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殿下还年少,自然会心急洞房,那里不知道他敢不敢去皇宫找圣上吵架呢!

    深夜赶路,入秋,自然有些凉了。

    李元兴骑在马上,突然发现自己对今天大婚的流程一无所知。仔细想一想,似乎礼部的官员给他讲过了,或者是没有讲过,自己记错了。

    总之,眼下是一无所知。

    摆明了,自己今天就是一个摆设,虽然是主角,但依然还是摆设。

    秦王庄内,武曌也起床了,她要给李元兴一个惊喜,嘴上却一边骂着。她自己是不痛快了,自己的男人去娶别的女人,自己竟然还要半夜就起床干活,还要这个男人一个惊喜,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这故事放在现代,放在网络上不出二十四小时,一定不会少于十万回帖。

    九万九千个都会说自己是傻子。

    还有九百九十个会说上自己是说笑话,不相信这个贴子。

    终于有一个人说支持了,没一会功夫就会有另外九个出现,表示刚才的那个是从精神病院逃出来的。

    检查新盖的电池房,很好,从砖房的角度上来说,很完美。

    发电机安装的非常好,看来李元兴还是有点用处的,水流,角度,叶片等都都不错。

    再看电池组,总体来说武曌还是满意的,以大唐的技术赶工的结果,存电量只有设计的六成多,这已经是极好的成绩了。以后工艺提升了,可以再换一批电池,就算不按,这些电池能用几十年,只是电量会慢慢减弱罢了。

    一道浅沟在武曌的指挥之下挖了出来,然后一根来自后世的电缆埋了进去。

    电缆的另一头,从大会室厅前广场的水池旁出来。

    说是水池,却占地近十亩,上面亭、台、楼、阁还没有修,只是摆了个假山巨石罢了。

    几个强力水泵让工匠装好。用木板再盖好,派军士守着。

    大唐自然是没有铁制的水管的,可大唐的工匠有办法,一节节的瓷管用活扣连起来,拉口处用羊皮密封,再用铁皮包上一道,这样几十米长的水管就算是到位了。

    天色渐亮!而李元兴等人已经从长安秦王庄走了快两个时辰了。

    在李元兴来到长安城明德门前三里的时候,从旁边田间地头数以万计的小孩子冲了出来。

    “哈,拦路第一道呀!”骑在马上背上原本昏昏欲睡的程魔头精神大震,策马上前:“听本将号令,第一队,冲!”

    这是要打仗吗?李元兴吓了一跳,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却见第一队上百名骑士每个人背着一个背篓,伸手从背后提出一串铜钱来,这一串就是一百枚,提着麻绳在空中舞动着。

    那些冲出来的小孩子们基本上全是穷人家的孩子,作为长安城的居民,来为秦王殿下挡第一道门。骑士们手中的长长铜铁串舞动着,然后手一松,手中这一条绳飞了出去,铜钱在空中哗的一个散开来,整个天空就被钢钱所覆盖。

    最远的,可以弹到几百步之外,漫天的钱雨呀。

    二十万枚铜钱,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就撒出去了,这是钱呀。

    李元兴突然感觉有些心疼呀,大唐二十万枚铜钱,放在后世以一枚实际购买力四元钱来说,这就是八十万人民币撒出去了,这还仅仅是第一关。

    咚咚咚!城关上战鼓响声,数千火把同时点亮,以明德门为中心左右各一里长的城墙上每个城垛都有一支火把亮声,城上一武将,这武将身上穿的不是城门守将的军铠,而是大唐皇宫禁军的军铠,他就就站在箭垛之上:“本将今日值守,要过这一关,比箭!”

    “比箭,比箭!”城墙上数千军士高声欢呼了起来。

    尉迟恭骑马上前:“老何,你狗日的速速打开城门。小子本将打的你满地找牙!”

    “老黑,敢不敢下个彩头,十人对十人,只出兵,不出将!”城关上的老何笑呵呵的。(未完待续。。)

    ps:  更的晚了,实际是卡文了。

第265节 堵门!

    【求月票】

    李元兴在身上摸了摸,想摸出烟来,可今天穿的是大婚的礼服,那里有地方装烟呀。

    再看这门口骂仗的架势,真的象是后世结婚那堵门。

    只是这个气势太足了,后世现代堵一次门,最多就是三五人躲在新娘家门内扛住,然后要了十个八个讨喜庆的红包罢了。

    再想一想刚才那些小孩子,不正是后世那些新娘家附近看凑热闹的小孩子们。

    传统,不是那么容易被遗失的。

    李元兴身体微微向崔敦礼那一侧斜了一些:“崔长史,这个是不是应该拿出些红线铜钱来,堵门的也要讨个喜庆!”

    “自然是准备好的,这头道门准备了钱八百贯。刚才撒下十百八十贯,在这里至少要留下三百六十贯。这个数额是参照武德三年,我博陵崔氏嫡长子长孙娶太原王氏嫡长子长孙女时的规格,加了十倍!”

    李元兴默默的点了点头。

    心说这加十倍,只要我秦王府负担的起就好,千万不敢欠了债务。

    崔孰礼又说道:“殿下,这个规格已经写入大唐律条之中。日后一等士族嫡长子长孙,还有现大唐承乾太子大婚,以殿下六成数额计,如双方都是一等士族长子长孙,那么再加两成,就是八成!”

    李元兴心说,你们七世家是不会把女儿嫁给李承乾的,所以肯定是六成了。

    崔孰礼似乎猜到了李元兴的心思。

    “殿下。后由礼部王尚书,既然皇族为特等,那就给太子加二成。其余皇子依次递减,各士族也是一样。最低的九等士族嫡长子为百之一,最低的士族庶子为千之一!可以少,但不可以更多!庶民为百之一,只有一个规格!”

    崔敦礼的话还有几句没有讲。

    那就是李元兴这个大婚的规格,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已经没有可能那位亲王级别再大婚。

    就算是家中有巨大变故,年少之人也不可能继承到一字王的爵位。

    再说到皇家。历史上是有幼帝登基的。可登基没有及冠,没有正式掌权的话。也绝对没有可能在大婚的规格上超过这位秦王殿下。

    而且身为帝王,也不可能等到掌权之后再大婚。

    所以李元兴的大婚规格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两人聊天的时候。那边的叫门似乎已经有结果。比箭。双方各出三十人,每人三箭。每十人一组,每组箭靶要再加十五步。以五十五步为起。也就是最后一组要射百步远的靶子,这可比的真本事。

    “本王加个彩头如何?”

    李元兴不懂规则,自然要问崔敦礼这位长史了。

    “自然是大吉大利!”崔孰礼笑着回答道。

    “好!”李元兴笑着给身旁的亲卫说了几句,那亲卫飞马上前高声大喊:“今日新郎君加了大彩头,胜的一方将会有秦王庄五彩细绒冬衣每人两件,青蓝绿红黑,五色可自选。”喊罢了,又冲着秦王庄这边的同伴大喊:“秦王庄的兄弟们,可把别彩头让他们抢了去!”

    “好!”

    又是一阵欢呼声!

    出阵的全是兵,没有将,但一边是秦王庄近卫,一边是皇宫禁军,个个都是百战老兵。

    八轮都是平手,全部都是箭箭上靶。

    这样的箭术在普通军士之中,绝对是顶尖的,最后一组的每人最后一箭,箭靶再后移十五步,达到了百步之远,这一次用的不是圆靶,而是竹杆上挑着一只刀鞘,刀鞘细长,绝对是极难射中的。

    “全中!”报靶上高声大叫着。

    尉迟恭来了脾气,准备要求再比过,那边李元兴的亲卫已经冲到近前:“秦王殿下令,大唐军士威武,箭术超群。双方都有彩头,新年之时长安大竞技场,箭术大比之时,各位军士再一比高下!”

    总之一句话,别打了,两边都有彩头。

    尉迟恭这时扯着嗓子大喊:“秦王殿下要在新年之时,拿出重宝,天下第一宝弓落在谁手,儿郎们,回去苦练拿本事出来!”

    “大唐威武,殿下威武!”

    不知是谁挑的头,又是一阵乱喊。

    明德门终于打工了,城门内哗的一下跑出两百名健妇来,每人手上都拿着一个红布包着的长棍。

    “殿下,过棍阵吧!”

    李元兴心说,这一批妇人乱棍打下来,自己能不能活命都是未知数,还娶老婆呢。

    崔孰礼在一旁笑道:“这是长安的风俗,娶了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