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城,听到李元兴来了长安,李二竟然亲自到皇宫门前去迎接了。

    “皇兄亲迎,臣弟惶恐!”

    李二心说,你不用惶恐反倒是为兄倒是很意外,这个时候你跑来长安干什么?

    这里毕竟是宫门,李二大声说道:“半月不见,为兄甚是想念。只差去秦王庄看望五郎了,正好五郎来长安,今日处理一些政务之后晚上陪为兄痛饮!”

    “臣弟带了些礼物!”

    李二拉着李元兴的手,一起进了皇宫内院。

    按规矩在后宫,李元兴的几位秦王妃要先去觐见皇后的,武曌也跟着去了。李元兴与李二进了书房。

    “原本这四道表章应该是今天送到你庄子去的,正好你过来,为兄与你一同打开!”

    李元兴翻看了几眼,火漆还封着。分别是李靖、柴绍、候君集、还有李道宗的四份表章。四份放在一起,显然只为了一件事情。

    辽东、高句丽!

    李二与李元兴两兄弟四目相对,两人的动作也出奇的一致,都是将左手放在桌上。右手指着表章,都没有说话。

    这表章没有用加急,只是以正常的方式递了过来,那么就代表着这是战前的最后的表章了。李二问李元兴:“五郎猜一猜,他们想干什么?”

    李元兴伸手按在表章之上,心中开始分析四个人的心态。

    另一边,武曌带着礼物进了长孙皇后的宫中。

    今日倒是有些特别,长孙皇后宫中竟然有十多个妃子,以杨妃、韦妃为首四妃都在。而且还有二十多个贵妇,她们正在讨论着天池茶会。

    长安几位名画师都画了天池的美景,有数位笔力强劲的也都写了赞美天池的诗句。各家报纸更是大力的在宣传着天池茶会,特别是大唐名茶的排名大比,更是让春耕过后,有了少许闲暇时间的百姓兴奋。

    那些原本就无所事事的贵妇们更是兴奋。

    因为她们有了一个游园踏青的机会,在天池踏青又可饱览美景,品味名茶自然是乐事。

    武曌的虽然年幼,看身份却不低,众多贵妇还要向她见礼。

    武曌与李元兴不同,李元兴对礼节这种东西不在意,但武曌却是很重视,光是与各位贵妇相互见礼就花了足有一刻钟的时间。之后武曌才说道:“明月今天带了礼物,却是一种极美味的点心。”

    “明月有心了!”长孙皇后客气了几句。

    御厨,是有真本事的厨师。武曌拿出的那南瓜作法也就是李元兴打印的那份。主要是蒸、炸、烤三种,这三样是大唐厨师最一流的本事。皇宫之中的辅助材料绝对不会比秦王庄少,御厨只问了几个自己看不懂的问题,就拿着方案下去了。

    武曌却又交待了一句:“请禁军看守,所有的种子收回,烘烤,一粒也不少流出去!”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除了安排禁军之外,又安排自己的总管太监亲自去盯着,武曌能这么小心必须是有原因的。

    “难道这次的又是什么特别之物吗?”杨妃与武曌交好,直接就开口问道了。

    武曌示意搬上来三个,先是指着最小的那个:“这个小盘金瓜,好看、好玩、又好吃。一亩地二十石上下,保存的时间不算短。反正明白最喜欢。”武曌指的这个,只有一斤重左右,漂亮的圆型小南瓜。

    然后又指着大约有三四公斤的那个:“这个太大,吃起来没有小的甜,但还算能吃!李元兴叫这个为磨盘金瓜,当点心吃太次,当粮吃又太甜。”

    最后那个,有二尺长。武曌用脚踢了踢:“这个是菜金瓜,就是当饭吃的,虽然也甜,但还是太干硬了!”

    这一次长孙皇后纯粹是好奇,问武曌:“那另外两种亩产多少?”

    “会种的,磨盘金瓜也就是四五十石。菜金瓜一百石应该没有问题,只是消耗的肥料太多了。一亩地就要上十个肥!”武曌解释着。

    武曌所说的十个肥在场的只有长孙皇后能听懂,一个沼气池算一个肥。

    十个肥真正的是需要量巨大的,但想一想,一百石的产量,这个数量实在巨大无比呀。

    “明月呀,粮食远比点心重要多了。今天自然是要好好品尝一翻的!”长孙皇后的话引起了众贵妇的附和,虽然大半都不懂农。(未完待续。。)

    ps:  今天有惊喜,有爆发。

第350节 辽东大争【第二更】

    【感谢大伙四个月来的支持,本王在昨天达到了三千均订】

    在御厨去作南瓜的时候,李二与李元兴已经打开了那表章。

    李元兴的猜测是,既然李靖也写了表章,那么他们就打算着要扩大战果了。

    李二笑着先撕开了李道宗的表章。

    看了一遍之后递给了李元兴。

    李元兴读完说道:“皇兄,李道宗竟然想出战。借口现在天气寒冷他手下的兵力还有多余,想借登州水军趁机占了海脖子几处大岛!”

    “你能阻止吗?为兄记得你给了李道宗临机应变之权。万人以下的战事,不需要天策上将府再批准,而且如果登州水军归他节制!”

    李二问完笑看着李元兴。

    李元兴点了点头:“一来一回,战机就丢了。臣弟认为,偷袭为上策,不要打水战。大唐水军不足以与高丽句交战,卡住几处要害就可以,不要贪功!”

    “可行!”李二点了点头,写下了一份命令,用了印,又示意李元兴用印。

    李元兴用的是私印,然后签了名。

    第二个撕到的是柴绍的,没有看内容的时候,李二与李元兴就同时说道:“这位姐夫自然不愿意当后勤队长,要上前线的!”

    果真,柴绍这是请示,手上可以调集五万人,也得到了兵部尚书李靖的同意。

    李元兴猛然间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飞快的撕开了李靖的表章。

    李靖表章第一句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李元兴一言不发的将李靖的表章递给了李二,李二看过完之后,眉头皱了起来。

    “药师身为兵部尚书,又是这次出征的兵马大元帅,同时拿着为兄的虎符,还有你天策上将府的虎符。他是有临机而断的权力的,只是一次攻两城,成败的机率就会变化,一个城可以突袭得手,那另一个就需要力战!”

    李元兴也说道:“皇兄。药师兄认为这是一个机会。那么就很可能是一个大机会。按他所说的得到情报,高句丽北防的兵力空虚足可以一战夺双城。”

    “是呀,高丽句重兵调集在攻新罗。而且靺鞨力攻高句丽北部,建安的兵力只有不到五千人。这当真是一个机会。药师准备损失两万人。也要拿下这两城!”

    李元兴摇了摇头:“不好。损失太大了!”

    “收益更大!”李二才是野心家,战略家。

    再翻开候君集的表章,却是一封军令状。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如果柴绍主攻辽城,他攻建安。如果失败,愿自裁谢罪!

    “五郎,将军的勇不能折!”李二心中也支持出兵了。

    “皇兄,战略目的达到就停战,这才是上上策。看到好处就继续攻打,并不是良将的作法,一但受到巨大损失,那么会影响到大唐的军心士气!”李元兴强力反对了。

    李二一拍桌子:“五郎,打辽东是你的主意,拿下双城形成犄角之势,进可攻退可守。这才是最稳当的,些许损失可以不顾。”

    “皇兄,我反对拿大唐军士的性命当儿戏!”李元兴也有着自己的主意。

    书房之中的声音越来越大,大唐权势最大的两个人在争吵着,书房外的太监、宫女、禁军都不由的退开,远离书房。

    李二拿出地图一拍:“让靺鞨攻高句丽北部,不求占地,只求占些便宜,引高丽句出兵。先攻辽城,让契丹人往里冲,吸引所有后援兵力。那么建安就是一座孤城,候君集要是拿不下来,就把他的脑袋拿下来!”

    “皇兄,你有计算过信使的传递速度吗?既然是快攻,吸引兵力根本就没有用。不如让靺鞨配合柴绍,让契丹人配合候君集,一气下城!”

    “好,好战术!”李二快速的计算着距离,信使传闻情报的时间。

    又计算了两个城的距离,再算了兵力以及突袭的机会后:“好,好战术。五郎果真高明。”李二说完,就亲自写命令。

    李元兴赶紧阻止:“皇兄,臣弟什么时候同意同时下双城了?”

    “战术都想出来,还不说同意。打一定要打,而且就两座城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