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夜行-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那你便可以杀了他?”乔庆州道。

    “为殿下效劳,除去大唐害群之马有何不可?”许子陵把自己的鱼符拿了出来,上面赫然写着,许子陵,千牛卫任职,千牛备身,正六品上。

    虽然许子陵的官职没有乔庆州大,但是其性质却不然,千牛备身,人家可是当朝皇帝贴身侍卫啊!

    乔庆州看到后,双嘴唇不时的颤抖,急忙道:“快快,退下,备酒!”

    然后换做一副殷勤的模样,对许子陵道:“许千牛,某……有眼无珠,这边……这边请!”

    “呵,有长辈在,我岂能先请?”许子陵望向不远处的杨马氏,始终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于是便说了长辈二字。

    乔庆州擦了擦脑袋的汉,此刻再也不管许子陵杀兵曹参军的事了,急忙亲自跑到杨马氏的身边搀扶着杨马氏道,“老翁,这边请。”

    “啊?这……不可不可!”杨马氏连忙摆手。

    “嘿嘿,阿娘就莫要推脱了!”胖子搀扶着杨马氏来到了刺史府内,桌子上摆满了各式佳肴,这是杨马氏这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的。

    吃完饭后,许子陵让乔庆州找了一辆舒适的马车,临走之际,许子陵说了一句话,“乔刺史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官,也应该回家享福了,若是等我到了长安之后,希望乔刺史好好想想。”

    许子陵没有把话说绝,只是给了乔刺史一个暗示,既然在武德时期做到刺史这个位置,那么或多或少背后总有一点点势力,许子陵决定回去把这件事告诉李世民再做定夺!

第十章 四个命令

    武德九年,八月初七。

    许子陵三人坐着马车进了长安城,杨马氏得知许子陵已经结婚之后,抑制不住激动,从怀中掏出一个玉镯子,对许子陵道:“子陵啊,你自小命苦,如今终于熬出头了,老太婆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一对玉镯子,留给你一个,怀义一个。”

    “届时你把这个给你的娘子,希望她莫要嫌弃啊!”杨马氏把一块晶莹透亮的玉镯从包裹着严严实实的布匹中拿了出来。

    “这……不可!”许子陵连忙推脱。

    “呵呵,子陵这一次回来和老太婆生份了许多,以前总是一个杨娘杨娘的,叫着亲切的很,现在……”杨马氏叹息道,“老太婆知道这东西不好,你看不上……”

    许子陵听出了杨马氏的误会,急忙道:“杨娘,我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您的传家之用,应当都给粘猪儿才行!”

    “不,俺不要!”粘猪儿道。

    “你们两个自小都跟着我,老太婆哪里会把你当做外人?”杨马氏道,“自小你们兄弟二人有什么东西都争着抢着,怎么现在这么客气了?”

    许子陵知道执拗不过老人家,这是人家的一番心意,于是便不再推脱,“嘿嘿,谢谢杨娘。”

    说话间,三人已经来到了许府大门外,杨马氏下了马车,看到许府之后,脸上布满笑容:“呵呵,子陵太能干了,好阔气的房子!”

    “阿翁,您回来了。”桃儿和张恋奴早就得知许子陵等人已经回府,连忙上来搀扶杨马氏,甜甜的说道。

    “这……这两位那个是我干媳妇儿?”杨马氏疑惑的问道。

    “都是都是。”许子陵只说了自己有媳妇,忘了告诉杨马氏有几个了!

    “阿郎,中饭已经备好了!”周萍儿现在仍旧在许府,见到一行人笑盈盈的招呼着。

    “这个?”杨马氏看着体态丰盈的周萍儿,莫不是这个也是?

    “哦,这个不是。”许子陵不知道怎么介绍周萍儿的身份,说他是许府的丫鬟吧,显然不合适。

    “是我一个朋友,家中经商,在许府晚上一段时间。”桃儿看到许子陵不好开口,连忙打圆场道。

    “哦。”杨马氏看了一眼周萍儿,又看了一眼粘猪儿,若有所思。

    吃完中饭,杨马氏一个劲的夸赞许府厨子的厨艺,这样好吃的菜,杨马氏从未吃过,待从周萍儿口中知道这菜是许子陵所创之后,又一个劲的夸赞许子陵,总之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翌日,许子陵一早便和粘猪儿来到了宫中,李世民虽然现在已经贵为太子,当时仍旧整日忙碌,许子陵来到正在处理政务的李世民身旁。

    “殿下,不知可曾看到庆州刺史的公文?”许子陵端了一杯茶送到正在批阅政务的李世民几案边。

    “庆州刺史?什么事?”李世民停下手中的笔,端起水,慢慢的喝上一口问道。

    许子陵知道,自己的暗示,乔庆州一定理解,那为什么却没有送来辞官的公文,原因可能只有一个,乔庆州背后的势力强大的足够保护乔庆州!

    许子陵把自己在庆州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想法一一告诉了李世民。

    庆州是边关重镇,当李世民听到庆州百姓水深火热,以及兵力十分羸弱的情况之后,轻握水杯的手突然握紧,脸色十分难看。

    就在李世民准备发怒的时候,一个宦官来到东宫,宣布了一个让李世民十分兴奋的事,李渊正事下诏,传位于李世民!

    “庆州的事,你先派几个人过去,稳住局面,必要的时候可以便宜行事。待孤明日登基之后,再收拾,孤不管他背后有什么势力!”

    这件事触动了李世民的底线,民生和兵力!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中国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将在这一天徐徐拉开序幕。

    李世民头戴皇冠,身穿龙服,四周布满千牛卫,缓缓的来到显德殿中,一众文臣,洋洋洒洒的念了半饷听不懂的骈文之后,宣布李世民正式登基!

    李世民大赦天下,免除关内及蒲、苪、虞、泰、陕、鼎六个州的赋税两年!其余各州一年!

    同时下颁了四道命令,第一,免除宗教改革。第二,罢贡献,开勤俭之风。第三,百官上疏,有利之见,赏。第四,释放掖庭宫宫女。

    这四道命令是李世民反复斟酌了很久才决定的。

    许子陵仔细的咀嚼了李世民下达的这四个命令,无疑都是在收买人心,李世民得位本就不正,所以极度希望各个政体集团的支持。

    不过许子陵不得不佩服,这四个命令太漂亮了,简直是雪中送炭,这就是李世民的智慧,李世民准确的抓住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矛盾点,这个矛盾点是有些帝王终其一生都没有看透的东西,人心!

    免除宗教改革,引导社会舆论,宗教可能是传播一个帝王丰功伟德最快捷最迅速的方式!

    开勤俭之风,这道命令是朝廷带头,创建一个利于百姓的风气!

    百官纳言,这无疑是李世民能够实施正确政见的有力因素,一个人难免会犯错,所以李世民准许百官指正错误,这体现了李世民一个宽阔的胸襟!

    第四个命令,看上去没有前三个那么掷地有声,但是这道命令也是李世民最高明的地方,在古代,宫女的命运是十分可怜的,一朝入宫内,百年身孤寂,他们的世界没有婚姻,没有男人,有的只有无边的孤寂!李世民这道命令把人的内心看的清清透透,若是宫女被放出宫之后,这对李世民的声誉无疑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有利之举,即便不成功,这些宫女也会心中感谢李世民!

    这四个命令下达,无论是“宗教改”、“罢贡献”、“百官上疏”还是“释放宫女”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给百官以及百姓一个讯号,李世民这是在和旧武德划清界限,树立一个“清正廉洁、以民为本、广开言路”的良好形象!

第十一章 戒严

    北方突厥,颉利可汗大帐内,两个年轻的中原人正在和颉利可汗认真的说着什么。

    “可汗陛下,大唐新天子年轻且又是刚登基,现下政局十分的动乱,若是我等此刻派大军兵临城下,李世民那小子定会被吓的魂飞魄散,届时我等便可以狠狠的捞上一笔,让伟大的突厥人过上好日子了!”上官风对颉利可汗说道。

    颉利可汗是通过梁师都结识这对父子两,因为这两个人的武力十分高强,而突厥人又特别崇尚有武力的人,所以上官央和上官风便被带回了突厥。

    上官风刚刚那一席话,其实是梁师都的意思,大唐现在逐渐安定,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自己,所以梁师都便想利用突厥震慑一下李唐。

    颉利可汗听了上官风的话,仔细的想了想,觉得十分可行,现在东突厥虽然表面上看,仍旧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老大,但是颉利可汗知道,突厥近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