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哇哇哇……”小灵均傻站在原地哭起来。

    周赫煊连忙转移地点,跑到张乐怡身边喊:“快过来!”

    小灵均似乎忘记了跌倒的恐惧,快步朝周赫煊跑去,抱着周赫煊的膝盖继续大哭。

    周赫煊叹气道:“真是个爱哭鬼。”

    让周赫煊没想到的是,小灵均在完全掌握走路后,几分钟就学会了奔跑。虽然跑着跑着就摔一跤,但她自己爬起来又继续跑,咯咯咯笑着满屋子转悠。

    小维烈被姐姐的笑声感染,靠在母亲怀里扭来扭去,兴奋地拍打小手跟着笑,屋里到处都充斥着小孩子的欢笑。

    “先生,外面有位李尧棠先生求见。”佣人过来禀报。

    周赫煊一时间没把李尧棠跟巴金联系起来,他问:“多大年纪,干什么的?”

    佣人说:“很年轻,也就20来岁吧,他说自己是写小说的。”

    “原来是作家,请他进来吧。”周赫煊没有多想。

    巴金梳着三七分发型,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模样有些小帅。他主动上前握手道:“周先生你好,我叫李尧棠,一个小作者,慕名而来。”

    “李先生你好,请坐。”周赫煊微笑道。

    张乐怡抱着儿子,又牵着小灵均,悄悄离开客厅,只剩下周赫煊和巴金两人。

    巴金说了些久仰崇拜的话,又聊起《神女》和《狗官》,最后拿出一叠稿子说:“周先生,这是我最近创作的小说,还没完稿,希望你能提一些意见。”

    周赫煊翻开来一看,只见小说名字***梦》,很俗套的名字,应该不是啥有名作品。

    直到周赫煊阅读了正文,发现书中人物的名字叫觉民和觉慧,他才猛地抬头望向巴金:“敢问李先生的笔名是什么?”

    巴金笑道:“巴金。”

    果然啊!

    周赫煊哭笑不得,他说怎么小说稿读起来像《家》,只是初稿的书名和内容都有许多不同,一时间才无法确定。

    周赫煊把书稿放下,说道:“李先生,你的作品我会细细拜读。好像《小说月报》前段时间连载的《灭亡》,也是你写的吧?”

    “正是,”巴金笑道,“那本小说是我在法国时动笔的,留学太无聊了,只能找点事情来打发时间。”

    “这两年的中国文坛比较衰落,好多作家都精神倦怠疲惫了,《小说月报》也很难看到好作品,”周赫煊毫不掩饰地赞叹道,“如今中国文坛,除了老舍的《二马》,只有李先生你的《灭亡》最耀眼。”

    以周赫煊现在的名气和地位,巴金受到夸奖后,颇有些不好意思,他搓着手道:“跟老舍的作品还是不能比,他的作品风趣幽默,特别是那股独特的京味,我本人是极为佩服的。听说他正在齐鲁大学教书,我还想着去拜会一番,谁知遇到了山东打仗。”

    周赫煊说:“那不如就在天津多呆些日子,等仗打完,再去山东也不迟。对了,李先生现在除了写小说,还有其他工作吗?”

    “以前兼做杂志编辑,去年底就辞了。”巴金道。

    周赫煊发出邀请道:“不如去我的《大众》副刊吧,不会耽误你写作的。”

    巴金为难道:“我这个人爱自由自在,恐怕干不了多久又想辞职。”

    “哈哈,没事的,去留随意。”周赫煊说。

    巴金这才答应下来,又跟周赫煊聊起《大国崛起》,继而热火朝天的开始讨论法国大革命。

    巴金最开始属于无政府主义者,到法国留学后又迷恋上大革命,喜欢研究和阅读法国革命史。既然遇到了周赫煊这个史学家,他自然不会放弃探讨法国大革命的机会。

    两人一直聊到傍晚,廖雅泉、崔慧都下班回家了,婉容也参加完沙龙回来,巴金才不顾挽留告辞离开。

    周赫煊把巴金送到大门口,说道:“过两天有位作家朋友结婚,也是你们四川的,而且跟你一样姓李,到时候一起去喝喜酒吧。”

    “这么巧?那我可一定要去。”巴金笑道。

    巴金和李寿民,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想来应该会很聊得来吧。

366【战争与贫困】

    天津英租界,马场道的一栋小洋楼热闹非凡。

    李寿民在《新天津报》、《大公报》、天津电话局、天津警备司令部秘书处的同事,以及他在天津的亲朋好友,再加上女方邀请的许多宾客,足足坐了近50桌宴席。

    由于《蜀山剑侠传》卖得很好,李寿民也算有些积蓄,大概存了一万多元。这些钱用来摆婚宴绰绰有余,但想在英租界买花园洋房,那是绝对不够数的。

    孙仲山比较爱面子,非逼着女婿准备婚房不可,而且房子还不能太寒酸。李寿民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孙仲山干脆自己买了一栋,但屋主写的是女儿的名字。

    李寿民对此感到很屈辱,犹如寄人篱下,他宁愿自己出钱租房子住。

    本来定于5月初的婚礼,就因为房子的事情谈不拢,一直拖到5月底才互相妥协。孙仲山允许李寿民的母亲搬进新房,但李寿民的两个弟弟却只能继续租房住。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交拜!”

    “齐入洞房!”

    婚礼是传统中式礼仪,因为李家和孙家都不信教。

    说实话,传统婚礼发展到民国时期,已经非常简化了,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再加上新郎新娘都是四川人,拜宗庙祖先等仪式完全省略。

    “拜高堂”时,新人向双方父母奉茶跪拜,公公婆婆说了些祝福语,并送给新娘首饰礼物(家传镯子之类的)。新娘收到礼物后必须立即戴上,然后新人向其他亲戚长辈奉茶。

    “夫妻交拜”结束,新人直接被送进洞房,并没有再出来陪酒敬酒。

    李寿民穿着件红色丝织短褂,下身是一条红色襦裙,他牵着新娘子,被一群闹洞房的小青年簇拥着上了二楼。

    “芾甘,不上去闹闹?”周赫煊笑问。

    “我就算了,跟新郎新娘都不熟。咳咳咳……”巴金说着说着突然大声咳嗽,咳得整张脸都胀红了。

    周赫煊问:“怎么了?”

    “没事,老毛病,现在已经好了很多。”巴金摆手道。

    巴金从小就体弱多病,以至于连小学都没读过,只能请先生到家里授课。14岁时好不容易考入英语补习学校,只读了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7岁时终于养好身体,读了两年中学便去报考北大,结果体检时又查出患有肺病。

    满打满算,巴金在学校只读了三年半,其中两年是中学,剩下一年半则在法国留学。

    可就是这么一位体弱多病的自学成才者,居然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大文豪,并且活了101岁高寿。

    周赫煊说:“我认识一位天津名医,改天找他来帮你看看。”

    “不用了,我这毛病只能慢慢养。”巴金倒是挺看得开。

    事实上,巴金被肺病折磨得非常痛苦,他的小说作品中,主角常常患有肺病或者其他疾病。比如《灭亡》的主人公杜大心,就因为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的念头,希望以此来解脱疾病痛苦。

    周赫煊对巴金的情况略有所知,他坚持道:“还是要请丁大夫来看看,帮你开几服药调养。”

    “多谢。”巴金觉得周赫煊对朋友真是不错。

    宴席已经开始,不时有人跑来给周赫煊敬酒,搞得好像他才是新郎官一样。

    胡政之坐在旁边看了会儿好戏,笑道:“明诚,我准备下个月去沈阳,把《大公报》的沈阳分社开起来。”

    “别急,先开武汉分社吧。”周赫煊道。

    胡政之不解道:“沈阳有张司令罩着,办报纸会容易得多。武汉那边很快就要打仗,运作起来很麻烦,为什么要舍易求难呢?”

    周赫煊当然不可能说,明年小日本会占领东北,他找借口道:“武汉地处要冲,把武汉分社建起来,有利于报纸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发行。而且打仗也有打仗的好处,正好就近采访战事情况。”

    胡政之苦苦思索,他觉得周赫煊说得有些道理,点头答应道:“那好吧,先开武汉分社。”

    “阎锡山的摊派银子确定数目了吗?”周赫煊又问。

    “确定了,每月摊派100元军费,”胡政之无奈苦笑,“倒是比褚玉璞当大帅时便宜。”

    只要生在中国,打仗谁都别想轻松。

    别看山西民政建设搞得很好,普及了小学教育,又创办了各种工厂,但其实晋军的财政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