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代》杂志主编施蛰存说:我以为政治制度是没有关系的,问题全在人。

    更有思想激愤的,比如徐调孚的梦想是:未来的中国没有国学、国医、国术……国耻、国难等名词。

    林语堂这阵子似乎学萧伯纳玩幽默已经玩疯了,他的梦想被列在最后,只有四个字:我不做梦。

    周赫煊阐述自己的梦想时,也只说了一句话:这糟糕的时代就是一场梦,我只希望快点醒来,中国应该是繁荣、富强、伟大、自豪的国度。

    或许就如《东方杂志》前言里说的那样,此时的国人白天紧张而气闷,只有在夜里做一二个甜蜜舒适的梦。当这篇记载着数百名人梦想的文章发出来,立即引起无数国民的精神共鸣,元旦这天的《东方杂志》直接卖断货了。

    这个征稿活动的结尾,再次刊登了周赫煊的那篇《我有一个梦想》:“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中国的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州县和每一个乡村,都将变成高楼林立、工厂遍地的文明世界……我们的国家,不再是被人嘲笑的对象,不用再签署屈辱的合约。任何一个海外的华人,都可以挺直腰杆,大声地高呼:我是中国人!“

    不知有多少读者,联想到黑暗的现实,看得潸然泪下。

    周赫煊放下手中的杂志,苦笑自语道:“梦人人都会做,为了这些美梦,不知要死多少人。”

    周赫煊很快就遇到一个将死之人!

    当他驱车来到戏院时,杨杏佛老远就喊道:“周先生,久仰大名!鄙人杨铨。”

    “宏甫兄,幸会!”周赫煊热情地握手道,“想不到宏甫兄今天也来捧场。”

    杨杏佛笑道:“适之先生写信给我,说尊夫人要在元旦登台,我就特意提前出发来天津,一睹冬皇的大家风采。”

    周赫煊连忙介绍张乐怡、孟小冬和费雯丽,至于婉容、廖雅泉已经到了预产期,随时都可能生孩子,因此今天没有来观看孟小冬演出。

    民国时娶姨太太的很多,杨杏佛见怪不怪,微笑着跟三女握手问候。

    众人结伴走入戏院,孟小冬直接去了后台准备。

    杨杏佛低声道:“明诚兄,北边的筹备工作还顺利吧?”

    周赫煊说:“我写了50多封信,有大概30封回信说愿意加入,还有10多封表示支持。”

    “那就好,那就好,”杨杏佛高兴地说,“再加上胡适之那边邀请了20多个,北平分会的规模很大啊!”

    周赫煊看他兴奋的样子,忍不住提醒道:“宏甫兄,你为民主宪政多番奔走,可要当心南京那边来阴的。”

    杨杏佛不屑冷笑:“老蒋也只会暗杀那一套,他要杀就杀,我死了还有别的人站出来。”

    “唉!”周赫煊无奈叹息。

    眼前这个人死定了!

    杨杏佛是同盟会出身,早年担任孙中山的秘书,这些年频繁和共党接触,并积极营救被捕的共党人士。他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超强,民权同盟全靠他多方奔走,跟胡适喜欢打嘴炮不同,杨杏佛属于实干家。

    所以杨杏佛必须死,只要他死了,刚刚组建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就等于瘫痪。剩下的人再怎么呼吁呐喊,常凯申都可以不予理会,对当局的威胁而言,100个胡适都比不上1个杨杏佛。

    周赫煊看着完全不顾自己死活的杨杏佛,突然生出无限感慨。或许正是中国有无数这样的志士,为了国家不惜付出生命,中国才有梦想可言吧。

525【长城抗战】

    今天来看戏的名流很多,有一大半都是孟小冬自己请来的。

    这年头,京剧跟麻将一样属于国粹,上至权贵下至黎民,个个都对此二物喜爱不已。

    孟小冬在十多岁时就名满华东、华中地区,又在平津两地唱了好几年的戏,她认识的权贵名流并不比周赫煊少。整个天津的梨园、票友界名人,包括一些政客富商,都非常凑趣的跑来捧场。

    北平也来了不少,其中就包括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

    这位于大姐是资深铁杆戏迷,平时热衷于社会公益活动,属于北方鼎鼎有名的慈善家。她跟孟小冬历来关系不错,以前经常拉着张学良一起听戏,虽然周赫煊和张学良闹得不愉快,但两个女人的私交还是很密切的。

    “明诚,”于凤至主动和周赫煊说话,“汉卿甚是想念,你怎么最近都不来家里走动了?”

    周赫煊呵呵笑道:“平时太忙,改天一定拜访张司令。”

    于凤至刻意缓和矛盾说:“何必那么见外,你称呼他汉卿就行。”

    周赫煊只能说道:“汉卿兄近日军务繁忙,恐怕没时间搭理我了。”

    “他能有什么事?”于凤至笑了笑,突然想起这几天张学良频繁召集军议,连忙问道,“明诚,是不是日本人又有动作了?”

    周赫煊面容严肃地点点头:“日本人这次的目标是热河。”

    民国时期的东北有四省,分别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和热河。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人只占领了东三省,只有吞下热河省才算完全控制东北。

    如果不出意外,周赫煊他们在戏院看戏的时候,关东军已经在准备进攻山海关了。

    这事儿不需要周赫煊提醒,张学良是早有准备的。

    自从关东军攻陷锦州以后,就迅速调兵安营扎寨,日军的营地距离山海关仅有1里远。

    就在半个月前,关东军悍然向山海关开炮,并于12月底完成海、陆、空军的集结。并公开疏散撤离当地的日本侨民,摆明了要攻打山海关,根本不怕暴露自己的军事计划。

    张学良在丢掉东三省后被全国唾骂,他也想挽回自己的威望。当他得知关东军的动向以后,立即调兵布置长城防线,准备和关东军死磕他已经退无可退了,只要关东军成功占领热河省,张学良的华北地盘将在关东军的铁蹄下暴露无遗。

    热河省在什么地方?

    就在后世河北、辽宁、内蒙三省的交界地带,比如承德、赤峰、葫芦岛等地区,此时都属于热河省管辖。

    周赫煊无奈地看着戏台,大概就在今天晚上吧,山海关的守军即将打响长城抗战的第一枪。

    长城抗战,可歌可泣。

    然而此时的关东军,已经不是“九一八”时候的关东军。在海陆空的三军立体打击下,山海关仅坚守三天就被攻破。接下来几个月,中央军、西北军和东北军联合防守长城一线,依旧抵挡不住日本人的进攻,最终以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结束战事。而日军在攻陷热河以后,兵锋直指北平、天津,再次打仗就是全面抗战了。

    当然,长城抗战也并非一无是处。全国百姓踊跃捐款捐物,前线官兵则英勇作战,经常以营为单位全军覆没,死战至最后一人都不后退。

    这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死伤,也打击了日本军部的嚣张气焰,以至于日军不得不延后全面侵华的计划。

    比较操蛋的就是常凯申了,他虽然派了一部分中央军来支援,但大致上依旧延续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决策。不但如此,他还刻意压制民间的抗日救国活动,理由是避免彻底激怒日本。

    ……

    不多时,胡适也带着朋友来了,坐在观众席跟周赫煊闲聊扯淡。

    终于好戏开场。

    音乐声响起,四个太监引着朱文逊上场。

    一阵念白结束,太监甲面向内侧,念道:“花将军进攻啊!”

    “领旨!”

    孟小冬饰演的花云应声而出,念道:“奉命守要城,日夜哪得宁?”

    “好!”

    孟小冬出场只走了几步,再来一句念白,就引得全场观众轰然叫好。

    天津名票韩慎先对身边的王庚生说:“小冬拜在余先生门下学艺三载,如今技艺已经炉火纯青,丝毫不输给各位须生名家。”

    王庚生也感慨道:“此次小冬复出,‘冬皇’之名实至名归。当今中国唱须生的,小冬不说排第一,至少也能排进前三。”

    眼下唱的这出戏叫《战太平》,名将花云是朱元璋侄子朱文逊的手下。由于朱文逊不肯采纳良策,接着又屈膝投降,导致花云兵败被擒,最后誓死不屈,被陈友谅绑至法场。到了法场后,花云挣断绳索,夺刀力战数名汉兵,结果因中箭力竭而自刎于敌阵当中。

    周赫煊如今也算懂行的票友了,孟小冬今天复出的所有戏码,都是周赫煊亲自选的。没有什么儿女情长的戏,全都跟忠君报国、誓死不屈有关。比如眼下的这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