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克文带着周赫煊、张逊之抬步走入大厅。他西装革履,戴着墨镜,手中摇晃一把折扇,尽显名(装)士(逼)本色。

    没走几步,众人便纷纷上前迎接,齐称:“袁公子!”

    袁克文之所以受到如此尊敬,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老子叫袁世凯。人虽已死,但遗泽子孙。

    “都坐,都坐,哈哈,”袁克文转身笑道,“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大学者周赫煊先生!最近风靡北方数省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就是周先生写的。”

    “嗨哟!”

    魏子文一拍大腿,笑道:“我特别喜欢看那两本书,写得是真好,今天总算见到作者了!”

    袁克文指着潘子文介绍:“这家伙是魏小辫子,放高利贷的。”

    周赫煊抱拳道:“魏兄好!”

    魏子文似乎不喜欢别人说他放高利贷,连忙纠正道:“赁贷生意,哈哈,赁贷生意。”

    张英华因为吴佩孚失势,此刻处于赋闲状态,想要投靠张作霖又苦于没门路。他旁敲侧击地说:“听闻周先生和少帅私交甚密?”

    “不敢当,只是做过六帅的秘书而已,现在帮他打理一些生意。”周赫煊微笑道。

    “原来如此,周先生前程无量啊。”张英华恭维道。他琢磨着如何借周赫煊的路子,搭上张学良的快车,进而投靠到张作霖麾下。

    周赫煊和青帮众人互相见礼后,桌上酒菜也已经端上来。

    袁克文举杯直奔主题,起身说:“诸位,近日天津难民越来越多,当局无力救助。周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托我宴请诸位,希望咱们青帮的豪杰可以出面,共商赈灾大计!”

    此言一出,众人反应各异。

    最先表示支持的,居然是放高利贷的魏子文,他哈哈笑道:“好说好说,我魏小辫子就喜欢做慈善。我以前还是八善堂的股东,可惜八善堂解散了。我看啦,不如借这个机会,咱们青帮中人重新组建一个慈善机构。”

137【青红】

    即称清流,自然喜欢邀名。

    王慕沂那种商界精英且不说,人家本来就有钱,缺的正是名声和影响力。

    最奇葩的当属魏子文,此君明明坏事做尽,干的是青帮浊流勾当,却硬生生的要往清流里头挤。他大义凛然地说:“咱们搞慈善,就一定要搞真正的慈善。不能像八善堂的杜笑山那样,打着慈善名义骗钱,我是看不起这种人的。咱们筹集的善款,一分一厘都要用在灾民身上!”

    “魏兄说得好,真是大善人啊。”周赫煊半讽刺半真诚地赞道。他讽刺的是魏子文放高利贷,真诚则是完全相信魏子文此刻说的话。

    像魏子文这种追逐善名者,做起慈善来,绝对比大多数人都要认真,属于偏执的爱好和信仰。

    好吧,其实魏子文信佛。

    这家伙觉得自己干坏事太多,怕死后下十八层地狱,甚至还会殃及子孙,所以疯狂地搞慈善积阴德。

    张英华想借周赫煊的路子投靠张学良,也出声附和道:“我为官一向清廉,名下虽没有多少钱财,但慈善事业乃百年大计,该当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办善堂算我一个!”

    管兴权接着表态说:“我是经营戏院的,可以帮忙组织赈灾义演。”

    “也算我一个吧。”王慕沂不喜欢说空话大话,他走的是务实路线,以后善堂的管理少不了他出力。

    几杯酒下肚,青帮中人纷纷表态,俱都支持组建善堂、赈济灾民。

    周赫煊喜不自禁,在座的这些家伙,可都是青帮通字辈大佬(袁克文实为大字辈)。他们在天津开有香堂,门下有众多弟子,那些弟子也一个个能量颇大。

    有他们支持,慈善事业完全可以搞得轰轰烈烈。

    既然已经敲定主意,那接下来的重点就是给慈善机构起名字。有人说叫“津济会”,有人说叫“八方堂”,最后“青善堂”获得绝大多数人认可。

    “咱们都是青帮中人,叫青善堂最为合适。”天津驳船公司买办李汉臣说。

    “不妥不妥,”袁克文摇头道,“周先生不是咱们青帮的人,如果叫青善堂的话,岂不是把他排除在外?”

    潘子欣拍手笑道:“那还不简单,周先生也可以加入咱们青帮啊。”

    袁克文翻白眼问:“拜在谁门下?”

    “呃……”潘子欣顿时语塞。

    在座的都是通字辈,袁克文这个花钱买来的大字辈,根本做不得数。如果周赫煊加入青帮的话,至少得找个大字辈拜师,否则必然低他们一等。

    而如今天津的大字辈,只有厉大海、厉大森(褚玉璞的青帮师父)两人,那都属于浊流人物,跟眼下诸位不是一路的。

    周赫煊可不想混帮会,但又想跟帮会人物打好关系,当即胡扯道:“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本来是一家。实不相瞒,鄙人乃美国洪门弟子,说起来也跟青帮渊源甚深。”

    “周先生居然是洪门弟子?”众人皆惊。

    洪门最初叫天地会,主张反清复明;而青帮又称漕帮,属于行会性质。

    以前洪门视青帮为叛徒,认为他们甘做满清走狗,严禁洪门会员转投青帮,正所谓“由青转洪,披红挂彩;由洪转青,剥皮抽筋”。不过到了晚清时期,随着海禁开通,漕运改走海路,大量青帮弟子失去生计,也转而开始造反了。

    两帮之间的敌视自然消失,最有名的当属秋瑾。她是洪门白纸扇,但为了方便革命,也借着青帮名义行事。青帮当时辈分已经用完,正是秋瑾和徐锡麟入帮时,临时增加的“大通悟觉”四辈。

    在座诸位虽然惊讶,但也很快释然。因为美国的华人生存艰难,想要活得更好,投奔洪门实属正常,跟洪门没关系反倒稀奇。

    魏子文问道:“周先生是洪门什么字辈的?”

    周赫煊好笑道:“洪门之内皆以兄弟相称,没有辈分之说。”

    “哦,原来是这样。”魏子文闹了个乌龙,表情有些尴尬。

    袁克文颇为惊喜,举杯道:“周老弟,你是洪门中人怎不早说。哈哈,咱们来喝两杯!”

    “好说,干杯!”周赫煊豪爽地一饮而尽。

    冒充洪门不是啥丢脸的事情,美国洪门此时已更名为致公党,正在由帮会向政党转变。到了21世纪,中国境内的致公党员都还有4万多,人家的口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

    美国洪门的龙头老大司徒美堂先生,后来还参加了建国大典呢,当时就站在天x门的城楼上。

    既然都是江湖中人,接下来的气氛就更加热烈。

    最后经过商议,新组建的慈善机构叫做“济民会”,由周赫煊担任名誉会长(董事长),王慕沂担任秘书长,魏子文死皮赖脸的弄了个副会长职务,其他人都担任董事。

    袁克文啥都不想当,他不喜俗务,也不邀虚名,只对吃喝嫖赌抽感兴趣。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就募集了4万多的善款。周赫煊认捐5000,魏子文认捐3000,其他的大都在1000到3000元之间。袁克文喊穷没钱,但也捐了一副明代书法作品,大概能卖个几百块。

    随后几天,这些人门下的弟子,也纷纷表示加入“济民会”,几天时间就发展了数百会员。每人每年的会费5元,这又是几千块钱的收入。

    他们喜欢名声,周赫煊给就是。《大公报》在第二版头条上,隆重报道了“济民会”的成立,把这些家伙的名字都登载出来,同时呼吁普通百姓踊跃捐款。

    魏子文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而且还是做为副会长列在前头,大喜之下,又追捐了1000元。这家伙对善名看得很重,当然,捐款归捐款,他的高利贷业务还在继续做。

    管兴权发挥自己经营戏院的优势,串联京剧名角们组织义演。孟小冬得知后,带着整个戏班子前来天津支持,婉容也捐出500大洋和一些珠宝首饰。

    所募集到的这些善款,赈济眼下灾民绰绰有余。

    让周赫煊头疼的是,从山东涌来的难民越来越多,到5月初的时候,人数已经快接近两万了。

138【豪杰】

    “放粥嘞!”

    “各位山东的父老乡亲,你们喝粥时且要记得,这是济民会放的粥。众位吃了济民会的饭,当记济民会的好……”

    城外临时搭建的粥棚前,成千上万的难民排队前进。他们抱着破烂的饭碗,盯着酷热的太阳,浑浊的眸子中闪着一丝企盼,不时有人垫着脚朝粥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