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个人,五郎需要找的人,一定是大才!”李二漫不经心的回答了一句后又说道:“先不要去管,如果他们不尽心,朕下旨让他们找人!”李二心中更多的是期待,能让李元兴疯狂去找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

    石匠、桥工、修过桥的。但凡是叫李春的都被清查了一次。

    秦琼的作法是,先在长安找,如果找不到再派人去赵县。一般来说,修三十三的长桥,肯定是一县之力可以完成的。

    一定会是工部主持。

    工部关于赵州桥的资料已经被找了出来,当年参与过这桥建造的所有人名单已经列出。

    桥是大业年前修的,但可惜的是因为战乱资料并不全,但却有过李春这个名字,而且还有官职。接下来,吏部在翻查的时候,刑部的官员也要从床上叫起来,去查资料,看有没有前隋的官员发配之类的记载。

    数百个李春已经被长安令找了出来。

    正主却正在领粥,然后准备上工,今天他们这个石场之中要砸出五百块石条,听说是秦王殿下要修泾河桥而准备的。

    修桥呀!作梦都可以梦到去修桥,李春摸着一块块石头,心中期待着。

    “李春!”管工出现在李春的面前,李春赶紧跪伏在地上,因为他是官奴!

    “你可是知道,赵县有座桥!”

    李春如雷击一般,整个人疯了,猛的跳了起来:“那桥怎么了,难道桥塌了吗?我的桥,我的桥呀!”李春晕倒了。

    劳累、寒冷、饥饿,已经拖垮了他的身体,突如其来的刺激让他气血上涌。

    “快,快救人!”那管工才是要吓的晕倒。

    这是秦王殿下要找的人,万一真是他,自己被砍头也没有地方说理去呀。

    从官奴七手八脚的抬着人,管工赶紧让抬着他屋里,那里至少还有个炉子。一边叫人去找郎中,一边让人立即去回报。

    另一边,李元兴已经来到了天英阁。

    天英阁的设计是依照李元兴的理论而设计的,圆形大屋。

    在正北面南的位置上,最上面有个三个座位。然后下一排是五个,再下来两侧就是二百七十度圆形的三层座位。一共可以座一百六十人。

    其中标有名字的自然是天英阁百人,没有标名字的,就是给汇报事务的官员就坐的。

    今天这里所有的座位都坐满了,除了天英阁的人之外,还特别允许谏院选派五十人来旁听,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允许他们发言。还有几个座位,就是留给秦王府以及大唐帝国安全司官员的。

    李承乾以秦王府参谋的身份,坐在帝听席上。

    主位三个座位,平时只用一个,今天中间坐的大唐皇帝李二,左侧是李元兴,右侧武曌!

    天英阁阁主,以及四位副阁主坐在下首的五个座位上,这一任的阁主公推礼部尚书王及善。四位副阁主不分名次,分别是,兵部尚书李靖、户部尚书崔君肃、商业部尚书高俭、御史台魏征。

    这里高俭现在大唐的钱袋子,他这里的收入已经高于户部武德九年的两倍了。

    所以他的副阁主支持率高于了崔君肃。

    魏征以御史的身份作为阁主,说的是监督的作用,但他能当选,却因为他天策上将府长兄的身份,长史是三品官,御史才是五品上。

    这次大会还当真与武曌猜测的一样,就是一个年度计划大会。也会分配一些预算出来,以及今年在唐的战略目标等。(未完待续。。)

    ps:  作者心中,赵州桥是奇迹!

第310节 大唐第一次国民大会【华丽的二更】

    皇权时代,什么战略计划之类的,自然就是皇帝去思考,去说的算。要么就是维持现状,还有许多皇帝讲究无为而治的理论。

    让皇帝之外人来制订国家的发展大计。那怕参与者全是高高在上的贵族,这也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突破。可以说,天英阁百人都已经卯足了力气,准备大干一场。

    光是看着每个人面前摆着的那厚厚的一叠纸,就知道这些人下了多大功夫了。

    各种礼节之后,有低级官员负责将茶水送上。王及善冲着崔君肃点了点头后,崔君肃站了起来,向着李元兴一礼:“秦王殿下,贞观元年,户部准备筹集四十万贯,用于殿下修通长安至洛阳的道路。”

    第一个议题竟然是给自己银子,李元兴倒是有些意外。

    不过,这也让李元兴有点小紧张,先送礼,然后应该就是提要求了吧。

    崔君肃又继续说道:“殿下,整个长安周边二百里,所有的民夫,徭役。都由秦王府调,各州县配合殿下的指挥,只请殿下贞观元年可以完成长安东的惠民渠!殿下还有任何的需求,可以提出以供天英阁讨论!”

    李元兴盯着崔君肃看了好一会,心说你难道没有什么要求吗?

    事实上,崔君肃还真没什么要求,七世家光是消化李元兴之前提供的那一切,就需要两年时间,最快也要一年,所以这完全是为国为民了。

    李元兴靠近李二低语几句。李二摇了摇头,又指了指崔君肃。

    李元兴离座,来到崔君肃面前:“崔尚书没有要求吗?”

    “没有!”

    “好,本王有一个提议,皇兄的意见是由你们来决定。本王打算花一年的时候,为至少五万大唐军士换装,甲盾可以修复给杂兵用,但那些如废物一样的刀,本王认为,卖了吧!”李元兴说到最后。声音已经极小了。

    嘶……。崔君肃吸了一口凉气,五万大唐军士换装,他可是知道秦王天策四卫装备有多么精良,就算这精良程度只有一半。甚至只有三成。也是一个巨大的数量。

    崔君肃第一反应是。户部有这么多钱吗?

    第二个反应是,这需要多少精钢呀!

    李元兴又说道:“奶粉的钱用于这笔花销,细节自然是由户部说了算。”

    崔君肃点了点头:“殿下。此事要关上门讨论。今日人多口杂!”

    李元兴退回座位上坐下,崔君肃则来到了王及善面前将李元兴的意思说了,然后五位阁主商量之后,由李靖起身:“秦王殿下提出一个议题,由军管奶业的获利来为唐军换装,这个话题细节太多,经过阁老会讨论延后。”

    先不换利钱有多少,军队换装不是小事。

    “军队换装是大事,可否给我们军方一个时限,何时讨论,何时会有结果。”一位兵部老将代表军方出来说话,李靖回答道:“十天,十天时间内,兵部内部先行讨论。十天之后,天英阁议事。”

    “谢李阁主体谅!”那老将军施礼之后坐下了。

    又一个原属于户部的阁员得到发言权:“这比利钱有会多少,是否会影响到户部的支出预算,是否可以让户部拿出一个提案来,共同参与讨论。至少要订一个计划,换装多少,如何换,换下了旧装备应该如何?”

    李二听的很满意,这些人倒真是在为国事考虑。

    这比起朝堂之上为各派利益乱吵要好太多了。

    秦王府的事情似乎到此告一个段落了,今天并不是议论,而是在列仪题。

    吏部提出,合理调整各部人员结构,并且对于新的几个部司职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各部要细分,侍郎要有明确的职业,而不是仅仅是听尚书的安排。

    似乎是很上进的仪题呀。

    不过,却是历史不同了,历史上的贞观元年应该是李二精减机构。

    是不同了,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因为自己的出现,似乎国家机构更加的忙碌了,听闻仅仅一奶粉的生意,就让兵部文职人员紧缺,从六部要了许多闲散之人,这才算是勉强撑住了。

    听了足足有一个时辰,李元兴倒是明出些明堂了。

    虽然还是以各部为主,事实上当真是让这些官员们放开思想了。

    “五郎!”李二靠近李元兴轻声说道:“异邦使节们又在找借口推迟回去的时间了。”

    “这次的借口是什么?”李元兴一点也不意外,笑问道。

    “各种理由都有,一切都只是一个借口罢了。为兄已经不在乎他们是否留在长安了,在为兄眼中,他们和留在长安的异邦商人没什么区别!”李二满不在乎的说道。

    李元兴灵光一闪,出现了一个念头:“皇兄,割让国土这是大不敬。但是,如果一块十多亩的土地能换来巨大的利益,皇兄换不换!”

    李二没有明白:“五郎继续!”

    “或者,租一块土地,换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