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永振告诫弟弟说:“你就知足吧,车氏盘根术连师父都练得不精,怎么可能教给额们这些记名弟子?”

    说起车氏盘根术,那还是有很多趣谈的。

    传闻当年郭云深跟车毅斋切磋武艺,用半步崩拳把车毅斋逼到墙角,结果却被车大师绕至身后拍肩,当时使用的正是蛇形盘根步。郭云深连连惊呼“神拳也”,神拳车毅斋的名号也就此传出。孙中山的保镖杜心武,也曾被车毅斋神奇的盘根步法晃点过,叹服称赞其“离地三尺好轻功”。

    周赫煊既然打算收服孙氏兄弟,自然要想办法提升他们的战斗力,当即笑道:“天底下高明的步法身法,也不是只有车氏盘根术。你们若是想继续学功夫,我倒是可以帮忙引荐一个人。”

    “谁?”孙永浩连忙问。

    周赫煊微微一笑,张口吐出三个字:“李景林!”

    “武当剑仙李将军?”这下连李栓柱都惊叫起来。

    李景林的名号实在太响亮了,他自己就是个军阀,却敢于打破传统陋俗,选择公开历来秘传的武当剑法,此举震惊了整个国术界。神剑、飞剑、剑仙、剑侠,这些都是对李景林的美称。

    此时的李景林虽然还没将武当剑法公之于众,但也早就闯下鼎鼎大名。

    孙永振激动得声音发抖:“额们真……真的可以跟随李将军学武?”

    周赫煊笑道:“李将军五天前已经通电下野,此时正好住在天津租界,我也想上门去拜访讨教一二。”

    顺便一提,李景林去年担任直隶督办兼直隶省长,正是如今褚玉璞的最高职务。不过他跟褚大帅没啥矛盾,而是段祺瑞执政时想要收拢权力,把碍眼的李景林给免职了。正因为段祺瑞的一系列违规动作,才彻底激化了各方矛盾,提前引发今年华北地区的军阀大战。

    想要在军阀林立的民国玩共和?

    呵呵,中央政府一旦抓权,地方军阀立马就炸刺儿,政治上失去的利益全靠枪杆子打回来。

    众人吃喝一阵,孟小冬起身说道:“时候不早了,小妹先行告辞。”

    周赫煊顺口说道:“你一个弱女子回家不安全,让寿民兄送你吧。”

    李寿民颇为无语,他在杭州有个初恋叫明珠,李家搬到天津后二人都还在通信,可惜明珠姑娘因为家庭缘故做了风尘女子。李寿民受此情伤一直单身,后来取笔名“还珠楼主”,也是用“还君明珠双泪垂”的诗句典故来纪念初恋。他如今还处于“累觉不爱”的状态,对孟小冬是真的没啥想法。

    但既然周赫煊提出相送,李寿民也不好回绝,那显得多没风度啊。他问道:“孟小姐住哪边?”

    “我就住新天津报馆。”孟小冬答道。

    缘分啊!

    周赫煊和李寿民对视一眼,俱都感到好笑。他们一个在《新天津晚报》发表作品,一个在新天津报馆做编辑,而孟小冬居然也住在报馆里头。

    当然,孟小冬住的是报馆后宅,那属于社长刘髯公的起居之所,普通员工是不能进去的。

    孟小冬的师门跟刘髯公交情颇深,她隐居天津后一直住在那里,已经有两年时间了。

    她平时除了看戏看报,就是遍访名师请教曲艺。经刘髯公介绍,孟小冬先后向陈彦衡、孙佐臣、王君直、苏少卿、王庚生、韩慎先、李采繁、窦砚峰等名票名师学习,已然融合各家之长。

    几年前的孟小冬就被尊为冬皇,如今她更是技艺精深,只等明年复出登台,必然会一鸣惊人、名动八方。

    周赫煊掏银子结账,说起对孙氏兄弟的安排:“我刚到天津时租了间四合院的房子,如今押金还没退呢,你们不如搬过去住,跟寿民兄也好有个照应。”

    “对对对,可以搬到我们那边去。”李祥基连忙附和,他对孙家兄弟的功夫也是很佩服的。

    孙氏兄弟如今住在小客栈里,有好地方可去自然愿意,二人已经打定主意跟着周赫煊混,不说废话当即答应下来。

    李寿民叫来几辆黄包车,对周赫煊说:“赫煊兄,你送孟小姐回去吧,我跟祥基还要帮两位孙兄弟搬家。”

    “如此也好。”周赫煊倒无所谓。

    一行人分为两拨各自散去,黄包车夫跑得很快,不多时便已经来到报馆。

    周赫煊颇有风度地说:“孟小姐请吧,改日再会。”

    孟小冬踌躇片刻,突然问:“周先生,你就一直打算在褚大帅麾下做事?”

    “不然呢?”周赫煊反问。

    孟小冬瞥了一眼李栓柱说:“恕小妹交浅言深,我觉得周先生手段高明、才华出众,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应当找个更好的去处。比如……南方!”

    “呵呵,”周赫煊笑道,“你可以先去看看我的《大国崛起》。”

    “也是周先生写的书?”孟小冬问。

    周赫煊详细说:“《大国崛起》每天在《京津泰晤士报》连载,中文版英文版上都有。”

    “小妹一定拜读,告辞!”孟小冬抱拳离去,当晚便向刘髯公要了几张《京津泰晤士报》。这玩意儿普通百姓根本不看的,街面上也很难买到,只有在租界里才能寻见销售点。

    第二日大清早,剑仙李景林收到一封拜帖,还连带着20多份报纸,正是连载着《大国崛起》的《京津泰晤士报》。

    对文人而言,作品就是敲门砖,周赫煊如果贸然拜访,说不定会被人拒之门外呢。

035【发酵】

    天津租界,李公馆。

    李景林打完一套拳法正在喝茶,亲随杨奎山快步走来通报:“李师,有人送来一张拜帖,还附带了这些报纸。”

    “嗯?”

    李景林还没见过投拜帖兼送报纸的,顿时来了兴趣,笑道:“拿来我看看。”

    杨奎山立即双手奉上,他不仅是李景林的亲信,同样还是李景林的入室弟子,武当太极剑的唯一传人。

    李景林打开拜帖,里面啥内容都没写,只有一个莫名其妙的落款晚辈周赫煊拜上!

    什么玩意儿?

    李景林又去翻报纸,只见所有报纸都不齐全,但每张都刊载了一篇名叫《大国崛起》的文章,作者署名正是周赫煊。

    反正下野后也闲着没事儿,李景林干脆从头读起来。一直从葡萄牙篇读到法国篇,亲随跑进来喊他吃饭,李景林才惊觉已经到中午了,他竟然不知不觉就看了半天。

    “真是好文章啊!”李景林拍案赞道,对亲随说,“把吃的给我端过来,我今天要用宏文下饭。”

    法国的革命闹了近百年,什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真的反反复复,你方唱罢我登场。

    李景林以前只知道法国闹过很多革命,还是第一次了解得如此透彻。在他看来,法国的历次革命就如同儿戏,但又联想到如今的中国,发现都尼玛差不多。

    难道中国也要闹上百年革命才能真正统一?

    李景林连饭都不想吃了,继续阅读后面的德国篇,这段内容让他更为惊奇。

    原来德国在100年前还处于分裂状态,曾经同时存在300多个大大小小的邦国,使用6000多种不同种类的货币。从柏林到瑞士,六七百公里的距离,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关税总额甚至超过了货物价值。

    德国的历史跟晚清同样屈辱,拿破仑入侵德国时,普鲁士被迫割让一半国土,支付1。5亿法郎的战争赔款,连代表着民族精神的和平女神像都被拿破仑拆走,当成战利品打包运回法国做展览。

    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居然神奇的统一了,而且还跻身世界列强。它甚至已经全面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壮哉德意志!”李景林手不释卷,德国篇看得他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化身为铁血宰相卑斯麦。

    ……

    “壮哉德意志!”

    狗肉将军张宗昌治下的山东,省立六中高中部主任梁簌溟拍掌疾呼。

    梁簌溟出生于书香世家,最开始崇信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后来又参加同盟会,接着又热衷于社会主义,著书宣传废除私有制。他的心很软,见不得世人受苦,遂潜心于佛学研究,几度自杀都被救回来。他只有中学毕业的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去北大当教授,授课专业是印度哲学。

    这是一个思想不断挣扎进步的人物,他近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