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舍不舍得,每年能拿出这么多钱来,那也是难以想象的啊。

    好些人都不相信,认为这是个假新闻。因为即便是某些大老板,一下子拿出12万元现金都有些困难,需要花时间筹措才行,周赫煊每年上哪儿找这么多钱去?

    即便周赫煊卖内衣赚了不少,办报纸、写文章也收入不菲,但也经不起这么花啊,他的钱顶多能撑个两三年。

    报刊杂志可不管,反正一个劲地吹捧就是。

    《申报》盛赞周赫煊为“名士之楷模”,《新闻报》说周赫煊是“爱国大教育家”。

    就连一向爱骂人的鲁迅,都在新近的杂文里面,顺带着夸了周赫煊几句,说他为中国做了些大好事。

    学生们在高兴的同时,又有些腹诽留学名额的设立,因为理工科名额占了60%。而国内大部分学生都读的是文法专业,想要考取留学资格,竞争实在太大了。

    ……

    南京,中央大学。

    童第周端着讲义来到教室,他不是讲师,更不是教授,仅仅是一名助教而已。

    童第周在复旦大学读的是心理学,这个专业可不好找工作。他没有靠山,也没啥名气,好不容易求陈布雷介绍了一个工作(北伐期间国党总司令部政治宣传处中尉),童第周不适应这里乌烟瘴气的斗争,只干了一个多月就辞职了。

    紧接着,童第周又在家人的介绍下,去了浙江桐庐县当科长。这个职务的工资至少有80元,但县长欺负他年轻,每个月只给30块大洋。

    如果是单身汉,每月30元薪水倒还过得滋润。可童第周很快结婚了,妻子正在读书,又生下一个女儿,一家三口过得极为困难。

    没有办法,童第周写信求以前的老师帮助,终于得了个中央大学助教的工作,日子稍微还过得去。

    童第周放下讲义,把黑板擦干净,又摆放整理好这节课的实验器材,只等着教授来上课。

    教室里的学生却突然吵嚷起来:

    “大新闻,大新闻!”

    “什么大新闻?”

    “周先生每年捐款12万元,资助80位学生留洋欧美。”

    “真的假的?”

    “哪还能有假,报纸上登得清清楚楚。”

    “快给我看看。”

    “天啦,全额资助的留学生,不仅提供路费和学费,每月还有5元钱的津贴。”

    “5元也太少了吧?”

    “5元钱是少,可20个学生加起来,一个月就是100元,三年下来就是3000多元。”

    “能提供学费和路费就知足吧,每月5元的津贴可有可无。就算是获得了勤工俭学名额也不错,包来回路费和前两个月的生活费,还帮忙联系俭学工作。”

    “马上就毕业了,我想去上海试一试,说不定就能考上呢。”

    “我也去!”

    “不过要交3元钱的报名考试费。”

    “当然得交钱,不然阿猫阿狗都去碰运气,别人出试卷都出不过来。”

    “……”

    童第周听得稀奇,走过去问:“你们在说什么留学?”

    “童老师,你自己看吧。”一个学生把报纸递给童第周。

    童第周详细把文章读完,不由赞叹道:“周先生真是位大教育家,舍得花这么多钱资助求学者。”

    “那是啊,每年12万元。啧啧!”学生连连咋舌。

    就在此时,教授突然走进来,提醒道:“安静,上课了!”

    童第周连忙跑去站在讲台侧面,心里却记挂着留学基金的事。他也想去考考,即便拿不到全资名额,能勤工俭学也是好的啊,总比连船票都买不起强。

350【回家】

    (有同学说留学基金太少,老王用尽毕生数学能力算了一下,貌似是有点少,已经更改,每年的留学捐款改为16万元。事实上,西方经济危机时期,留学所需费用是大大减少的。比如童第周,就是借1000元前往欧洲留学。还有读者问童第周是谁,嗯,他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有个称号叫“中国克隆之父“。)

    天津,三乐堂。

    “先生回来啦!”一个十六七岁的女佣惊喜喊道。

    这女佣叫刘若男,小名二丫头,正是孙永浩的妻子。两人结婚以后,刘若男就搬进三乐堂随夫居住,做些浆洗打扫的工作。

    张乐怡在佣人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出来迎接。周赫煊是七月底离开的,如今已是三月份,张乐怡即将足月临盆,眼看着就要生了。

    孟小冬也抱着女儿出现,小灵均趴在母亲怀里,乌溜溜的大眼睛死盯着周赫煊看,似乎对这个“陌生叔叔”感到很好奇。

    从北平到沈阳的京奉铁路,是要路过天津的。

    周赫煊前些天回来过一趟,不过只在家待了半天,便陪同爱因斯坦等人前去北平,一直忙活到现在才真正归家。

    “身子还好吧?”周赫煊搀着张乐怡问。

    张乐怡抚摸着大肚子笑道:“还好,小家伙挺调皮的,时不时就要踢我一下。”

    孟小冬笑着说:“怀的肯定是男孩。”

    “男孩女孩都行,”周赫煊不想张乐怡有压力,他随即又抱起女儿逗弄,“灵均,快叫爸爸!”

    小灵均吓得把头扭开,婴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全,几个月不见早把周赫煊给忘了。她伸着小手朝孟小冬哭喊:“麻麻,呜呜呜呜……”

    周赫煊狂汗,这一回来就把女儿吓哭,自己有那么恐怖吗?他把女儿交换给孟小冬,问道:“婉容和雅泉呢?”

    张乐怡说:“婉容在陆静嫣家里,好像是要参加什么绘画沙龙。雅泉在电台看着,我怀孕以后,就把电台事务交给她处理了。”

    一家人回到客厅,张乐怡趁孟小冬给女儿喂奶的时候,突然小声说:“廖雅泉最近几个月动静很大,她利用电台的便利,打着你的旗号结交天津名人,现在混得有声有色。”

    “知道了。”周赫煊能够猜到廖雅泉想干什么。

    做为一个长期潜伏的女间谍,廖雅泉应该接到了新任务,那就是趁机打入天津的名流文化圈。这是间谍的惯用伎俩,平时没啥动静,在关键时候却可以利用这些人脉资源获取情报、配合特务行动。

    周赫煊也没法管这些,他倒是可以把廖雅泉弄死,可又有什么用呢?一个“知根知底”的间谍,总比藏在暗处的间谍更好对付,就怕弄死廖雅泉后,日本人又派来个更厉害的。

    周赫煊问道:“她在电台有没有乱来,比如撤换那些宣传爱国主义的节目?”

    “这倒没有,电台还是老样子。”张乐怡道。

    孟小冬已经喂完孩子回来,张乐怡连忙转开话题说:“爸爸前些年从美国来电,说他跟你合伙的那个生意,现在产品非常受欢迎,日进斗金呢。爸爸还说,等三弟大学毕业以后,也去美国帮他打理公司。”

    “那也好。”周赫煊对避(和谐)孕套生意红火早有预料。

    在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人们的娱乐选择范围很小。花销很大的活动是没能力参加的,从而导致电影行业迅速繁荣,因为电影票便宜,花点钱就能享受一两个小时。

    同样的,像口红等小商品,也成为女人的最爱。经济越是不景气,口红卖得越好,女人也只剩下那点消费能力了。

    至于避(和谐)孕套热卖就更好理解,人们的社交娱乐活动减少,那用于啪啪啪的时间就会增加。而孩子生出来又养不起,那就得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周赫煊陪张乐怡、孟小冬聊了好半天,女儿终于不怕生了,趴在周赫煊腿上爬来爬去。

    “灵均会走路了吗?”周赫煊问。

    “哪那么快,还没满周岁呢,”孟小冬笑道,“不过她自己能扶着床沿慢慢挪步子了,而且说话也学得很快。”

    周赫煊用手指刮着女儿的鼻尖,逗道:“灵均,快喊爸爸。”

    “呀呀……”小灵均站在周赫煊腿上,伸直小手揪住周赫煊的头发,然后自顾自的欢笑起来,“咯咯咯咯!”

    孟小冬看着女儿,脸上挂着母性微笑:“不过是该断奶了,前些天试着断了一下,灵均总是哭,我心软只能又让她喝奶。”

    张乐怡跟孟小冬交流起婴儿经,她说:“你最好回娘家住几天,硬起心肠才能给孩子断奶。”

    “我妈也这样说,”孟小冬摸着女儿的小脸蛋,“我这一走,不知道孩子会哭成什么样子。”

    小灵均似乎意识到大家在谈论她,好奇地回头到处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