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庄-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妃连连点头。

    李元兴出了大会客室,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杜如晦的事情解决倒是去了一个心病。

    同时也在感慨,大唐的闲人真正是多呀,可以干坐在那里一整天就看着别人泡茶,而且还是一副乐趣十足的样子。这也证明了,大唐的娱乐实在太少,少到让人想打发时间都没有。

    李元兴开始有些期待新年了,武曌可以整出一个多么疯狂的新年来。

    “殿下,崔氏族长已经到了庄门,求见殿下。是为后天纳征之礼!”郑和跑来报告着。

    李元兴反问了一句:“府中的聘礼准备的如何?”

    郑和的表情很紧张,低着头小声说道:“此事圣上有过吩咐,是由高公公那里直接传给小的,说秦王府不准备聘礼。后来崔长史也说,秦王庄不用小的准备聘礼!”

    李元兴听完这话,摸了摸下巴。

    原本这些事情他是懒得操心的,前几天弄明白了七世家送彩礼送重礼的原因。此时却是完全明白了,准确的说这是一种交换,自己的聘礼不是礼物,那么应该是什么?

    “请到小会客厅!”李元兴决定先见一见崔氏族长(未完待续。。)

    ps:  今天更的晚了,昨天查一些资料,把自己整得失眠。

    竟然梦到自己穿越了,

    我的神呀,

    果真作者入迷之后,会有变成二货的可怕节奏。

第242节 聘礼【第二更】求月票

    崔氏族长,崔君肃的父亲,也是崔莹莹的爷爷。他来秦王府,代表的可不是清河崔氏,而是七世家,来讨来聘礼的。

    陇右李氏的族长在他来之前表达态,现准备的嫁妆只有区区两万多贯,但后续准备的却有十万贯。只要秦王殿下给得出,他们就加得起。

    博陵崔氏更是说上不封顶的话。

    交易,既然是政治联姻,那就一定会有交易。七世家的诚意已经足够,一直到纳征的前两天这才来谈聘礼之事,那怕秦王庄分文没有,七世家的彩礼基数已经放在那里了,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在李元兴的小会客厅中,李元兴命人准备了一张根雕茶海。

    说是小会客厅,如果按后世现代的面积计算,也有接近二百平方米,还设有更衣、休息等小房间四间。主厅面积分成了几个区域,有摆着大圆桌吃饭的,也有喝茶的,还有一处是小书房样式,以及外间的贵客等候区。

    说到那个大会客厅,如果真要形容的话,那是礼堂。

    厅内面积超过三亩地。

    面对面的坐下,李元兴拿出一盒后世的武夷山红茶,也算是巅峰品种的金骏眉。从柜爷那里得手,不知道是那个年轻晚辈孝敬的。

    “福建武夷山又是巅峰!”李元兴亲自温水泡茶。

    崔氏族长起身一礼:“能喝到殿下的茶,老朽荣幸!”

    李元兴一边等水开。一边从桌下拿出几张相当于后世a2大小的纸来放在桌上:“原本这物件是准备给两家负责书斋掌柜看的,崔老来了也看看。此物利不大,但却如同利刃,本王与崔老不说那些绕圈子的话,此物只授权三家!”

    李元兴拿出的是什么?

    是两份报纸!一份用的是后世商业报纸的方式,头版自然是长安城中那些重大的新闻,这一份开版头一个新闻就是长乐王李幼良的案子,上面还有刑部主事写的一篇文章,以及一份李道宗的表章,用的是官逼民反的那一份。

    因为大唐的纸与印刷术还达不到两面印刷的效果。所以这报纸全是单面的版式。配图也是极简单的图样。报纸顶上五个字,长安新闻报,却是出自虞士南的手笔。

    次版是长安城一些新闻,秦王大婚。自然是次版头条。

    崔长史有文章在上面。还有宫中长孙皇后的贺词。以及杜如晦的一份赞!这一版面中,最让崔氏族长意外的,竟然还有巴蜀丝绸商会恭贺。秦王大婚礼服由巴蜀丝绸商会提供的一个小方块。

    再下来一版,就是些市井趣闻,那个坊市着火了,那个街道因为某店铺出了新品,而整条路都拥挤不堪。还就是,某善人作了善事之类。

    到了这一版上,那个让崔氏族长吃惊的小广场变成了四个。

    两个酒楼开业预告,还有一个是长安秦王酒招代理商号,代工酒坊。最后一个,却是长安一家金店打出了本店的口号,十足真金,最新款式的非常明显的宣传用小方块。

    再往下翻,就是长安城中家长里短的趣事,特别是秦王庄茶会,占了几乎半个版面。

    这一版内自然还有一份故事连载,连载的内容正是大唐皇宫之中已经流传,却严禁外传的神作《三国演义》。

    再来一页,就是杂事趣闻,然后那些小方块的数量占了几乎一半。

    “此新闻报,极是有趣!”崔氏族长快速的翻过一遍之后,又准备从头开始读起,特别是那几篇文章,真是大才之作。

    李元兴为崔氏族长倒上茶:“请!”

    “好茶!”崔氏族长只喝了一口,便大声称赞:“此茶一口入喉,甘甜感顿生,滋味鲜活甘爽,高山韵显,喉韵悠长,沁人心脾,仿佛使人置身于森林幽谷之中,真正仙茶也!”

    “崔老盛赞!此茶制法,相信三年之内茶商们可熟练,茶树不易,茶更不易!”

    “此等仙茶,岂能等闲!”崔氏族长笑着又喝了一杯。

    李元兴再次冲泡之时,又指了指另外一份:“另一份,为官办。自然是为大唐朝廷说话,再有两份可由民办,说尽天下事,尽阅天下文章。此报一份六张算起,起印三万份,以丝网印术,成本不过三文,再加上润笔等费用,一份成本不过五文。”

    这个价格已经是极低了,崔氏族长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市价他是了解的。

    李元兴又说道:“一份叫卖三文,售者可得一文,报馆得两文。三万份可得净利约三十贯钱,日后发行量越大,利自然是越大的。”

    崔氏族长心说秦王殿下一定是算错了,这收入比成本还低,如何挣钱。

    可转念一想,秦王殿下有可能算错吗?

    “请殿下赐教!”

    “赐教不敢当。”李元兴一指那巴蜀丝绸商会的那一块:“这一小块,巴蜀丝绸商会包下一整年,以每月发行十份,月三十万份计算。他出资三千贯!如果每期十万份,他就出一万贯每年,这个叫广尔告之!”

    崔氏族长立即在心算了起来,这就等于是巴蜀丝绸商会按一份一文钱出,连出十个月,报馆送他两个月。既然巴蜀商会有,那么其他的小方块也会有。有多无少,如果设计合理,仅这一项就算报纸免费送出,也有钱挣了。

    仅是长安城,如果再加上洛阳,还有周边州县,以三日一期计算,每期至少十万份。

    果真是巨利呀。

    “好一个广尔告之!秦王殿下果真高明。”崔氏族长自然是知道,天下悠悠众口的力量。这报纸用的好了。可引导天下士子。所以秦王李元兴一开始就提到了,还有一份官办的,自然是为朝廷说话。

    不服不行呀。

    “崔、卢两家,原本就为书斋之事感激殿下,加上此物,我们崔氏的陪嫁似乎是轻了!”崔氏族长说的是实在话,原本就是打着交易的想法,和李元兴这样的人他绕圈子说闲话没什么意思,不如直说倒还显得诚意。

    “都是一家人,算得太清。倒显得外了。不过。有件小事请崔老助我!”

    崔氏族长只是微微愣了一下神,立即就明白了过来:“如果殿下认为,长安周边佛门太过猖狂的话,老夫也有些看他们不顺眼!”

    “那介时。请崔老助本王一臂之力!”

    话说到这里。就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

    佛门可以说是李元兴与七世家共同的敌人。佛门已经伤害到了世家的利益,所以必须打压。就算李元兴不出手,当矛盾到了一个极限的时候。世家也会出手。只是世家同样也是动用的朝廷的力量。

    此时由大唐秦王出手,世家如果再助上一把力气,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李元兴再次倒上茶:“茶的事情,本王的意思是。七世家主家不要参与,无论有多少个茶商会,要统一订下一个行规。”

    “凡事自有规矩!”

    李元兴又说道:“这是大唐的利益,不是某家人的利益。再往小里说,茶农种茶,茶商不得强买强卖,说仁,宽厚为仁,茶农吃的饱,才会有心种好茶。说利,茶农见到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