瓷器推荐。第四泡,太上皇老人家选民间推荐之茶!”

    名士,儒生,佛门、道家,纷纷送上推荐的小竹牌。

    很快,殿内传来消息。

    “第三泡,巴蜀宜兴紫砂入选!”

    热情而激烈,李二坐在主位上,他眼睛看到的是大唐盛世,看到的是百姓的欢乐。观外的情况高公公一直在不断的汇报着。李二手中把玩着几只非常独特的杯子,似玉非玉,瓷器竟然可以制作到这样的境界。

    李二心中很是满意呀。

    唯一的小遗憾是,李元兴竟然找了一个很离谱的借口,没有来天池。

    李元兴对李二的理由是,需要静思几日,因为心中有感悟,感悟的理由是美食与华服,那一个才是人在温饱之后,最需要的。

    此时的李元兴,正在睡觉,睡午觉。

    单独一个人在大床上,这可是李元兴大婚以来头一次,单独的享受这张大床。

    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高贵的秦王殿下。

    “那个混蛋,竟然打扰本王睡觉!”李元兴开口就骂。

    “五皇叔,五皇叔!”李愔在门外大叫着。

    李元兴一拍额头,自己竟然完全忘记这个小家伙了,被扔进工坊已经有好多天了,自己真正是不闻不问,现在如果不是李愔敲门,自己都忘记了秦王庄中还有这么一位。

    打开门一看,李元兴吓了一跳。

    这还是皇子吗?

    李谱身穿全套的粗麻布工作服,脖子上围着一条已经发灰的白色布巾,头是包着灰白的布,将头发完全包在其中,左边脸上是黑灰色的,右边脸上是白净的,不是因为他只洗了半边脸,而是因为脸上受了点轻伤,有人给上药所以只洗了半边脸。

    那小手已经不是粉雕玉琢的漂亮小手了,伤口就有七八条。

    “受伤了……”李元兴还没有来及关心,李愔就拉李元兴的衣服:“五皇叔,五皇叔。我成功了,我有板车了,还有小单车!”

    李元兴随手披上一件衣服,有侍女远远的跑来,李元兴也顾不上那么多,看着李愔在跑也赶紧跟上。来到后院的院门外,李元兴把李愔抱上软轿,只听李愔不断的催着轿夫跑快。

    工坊之中,五辆完全不同的车子摆在那里。

    李愔跳上了一辆板车:“五皇叔,我的力气就可以用这车子,拉上一百二十斤铁锭,绕着这工坊跑三圈!”

    工坊有多大,李元兴不知道李愔说的是全部的工坊,还是仅仅这个工坊。

    一位管工站出来:“殿下,经过测试,小殿下可以绕着铁匠坊三圈,足有十里路。”

    李元兴这才走到那板车前。仔细的观察着,李愔则是一脸的自豪站在一旁,不断的解说着:“五皇叔,这个叫杠杆,利用两个踏板只需要来回不断的踩,杠杆推动后轮转动,车子就能够动起来。”李愔的解释让李元兴很意外呀。

    李愔又说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